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献资源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或馆藏资源,在英文中主要用“Collection”来表示,这个词被图书馆和博物馆界广泛使用,主要指特定对象的集合。在传统的研究中,馆藏一般是指图书馆收集的各种类型资源的总和,有时也可称为藏书,对于图书馆而言,是满足读者需求的主要基础[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环境的不断发展,馆藏的基本理念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从最初的以机构为中心到当前以用户利用为中心,用户和馆藏的关系已经成为整个馆藏理念的主要起点。图书馆馆藏理念已经产生了从单纯的“拥有”到“拥有-存取”并存的变化。
馆藏理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馆藏对象的变化。信息时代图书馆馆藏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数字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电子资源、数字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宛玲[2]认为,数字资源是以数字代码形式将文章、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非印刷型材料上而形成的资源,数字资源的外延包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的多种信息资源。毕强[3]和张盛强[4]等学者均认为数字资源可以分为广义的数字资源和狭义的数字资源,广义的数字资源包括一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文献资源;狭义的数字资源,特别是针对图书馆而言,主要指电子资源或电子出版物。
可以认为,数字资源就是存储在图书馆服务器上的所有信息资源,或者是通过图书馆可以直接获取的资源。美国学者认为数字资源是经过筛选和重组的附有元数据描述的数字对象集合,这种对象集合在物理上可以是分布式的。一般来说,从来源来看,数字资源可以包括图书馆自建的数字化资源,即数字化的实体资源、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和信息门户等,还可以包括图书馆从外界获取的资源,例如商业数据库等。在馆藏环境下,类似于联机检索目录等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资源指南,对于用户而言,其主要的需求是集中在目录数据以外的资源对象上。在当前的馆藏环境下,馆藏数字资源的典型代表就是实现数字化的图书、期刊论文等数字文献资源,特别是在科研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中,数字文献资源的作用更大。作为当前图书馆资源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部分,数字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超越了传统的文献资源,从而构成图书馆当前支持科学知识获取和共享的主要基础之一。(www.xing528.com)
数字文献资源其形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文献资源,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使得其特点十分突出:首先,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程度高。一个特定的数字文献资源借助于相关的设备可以同时提供给多个用户使用,虽然某些数字文献的存取会有并发限制(例如商业数据库限定同一时间内同时登录人数),但总体上数字文献资源的共享能力已经明显超过了实体文献资源。其次,数字文献资源的访问和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般情况下,用于存储数字文献资源的服务器都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用户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数字文献资源,相较于实体文献资源出借存在开馆时间的限制,数字文献资源受到的限制更小。最后,数字文献资源的管理成本很低。相对于传统资源的采、编、典、流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时间,数字馆藏主要依赖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大量的数字文献资源存储于服务器、硬盘等电子设备上,所需的空间更小,且数字化系统通过使用记录可以随时调整数字文献资源构成。对于图书馆来说,数字文献资源在管理上的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相较于传统的实体资源,数字文献资源集中储藏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