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五家曆》三十三卷。
王先謙曰:“《史記·天官書》:‘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索隱》云:‘五家,謂五紀,歲、月、日、星辰、歷數。各有一家顓學習之,故曰五家也。’此五家,當如《索隱》説爲安。”
《顓頊曆》二十一卷。
《顓頊五星曆》十四卷。
劉師培曰:“《顓頊曆》及《夏曆》均從夏正。”“秦及漢初並用《顓頊曆》。”
《日月宿歷》十三卷。
姚振宗曰:“舊本文相連屬,《日月宿曆》蒙上顓頊二字。”
《夏殷周魯曆》十四卷。
按:《漢書·律歷志》云:“三代旣没,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昔人亦稱此爲六家歷。《漢志》旣列黄帝、顓頊歷於上,復著錄《夏殷魯歷》於此,固前後相承矣。
《天歷大曆》十八卷。
楊樹達曰:“《晉書·束皙傳》,記汲冡書有大歷二篇云:‘鄒子談天類也。’疑即此書。”
《漢元殷周諜曆》十七卷。
王先謙曰:“《後漢書·張衡傳》注:‘諜,譜第也。’此諜歷當爲歷諜,而文誤倒。”
姚振宗曰:“諜歷者,記其世系而繫以年,有終始年代之可考者也。劉歆《三統歷》之《世經》,亦其類也。其曰漢元殷周,豈自漢代建元改歷之時,以上溯殷周兩代歟?”
《耿昌月行帛圖》二百三十二卷。
姚明煇曰:“中國歷法,最重月行。帛圖當是繪圖於帛,至二百三十二卷,則專家之學矣。《續漢律歷志》載賈逵《論》引甘露二年大司農耿壽昌奏,以圖儀度日月行,考驗天運狀云云,即此人也。”
按:古人作書,有非繪圖難知其意者,則爲圖以明之。《隋志》天文家有《月行黄道圖》一卷,梁有《日月交會圖鄭玄注》一卷,又《日月本次位圖》一卷,皆此類之書。《漢志》所錄耿昌之圖,多至二百數十卷,蓋有總圖,有分圖,有專題之圖,有未成之圖,聚而束之,遂形繁重耳。《食貨志》稱壽昌善爲算,故能成此圖。本名耿壽昌,而書題耿昌者,王先謙謂昌蓋其字,是也。
《耿昌月行度》二卷。
姚振宗曰:“此蓋其徒所作之節要,故重出其名。”
《傳周五星行度》三十九卷。
王念孫曰:“傳當爲傅。耿昌、傅周,皆上姓下名。”
姚振宗曰:“傅周始末未詳。當是宣帝時與耿壽昌相先後。耿作《日月行度》,傅作《五星行度》,皆歷家推步所有事。五星行度,即《三統歷》所謂五步是也。”
《律歷數法》三卷。(www.xing528.com)
姚振宗曰:“《張倉傳》:‘倉著書十八篇,言陰陽律歷事。’本《志》陰陽家載張倉書十六篇,餘二篇專言律歷事者,疑在此書。及武帝時落下閎等所作,並合爲三卷。又元帝時,京房言六十律相生之法,或亦在是書。以其非一家之説,故不著撰人名氏。”
《自古五星宿紀》三十卷。
姚振宗曰:“此五星二十八宿之紀也。《隋志》歷數家載《七曜歷》、《五星歷》至多,皆其類也。”
《太歲謀日晷》二十九卷。
王引之曰:“謀當爲諜。唐人避太宗諱,書諜字作諜,因譌而爲謀矣。”
按:《説文》日部:“晷,日景也。从日咎聲。”景即今之影字。日影謂之晷,因名測影之儀器亦曰晷。今俗凡依日影測日高度以定時刻之儀器,名爲日晷,亦稱日規。晷規變聲,故借規爲晷。晷之言揆也,謂以之揆度日影也。
《帝王諸侯世譜》二十卷。
《古來帝王年譜》五卷。
沈濤曰:“世譜、年譜,即世表、年表。劉杳云:‘三代世表,並效《周譜》。’可見譜與表,名異而實同。”
按:世譜、年譜,乃史事要删,不應置於兩日晷書之間。疑此二書,原在本類之末,而傳寫者亂之也。
《日晷書》三十四卷。
姚振宗曰:“《隋志》天文家有《黄道晷景占》一卷,梁有《晷景記》二卷,似即是書之佚存者。”
《許商算術》二十六卷。
顧實曰:“《講洫志》云:‘博士許商善爲算,能度功用。’蓋其書與今存《九章算術》有關,但不能鑿指耳。”
《杜忠算術》十六卷。
沈欽韓曰:“此許商、杜忠所爲,即是《九章算術》。志舉人名以包之,遂令後人疑惑耳。《後漢書》馬續、鄭玄,並善《九章算術》,明許杜等非别一書也。”
右歷譜十八家,六百六卷。
按:今計實爲十八家,五百六十六卷。
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故聖王必正歷數,以定三統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此聖人知命之術也。非天下之材,其孰與焉。
顧實曰:“堯命舜曰:‘天之歷數在爾躬。’《堯典》載命羲和四子,舜在璇璣玉衡,詳矣。劉歆作《三統歷》,及譜三代,各據一統。天統子,天統丑,人統寅,詳《律歷志》。知命之術者,仲尼上律天時,著之《春秋》。故《論語》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矣。”
道之亂也,患出於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壞大以爲小,削遠以爲近,是以道術破碎而難知也。
姚明煇曰:“非天下之至材,不能與於此,故小人不可强知。天道全體,至遠至大。得其一端者爲方術,得其全體者爲道術。壞大爲小,削遠爲近,皆方術之所爲。今之星命家,皆所謂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