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及其原因

保护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及其原因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近10年来全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行政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水平相差较大。各地区传说类非遗名录的多少,可能与本地区文化历史和文化资源的特色有一定关系,但就客观数量上来看,这些地方无疑就是“洼地”。这种“洼地”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保护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及其原因

自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我国对于非遗保护的理念日益增强,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对于非遗资源与项目的挖掘、调查、采录、保存、立项等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推进。对于在近10年中被大量挖掘与整理出来的非遗资源与非遗项目,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要制定相应的非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规划,借以更好地实现对我国非遗资源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非遗资源文献资料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资料库建设、非遗资源音像资料库建设、非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体系建设,等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资料库建设是我国非遗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资料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对我国现有的非遗资源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分析、归纳,将大量的非遗资源系统化、集聚化、可视化,有效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国政府以及各个相关的非遗管理工作部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更好地制定各种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与计划,实现对于非遗资源的系统化保护、引导与管理。例如我国传统节日类的非遗资源形态众多,分布地域广泛而分散,很难掌握它的整体情况。而通过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方式,便可以把大量的节日类非遗资源集中体现在一张或者几张图中,这样就有利于管理者十分清楚地了解这些非遗资源的整体情况,借以制定相应的保护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及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直至目前为止,我国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资料库建设的方面还处于较为初始的状态,远没有达到与非遗保护需要相适应的程度。目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有关非遗图谱编制的实践,但是大多是从本地区,或者本部门出发,缺乏整体性、宏观性的思考,也未能制订较为具体可行的对当地的非遗资源进行图谱化记录、保存的计划。因此,当前非常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领域中引入宏观的国家文化管理意识,从国家文化管理的高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形成系统、规范、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资料库体系,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能够更为有效地为我国的非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服务。

通过非遗图谱的编制,还可以更好地发现非遗管理工作上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如非遗项目的不平衡、非遗保护工作的某些欠缺与不足,等等。就近10年来全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行政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水平相差较大。下图显示了2012年底以前全国省级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对比情况。

(www.xing528.com)

图7-1 全国省级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数量对比图

注:本图为本书课题组根据对全国省级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数量的统计结果编制。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较多,而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较少。各地区传说类非遗名录的多少,可能与本地区文化历史和文化资源的特色有一定关系,但就客观数量上来看,这些地方无疑就是“洼地”。这种“洼地”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如是否由于某些地区对这些资源的调查、挖掘工作不够细致、深入等)?对整体的传说类非遗的保护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否可以改变这种部分地区的“洼地”现象?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非遗图谱数据库直接呈现出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就是站在整体的和宏观的视野上思考非遗保护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