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国家核基地前线,揭示必要之所在

探访国家核基地前线,揭示必要之所在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重大时刻需要有人用影像去记录,我必须服从国家安排,这是我的责任。早在延安年代,吴印咸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和老一代革命家身边的摄影师,为那一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活动影像。在核基地工作的十年,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当时拍摄核试验使用的机器有苏联上发条的,也有苏联电动的,还有一个是我国上海生产的手提式摄像机。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委21基地,独自筹建起基地摄影队,任负责人。

探访国家核基地前线,揭示必要之所在

王福战(60级摄影

我们上学时校址在小西天的老电影学院,那里中间有一个剧场,两侧也仅有两栋楼:西配楼和东配楼。我们摄影系是在西配楼,表演系和导演系在东配楼。现在的学校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我们那时候学生很少,一个班用一个教室,虽然当时用的设备非常简陋,但是数量可以得到保证。我们那时看电影也有放映室,每周六晚上全院统一组织看电影。由于每个系要放映的片目不一样,所以没课的时候我们就去别的系看。当时整个学校一百多人,大家互相都认识,所以那时我们拍片子,可以直接由同学组成一个剧组。

毕业面临国家分配时,当时知道要分配去的单位是国家保密单位,我的填志愿只有四个字:“服从分配”。国家重大时刻需要有人用影像去记录,我必须服从国家安排,这是我的责任。在60多年的发展中,摄影系始终默默传承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首先体现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从摄影系的创始者那里一脉相承而来的。早在延安年代,吴印咸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和老一代革命家身边的摄影师,为那一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活动影像。新中国成立后,摄影系在吴印咸同志的主持下成立,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摄影师,大家遍布祖国各地,为记录祖国社会的发展奉献了青春甚至生命。

1967年在地下核试验场区

1966年12月在实验场区帐篷内,教徒弟量光

我毕业以后直接去了新疆很长时间,跟亲朋好友几乎不联系,更回不去。当时要求特别严,规定不允许写信,第一次核试验从1964年的4月一直到1964年的10月16日,这期间半年的时间都不允许写信。甚至赴位于北京通县(现通州区)的研究所执行任务前都不允许提前通知。因为怕有人会认出来,大家要全副武装,穿上大衣,戴上口罩,几乎捂着全脸。毕竟属于国家保密工作,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服从命令。摄影系57班曾经有一半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罗布泊承担了原子弹试验的拍摄任务,直到改革开放后逐渐才被人们知悉。

在核基地工作的十年,给了我很大的锻炼。一方面,戈壁滩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有极度干旱、风沙大、早晚温差太大等这些限制性条件。另一方面,那里属于绝密单位,拍摄原子弹爆炸时,核试验的影像资料要求拍摄出来的画面既有美感又兼具科研价值,比如说要呈现出光辐射高温的变化、冲击波的变化等。当时拍摄核试验使用的机器有苏联上发条的,也有苏联电动的,还有一个是我国上海生产的手提式摄像机。(www.xing528.com)

我们国家一共进行过两次地爆,第一次的核试验是1964年10月16日,第二次的氢弹试验是1966年的12月下旬。试验开始前,按照火球的半径建一个高塔,用三角铁组装,火球的半径是110米,在点上有一个分为三层的平台,平台第一层是仪器设备,第二层是氢弹,第三层是原子弹,第二层的氢弹需要第三层原子弹来引爆。核试验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光辐射,核裂变产生的光辐射非常热,烧毁速度很快,烧毁物放射性强,需要穿厚重的衣服,戴防尘面具来抵挡。二是冲击波,光辐射产生高温,空气膨胀,冲击波破坏力大。三是辐射,辐射有三种射线,α、β和γ,也就是甲乙丙三种射线,甲乙虽然破坏力大,但相对易于防范。可第三种射线丙的辐射很难防,钢铁也挡不住,因为铅的密度很大,我们只能用铅砖垒起来,然后只把镜头露出来,铅砖留空的位置根据需要拍摄的角度的变换来调整,然后用遥控的方法让其转动。四是空气污染,空气中的介质,灰尘感应都有放射性。

我不仅是一名摄影师,也是一名战士。刚去的时候我写的入伍申请是:“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愿在这个革命的大学校里得到锻炼,请领导批准我入伍。”入伍之后,执行核试验任务时,我就会被调去拍摄试验过程,当时拍了很壮观的火球,后来那个作品被命名为“毛泽东思想伟大胜利”。当年也因为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我们荣获了集体一等功。

我在基层核试验基地工作了十年,离开部队以后,河北省正好要建立一个电影制片厂,缺乏电影从业者,我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又是河北人,所以理应为河北的电影事业出一份力,于是我几乎是第一个加入了河北电影制片厂。退休后恰逢河北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成立,因为我是科班出身,以前也带过不少徒弟,所以河北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成立后请我去学校讲课。可给学生上课毕竟和我以前带徒弟不一样,我之前并没有讲过系统理论,民办学校的学生学费又高,当时怕自己教不了,对不起学生,所以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后来他们又找过我几次,为了对学生负责,我决定试试。结果感觉还可以,我选择继续在那里教书,慢慢地河北传媒大学影视学院也办得越来越大了。

电影学院学习经历使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业务能力的过硬的人首先要从打好基础做起,以专业课为根本,拓展个人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电影行业不仅需要灵活的大脑,同样需要强健的体魄,因此必须要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作者简介

王福战,教授,一级摄影师。1960级摄影系校友。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委21基地(8023部队),独自筹建起基地摄影队,任负责人。编写讲义六本,自任教员培养编导、摄影、照明、剪辑多人,组织并参加摄制科研电影35部,其中《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国内外影响较大,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后任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