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结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能力发展的关键

无结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能力发展的关键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评价数据显示,“无结构”游戏的实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成效着重反映在幼儿的能力变化上。“无结构”游戏为幼儿创设了开放、自主和积极的游戏氛围,使得中班男孩从心理层面来讲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游戏过程。但必须明白,这并不能否定“无结构”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无结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能力发展的关键

大量的评价数据显示,“无结构”游戏的实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成效着重反映在幼儿的能力变化上。

(一)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是通过对“无结构”游戏中不同年龄幼儿所发起的交往事件的分析进行的。在进行具体观察之前,首先确定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因素,分别为:幼儿的谦让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互助行为。在对幼儿进行观察后发现,“无结构”游戏的实施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如下:

1. 能主动发起交往,进行自主互动交流

“无结构”游戏实施后,中、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都明显增多。从交往行为发起的主体来看,中班幼儿发起的交往活动显著增多,这是因为在“无结构”游戏背景下,不同年龄幼儿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由于中大班幼儿在各项能力的发展上存在差异,大班幼儿的一举一动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在大班幼儿积极的带动下,中班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交往行为和意愿。

◆ 案例8-1 咱们一块玩吧

游戏开始了,中三班男孩飞飞很快就进入科学长廊,选择了自己钟爱的轨道投球游戏,这时,走过来两个大班幼儿,飞飞看到大班男孩走了过去,就对他们说:“咱们玩球吧,你扔我接。”大班男孩说:“好啊。”于是一位大班男孩上了楼梯和飞飞一块往下投球,由于在下面接球的小朋友很多,所以他们都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叫着:“××把球投到我这边来,快点快点。”而楼下的大班男孩在这种呼喊声中忙得不亦乐乎。就这样,小朋友们在你投我接,我接你投的过程中高兴地玩着。

“无结构”游戏为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在这种小组活动方式下,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虽因年龄、性别上的差异而不同,但他们通过相互间的观察、模仿和学习,慢慢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向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靠拢。上述案例中,中班男孩和大班男孩在玩球的过程中能够始终配合自己的玩伴玩耍。“无结构”游戏为幼儿创设了开放、自主和积极的游戏氛围,使得中班男孩从心理层面来讲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游戏过程。

2. 能自发合作互助,且乐于分享和谦让

实施“无结构”游戏后,幼儿各种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有显著的提升。在不同年龄幼儿发起的亲社会行为活动主题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中班幼儿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互助、谦让、分享、合作行为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中班幼儿互助、合作行为发展情况最好;此外,在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分析中发现,大班幼儿的各项亲社会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互助和合作能力也发展较好。这说明在“无结构”游戏所创设的混龄互动的氛围使得不同年龄的幼儿更能够即时体察到同伴的需求,并为其提供适宜的帮助,使得相关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 案例8-2 你愿意帮助我吗?

9月11日,可可(中班)第一次参加木工坊活动,她进入坊后就站在那里不动,左看看右看看也没有加入到任何一个小组里参与活动,这样的举动一直维持了十五分钟。细心的乐乐(大班)发现了这一情况,她对可可说:“小妹妹你来帮我一下好吗,我这里需要有人帮助我踩住木头,这样我才能锯。”可可看了看默默地走过去踩住木头。乐乐说了声“谢谢”,就开始锯。

◆ 案例8-3 这是我做的飞机

11月20日再次看到可可在木工坊,一进入木工坊她就说:“今天我要把上次没有做完的飞机做完。”然后她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未完成品,取了榔头和钉子开始制作起来,在钉钉子时候,可可总是固定不好两根木头,想了想她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你能帮我扶一下木头吗?我钉子钉不好。”旁边的小朋友很顺手地帮忙扶了一下。“谢谢,”等可可完成飞机后她高兴地向周边的小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看我的飞机是蓝色的,里面可以坐很多人,还有窗户……”

上述两个案例体现了幼儿从默默无闻到主动交往的过程,幼儿园以“无结构”游戏为平台给幼儿提供了交往机会,它给幼儿提供了充分时间去观察和适应游戏,当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多地是通过幼儿之间的行为去解决,在游戏过程中互助分享都是很随机自然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通过互助分享获得成就感和再次参与的兴趣。

