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自1956年正式成立至“文革”前十年中,学科建设发展良好。先后建立了文学、导演、表演、摄影、美术设计、动画、制片管理、放映、录音,洗印和电影机构等专业,初步形成了高等电影教育体系,培养了新中国电影教育史上第一代本科毕业生。到1978年恢复招生,教学几乎是白手起家,教学工作十分困难。在多重困难的情况下,1983年沈院长接任了院长的重任。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一边抓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一边抓学科建设和教师的艺术创作。我们知道学科建设必须依赖于科研、依赖于教师。在庆祝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建厂十周年的大会上,他根据电影艺术教学和创作的规律指出,“如果教学是一只鸟的躯体的话,那么,科研和艺术创作是这只鸟的两只翅膀。”这一思想是把教学、教师的科研和艺术创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安排,既要提高电影教学的质量,同时又要抓好教师的科研和艺术创作。为此,沈院长把有计划地逐步地抓好教师的科研和艺术创作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大事来做。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分别制定了教材建设(其中不少属于科研项目)的“七五”“八五”规划。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把教材分为三个层次——油印讲义、轻印刷印制的教科书和正式出版的教科书。鼓励教师撰写学术专著;成立院教材评审委员会,每两年评审优秀教材一次;机构上,在教务处设置教材科,制定优秀教材评审条例及奖励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教师进行科研和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材数量由“文革”前的11种增加到“八五”规划期的98种。一部分教材和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广电部优秀教材奖和科研优秀成果奖,其中有的教材和科研成果填补了电影学院学科上的空白。这些教材和科研成果几乎涵盖了学院各个专业,有效地促进了学科建设。
参加表演系毕业答辩(www.xing528.com)
沈院长十分重视教师的艺术创作实践,他深知,培养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接班人,主要依靠教师;而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是解决学科建设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成立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是解决教师艺术实践的重大决策。有了这一实践基地,教师如鱼得水,他们相继摄制了《樱》《邻居》《沙鸥》《湘女萧萧》《见习律师》《珍珍的发屋》《本命年》《北京,你早!》等一批优秀影片。这批影片以崭新的美学思想屹立于中国电影的园林之中,并为中外电影界所瞩目。青年电影制片厂被称为中国新时期电影的“绿洲”。教师们不仅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水平,而且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丰富和完善,他们将这些从实践中得到的最新鲜的知识带到课堂中去向学生传授,又可在教学中再次得到验证。这种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不但符合认识论原则,而且也符合艺术教学的规律。这一做法后来就逐渐规范化了,即一部分教师上课,一部分教师编写教材和科研,一部分教师进行艺术实践。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循环,大家称这种形式为“三三”制。所以电影学院的很多教师都具备多种能力:既能上课,又能进行科研,还能从事艺术创作。在这一体制下,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电影教育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电影界颇有影响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