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尊信孟子,自趙氏始。趙氏欲矯時人之弊,移經生尊孔之心以及于孟,故不得不推揚之以與《論語》並論,用心良苦,遂忘其言之逾實,意固有在,學者可分别觀之也。(本傳賛)然則雄所述造,蓋無文而不規效前修,又不第《法言》、《太玄》然也。著述之體,至此一變,自東漢以來,士子競以著書爲弋名之具,雄實開其先云(以前若吕不韋、劉安之書,乃纂輯體例,與私門著述不同。
趙岐《孟子題辭》曰:“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聖而作者也。七十子之徒,會集夫子所言,以爲《論語》。《論語》者,五經之錧鎋,六藝之喉衿也。孟子之書,則而象之。”舜徽案:趙氏此言,直以擬聖作書昉於孟氏。然七篇之書,不必果出軻手,若謂道不行於當時,退與弟子講明先王之道,略與仲尼同趣,則《漢志》儒家類自《孫卿子》以下,叢雜繁多,何一非欲託空言以自見者,皆謂之則象孔子可乎?雖然,漢世經生徇于禄利,惟重五經博士之學,於此七篇,率儕諸管、晏、莊、荀,不復措意。尊信孟子,自趙氏始。趙氏欲矯時人之弊,移經生尊孔之心以及于孟,故不得不推揚之以與《論語》並論,用心良苦,遂忘其言之逾實,意固有在,學者可分别觀之也。惟揚雄生於西京之末,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大氐詆訾聖人,溺於所聞而不自知其非,故時人有問雄者,常以法應之,譔爲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漢書》本傳)。亦步亦趨,蓋其所以自待者彌高,而班固論之曰:“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爲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賦莫深於《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於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云。”(本傳賛)然則雄所述造,蓋無文而不規效前修,又不第《法言》、《太玄》然也。著述之體,至此一變,自東漢以來,士子競以著書爲弋名之具,雄實開其先云(以前若吕不韋、劉安之書,乃纂輯體例,與私門著述不同。司馬遷之書,則自創義例,與意存模擬者有别,皆當别論,不與此同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