3. 能积极呼(回)应,实现亲社会行为技能提升

交往具有双向性。在“无结构”小组中,交往主题作为交往发起者一方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核心意向,这种意向如能有效地传达给交往对象,那么就必然面临着交往对象的两种呼应取向:一是接受,一是拒绝。在对幼儿发起的亲社会行为活动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中发现,实施“无结构”游戏后,大班幼儿拒绝幼儿互动请求的频率有所减少,同时中班幼儿也更能积极地邀请、响应大班幼儿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对大班幼儿发起的交往行为,中班幼儿的反馈行为中采取的接受取向明显多于拒绝取向。由年长幼儿发起的交往事件,其主题绝大多数都能够得到实现。这就反映出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技能水平发展较高,往往能吸引中班幼儿的兴趣,使中班幼儿愿意与其一起游戏和玩耍。由中班幼儿发起的交往事件中,遭到大班幼儿拒绝的数量明显增多,这可能由于大班幼儿对中班幼儿发起的活动不感兴趣,由此采取了拒绝态度。但必须明白,这并不能否定“无结构”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 案例8-4 曲折的卖花路

成成是本周花店销售员,他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花店里面的花都卖出去,这天“销售小哥”在科学长廊里找到了“生意”,一位正在游戏的小女孩说要订花,“一块钱的我要买的。”“如果一朵一块买,两朵两块。”“那我就买一朵吧。”“那你买小菊花吗?”“哪个可以买?”“小菊花、康乃馨黏土花可以买。”“土花,定个土花好了。”“你们可以出来了,要到大二班等下,这样近一点可以吗?”“还是不要了。”就这样这次订花就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但是我们销售小哥改变了沟通的方式,他说:“你在这里等着,我会给你送上来的。”一边走一边转身补充说:“别出来哦,我马上给你送上来。”然后他就快速地跑回教室,最后成功将小菊花送到顾客手中,完成交易

上述案例中的两次游戏分别描述了两名游戏者的游戏过程。第一是拒绝中断游戏,第二是接受完成游戏。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销售员”将生活中的快递员角色借用到花店销售员这个角色中,将生活经验变为解决的策略,最终的目的是完成这单生意。通过“无结构”游戏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虽然有失败,但是使幼儿获得了社会经验,这种经验的累积有助于幼儿正确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最后他们的交往能走向成功。

本园实施的“无结构”游戏从各个层面均促进了本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此外,在对本园教师的观察和访谈中发现,教师在观察、记录、引导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幼儿发展观,如更加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尤其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教师学会利用各种评价手段对幼儿的相关行为进行评价,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不同年龄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社会性教育时,应积极组织并运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抓住点滴小事,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师还可以探索多种渠道,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另外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二) 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提升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1. 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提升

本研究共搜集到202起混龄同伴交往事件,交往人数共计489人,其中大班幼儿累计266人,中班幼儿累计223人。经分析和整理后发现,不同年龄幼儿在混龄交往中运用的交往策略有:共同游戏、言语协商、提供帮助、主动邀请、要求帮忙、活动规则提醒、帮忙做事、寻求帮助与支持、抚慰情绪、寻求安慰、询问、忽视、攻击、冲突、拒绝。

(1) 交往行为发起者运用的交往策略

由表8-4可知,“无结构”游戏活动模式下,交往行为发起者使用的交往策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言语协商、提供帮助、主动邀请、共同游戏、寻求安慰、要求帮忙、攻击、活动规则提醒、寻求帮助和支持、询问、抚慰情绪。

表8-4 “无结构”游戏中交往行为发起者运用的交往策略(www.xing528.com)

① 幼儿的交往策略与幼儿所在班级(年龄)间的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无结构的游戏活动中,作为交往事件发起者的中班和大班幼儿在交往策略的使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虽然“无结构”游戏为不同年龄幼儿创设了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使中、大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以及游戏时的相关情境自主决定自己的游戏类型及玩法,但由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因此中班、大班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也反映出中班幼儿在与年长幼儿交往时更多地表现出合作、配合或跟随的行为,导致不同年龄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存在差异。

② 幼儿的交往策略与幼儿性别间的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无结构”游戏活动中,不同性别幼儿所运用的交往策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无结构游戏活动的创设为不同性别、气质特征幼儿之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男女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在正视性别差异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幼儿在正视并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存在与他人差异的同时,更能接受自己作为某一性别所具有的长处和弱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健康、正确的性别行为,如幼儿能够在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以扬长避短为策略,积极向同性和异性伙伴学习,展现自我[1]。在这种状况下,不同性别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模仿和学习,使幼儿在交往策略的使用上呈现出双性化特征。因此在“无结构”的游戏活动中,不同性别幼儿所运用的交往策略差异性降低;其次,不同性别幼儿间的交往具有自愿性和自主性,幼儿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学习,这就增加了不同性别幼儿相互接触和玩耍的机会,使男、女幼儿在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相处。

