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居泰国最早可追溯到汉唐时期。此后,随着中泰朝贡贸易和商业往来的发展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每次移民潮都呈现出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南宋时期,中国大力拓展海上贸易,当时的都城在杭州,离杭州不远的宁波成为南宋王朝开展对外贸易最繁忙的港口,许多人员、货物从这里出发,走向邻近的东南亚等地区。在这个时期,留下了有关中泰人员往来的最早记载。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在他的《攻媿集》中记载,宋乾道元年(1165年),有真富里国大商逝于明州。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元成宗时,浙江温州人周达观随使臣来到今天的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写了著名的《真腊风土记》。书中《贸易》一节记载:“国人交易,皆妇女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纳一妇,兼利其能买卖故也。”《异事》一节中记载:“余乡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矣……”著名历史学者饶宗颐说:“暹国华人为官者,自来有之,使臣既为浙江人,令人推想浙江人应有不少南来营商。”[1]泰国历史上的大城王朝对应的是中国明朝时期,由于倭寇作乱,宁波港闭港,明朝与东南亚进行海上贸易的港口转向福建泉州。在这个时期,福建商人成为与暹国贸易的主力军。晚清名臣徐继畬说:“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2]寓居于大城王朝首都阿瑜陀耶的中国人已具备一定规模,并且以福建人为主。当时居住在全暹罗的中国人有一万余人,在皇城的有三四千人。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是福建汀州人谢文彬,他从事海盐贸易,后来改名美亚,在阿瑜陀耶朝廷中为官,并作为贡使赴中国。在整个大城王朝时期,中暹大米贸易非常活跃,福建商人以及旅居暹罗的福建籍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潮州人是当前泰国华侨华人社会中最大的族群,潮州人移民泰国的时间晚于浙江人和福建人,不过他们移民人数多、规模大、增长快。18世纪中叶,中国对暹罗的贸易港口由早先的福建泉州、厦门转到广东潮州、汕头,并因此形成移民群体的根本转变。潮州人移居暹罗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一是地利之便,从潮州柘林港出发到暹罗,比从泉州及宁波港方便,距离也短了许多。在这之前,潮州地区与暹罗等地的走私贸易一直很活跃,人们有与暹罗来往的航海、水文等相关经验和知识。二是建立于1769年的吞武里王朝的国王郑信是潮州人的后裔。郑信的祖籍是潮州澄海华富村。他七岁时被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收为义子,长大后进入王宫任职,后升为府尹。大城王朝首都被缅甸军队攻陷后,他率领残部退到潮州籍华侨聚居的尖竹汶府,在潮州籍乡亲的帮助下,他率领军队赶走了缅甸人,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许多帮助国王复国有功的潮州人被封为朝廷官员。这吸引了大批包括澄海人在内的潮州人移居暹罗,人数达数万人,并形成此后潮州籍华人后裔的基础。三是潮州地区人多,可耕作的田地不足,人民生活困苦,促成潮州及临近的汕头出现移民高潮。曼谷王朝拉玛五世(1868—1910)中期,泰国华侨华人人数已近49.7万人,当时暹罗全国人口为667万人,拉玛五世后期,华侨华人达79.2万人,而当时暹罗全国人口为830.4万人。从1882年到1944年,中国移民泰国的人数突破100万人,其中多数是潮州人[3]。(www.xing528.com)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中国人移居泰国的人数大量增加。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都实行吸引中国移民的政策,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1855年《鲍林条约》签订后,中国移民泰国的人数空前增长,据估计,1850年,泰国约有中国移民30万人[4]。移民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海南以及与泰国相邻的云南,他们来到泰国以后,依然保持着家乡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形成界限相对清晰的居住区域,在同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又普遍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并影响了后来从中国其他地区移居来的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