陶 经(78级录音)
大学时代的陶经
1978年到1982年,是我在电影学院求学的四年。考上之前我在农场,确实不知道录音系是干什么的,当时就是因为我会拉小提琴,数理化还不错,有幸考入了电影学院。70年代在朱辛庄的电影学院每天送老师的班车一走,就只剩下学生了。我们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方式,录音系同学会在秋日阳光透射下的斑驳树影中一起拉莫扎特的小夜曲。夜晚入睡前没事就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对待不同事情有不同看法便会激烈地争辩起来,像极了古希腊的穷辩,每个同学都在竭尽全力说服别人。
录音间的陶经
那真的是思想的碰撞,我的知识面、我的思辨能力都是在那个时期不断思考、纠错而形成的。现在小孩写的本子拿过来让我看,不行的原因就是缺人物和复杂思考下的准确、简练。78班导演系有个叫蒋卫河的同学,太可爱,他从来都是靠他的体力打赢“每一场”辩论。直到他说完最后一句话:“我说得对不对?”其他同学都精疲力竭地躺在床上要闭眼睡了,他还光着膀子冒着油汗瞪着眼睛站在窗台上!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物。争辩是78级同学晚上最常做的事情。
当时学校只有150名同学,听说教职员工400名……对每一个学生,老师们都是一样地爱护、尽心照料学业、身心,几乎知晓每一个同学的秉性。我们上课的所有教材都是老师用蜡笔在钢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刻上去的,老师们上课除了蜡印的课本也一定会带些自制的额外讲义或精心收集的图片。最好的设备是金贵地锁着的,需要时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说说再放回去,总是那么有仪式感,所以我们78班对设备一直是崇拜的态度。但我们始终牢记“物质现实的复原”才是电影的本性,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78班的电影观念。
陶经(右六)和78班录音系同学在一起
那时候,系里给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上,我学会怎么去让一个声音帮助体现你的创作思想,成为一组具体能呈现在银幕中的有视听关系的声音。也让我们动手学会了有原则的各种接线能力,也正是这些实验课,对我以后各种类型的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据我所知,电影学院的声音学院也在这方面给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诸如沙漠里、一个房间里、一组机器里、一个分析设备里去展开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创造力。这都需要你动起手来,一点点把它们都“造”出来。说难会很难,但是你付出的一切,到最后都会回报到你自己的头上。
我认为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应具有一些特质。第一,要了解自然科学。因为电影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比如闪电和雷的几种特性,比如发动机引擎马力大小在不同声场传递的能量感,比如虚拟社会中人类探索的世界观的建立,都需要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文化思考。第三,要知道怎样用声音来展示电影艺术,当声音和画面结合在一起时要产生什么样的视听感觉,需要艺术领域的造诣和修炼,要对生活、艺术、时尚、生命非常敏感。其次就是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为电影是非常具体地做出来的,不是“侃”出来的。(www.xing528.com)
举个例子来说,制作《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各种枪炮声几乎是全片五分之四的呈现,为了寻找最合适的枪声,我跟我的团队连拍摄期前后七八个月时间。反复录制、剪辑,后来我向导演和制片提出一定要实弹枪声,艺谋导演很支持,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枪械库同时用了25个话筒的不同方式,录制了各种枪种的实弹枪声。在一个电影里一定要想到有“奇观”,我想要在影片一开始时 “让雾也有声音”,而为了做好这个小冰粒弥漫的雾声和滚烫的子弹穿过雾中淬火的声音,我们花了好几个月 。这部影片声音获得美国声音协会“最佳外语片声音剪辑奖”。
我始终觉得,不管是导演、摄影、录音甚至编剧,不能光能“侃”好,纸上谈神兵,但做出来的东西一塌糊涂,这也说明动手思维和能力不强。我们常常说,做电影,要有表达,但是不能靠说的,要让你的思维、感情、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很具体的创造体现到作品中,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电影不一样的地方。
在录音现场的陶经
回母校与同学们交流
现在我每年都要回电影学院讲几次课,现在学院的录音专业是国家级的特色专业,而且设备跟我们那个时候大不一样,现在的设备是世界一流的,我们学院的设备能够和国际上最先进的录音技术很好地接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立即适应社会。
电影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电影作品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这就意味着电影学院需要全世界的技术支持和全世界的人共同关心你的表达。电影学院也聘请了一些外教,有时候也请国外的教授来院授课,这种教育理念非常好,对学生有很大帮助。我们需要国际上的电影人在这里沟通交流,让各个国家从事电影的人和我们一起来办好电影学院,能够让中国的电影更具有号召力,能够让我们的电影产品放在亚洲的货架上,放在欧洲的货架上,放在北美的货架上,让全世界都来欣赏我们的电影。
从事电影事业工作几十年了,我常常觉得,自己属于那种稀里糊涂走到了现在的人,没干别的,好像也不会干别的,干这一行最得心应手,又有趣,还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我热爱电影中的画面,电影中的人物,也很热爱成为剧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工作起来、动起手来的时候,能感受到工作给我带来我所向往的表达的自由。所以,希望现在在电影学院的学生们,要好好珍惜学校带来的资源和机会,为创作更好的影视作品而奋斗。
作者简介
陶经,1978级录音系校友。曾任《霸王别姬》《孩子王》《或者》《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英雄》《西藏的天空》《美丽上海》等影片声音制作,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等国内外多项奖项,曾负责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效设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