(2) 交往行为反馈者运用的交往策略

由表8-5可知,无结构游戏活动形式下,交往行为反馈者使用的交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共同游戏、忽视、言语协商、指导活动、抚慰情绪、帮忙做事、拒绝、提供帮助、寻求帮助以支持、冲突、询问、寻求安慰。其中,在各种同伴交往策略中,幼儿运用“共同游戏”和“提供帮助”的次数最多,分别为174次、43次,分别占总数的57.43%和14.19%,这两项内容共占交往策略总数的71.62%。幼儿运用的消极交往策略,如“忽视”“拒绝”“冲突”较少,分别为4.29%、6.93%和2.64%。这表明“无结构”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间的合作、互助、协商和交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并达成其交往目的。

表8-5 “无结构”游戏中交往行为反馈者运用的交往策略

(3) 大班、中班幼儿在“无结构”游戏活动模式下运用的交往策略

由表8-6可知,大班幼儿在“无结构”游戏活动中运用“共同游戏”的交往策略最多,共计98次,占总数的34.75%;其次是“提供帮助”,共计63次,占总数的22.34%;第三是“主动邀请”,共计40次,占总数的14.18%;大班幼儿运用“指导活动”“言语协商”“要求帮忙”的交往策略分别占总数的4.96%、4.61%和4.26%;运用“活动规则提醒”“抚慰情绪”的交往策略比重为2.48%和2.84%;而“忽视”“拒绝”“攻击”消极的交往策略使用次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2.13%、4.26%和3.19%。

表8-6 “无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运用的交往策略

由表8-7可知,中班幼儿在无结构的游戏活动中运用“共同游戏”的交往策略最多,有123次,占总数的57.58%;第二是“寻求帮助与支持”,有41次,占总数的17.75%;第三是“询问”,有27次,占总数的11.69%;而“帮忙做事”“拒绝”“忽视”“冲突”“需求安慰”几项所占的比例都没有超过5%。

表8-7 “无结构”游戏中中班幼儿运用的交往策略

从表8-6、表8-7中可以发现,在“无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运用的交往策略所呈现出的频次上的差异表现了年龄因素对幼儿同伴交往造成的差异。幼儿间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使其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幼儿的交往经验、技能以及对周围人、事、物认识水平的不同,使其在交往过程中运用的交往策略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说明“无结构”游戏不具有价值性,相反,“无结构”游戏在保持幼儿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促进其深层次的发展。

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1) 中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状况。本园所创设的“无结构”游戏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交往、交流的环境,不同年龄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创设了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对观察到的90名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比较后发现,“无结构”游戏对中班和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以下特征(见表8-8):

表8-8 中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由表8-8可知,中班、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无结构”游戏的创设为中班、大班幼儿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搭建了有效的渠道,中班幼儿在与大班幼儿交往过程中,由于大班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水平比成人更接近于中班幼儿,中、大班幼儿间的交往更能激发中班幼儿的学习和模仿欲望,中班幼儿通过主动观察、模仿大班幼儿的语言、行动等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掌握各种技能。如表现出更多的社交主动性,积极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幼儿的合作、分享、谦让意识等亲社会行为也更加频繁。此外大班幼儿在与中班幼儿交往过程中,由于责任和榜样意识的驱使,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与中班幼儿交往和互动,最终促进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中、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异降低。

(2) 中班前期、后期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变化。为了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更直观和清晰的认识,本研究对所有未参与“无结构”游戏的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前测,得到一组测量数据。在中班幼儿参与“无结构”游戏一学期后,对所有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后测(在中班第二学期末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测量数据。

本研究共观察记录到38名中班幼儿参与到“无结构”游戏中,因此本研究从所测得的所有中班幼儿的资料中挑选出这38名幼儿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探讨“无结构”游戏的实施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前后测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其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以检验“无结构”游戏的创设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对表8-9的数据分析可知,幼儿在参与“无结构”游戏前后,其同伴交往能力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无结构”游戏的创建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表8-9 中班前后期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3) 大班升一年级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追踪调查。在对大班升一年级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本研究对某小学一年级A班全体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调查,中A班幼儿主要是由百合花幼儿园的幼儿、A幼儿园毕业的幼儿和B幼儿园毕业的幼儿组成,此三所幼儿园都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但是A幼儿园和B幼儿园没有开展“无结构”游戏),在对百合花幼儿园、A幼儿园、B幼儿园毕业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百合花幼儿园毕业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与A幼儿园毕业幼儿以及B幼儿园毕业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社交主动性、亲社会行为、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发展这几项,百合花幼儿园毕业幼儿的相关得分显著高于A幼儿园和B幼儿园毕业的幼儿,而在社交障碍这一项目上,百合花幼儿园毕业的幼儿与A园、B园毕业的幼儿相比,表现出较少的社交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