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不但具有记录保存、认识教育、整理研究等各种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图谱类文献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形象性、造型性特点的表现形式,它在较为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形象、状态与原理的同时,也往往体现出了一定的艺术美感,可以使人在充分地了解事物实际面貌与本质真相的同时,领略到通过各种图像、图形所呈现的艺术美感。“因为图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种以其构图、线条、色彩、情调及所表达的文化情境呈现的‘超语言’。这种‘超语言’的特点是它的直观性、暗示性和进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22]我国学者沈克在《中国文化的图像传承——试析古代科技图谱》一文中指出:“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之誉的《天工开物》,伟大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中国军事百科《武经总要》和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建筑大全《营造法式》,不愧为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插图本百科全书。这些巨著正是因为其中大量的科技插图才为世界所瞩目。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巨著去掉那些丰富多彩、刻画逼真的插图,它们的价值将会有多大的损失。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插图无论从科学还是艺术的角度上看都是上乘之作,作者和刻工的认真执着已到了为之献身的境界。同时,一些名家的作品风格通过版刻得到了新的表现力,中国绘画丰富的线条美经过杰出刻工的再创造,甚至超过了画稿。我们可以把以上图谱和其他传统绘画比较一下就会发现:那种线条的峻峭爽利是无法用毛笔表现出来的。”“从古代科技图谱的几种类型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科技图谱有很强的附着性,它对原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有独立性,作品包含着插图画家的独到见解。作品通过插图增强了感染力,使作品的内容更能直观形象地向读者反映与传递,所起的作用是文字远远不能代替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3]作者在这些文字中,多次强调了科技插图(即图谱)的“线条美”“再创造”“感染力”,充分说明了作为具有很强科学性、客观性的科技工程类图谱图像作品,同样可以具有艺术美感的事实。
以非遗资源为对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在表现形式上更是可以体现出艺术美感的价值。例如在非遗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就是出于对于美的需求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品,诸如精美细腻的刺绣,灵动多彩的剪纸,恬静淡雅的蓝印花布,栩栩如生的泥塑、陶塑,土俗淳朴的灶画、年画等,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是一些人们为了美化生活,追求美感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当这些作品经过一定的加工、提炼、组合,并被绘制成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以后,其艺术的美感仍然会较为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图谱文献中,甚至要比这些非遗资源本身更能体现出艺术美感的效果(由于经过精心的选择编排,以及各种先进制图与印刷技术的运用等)。在非遗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较强的动感的表现形式,例如戏剧、曲艺表演,节日、仪式活动场面,民间舞蹈、竞技动作等,当这些表现形式被绘制成资源图谱以后,其本身所具有的那种鲜明的动态感、形象感同样也会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现出一种图像艺术特有的魅力。(www.xing528.com)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除了可以充分地展现内容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形象美感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绘画手段与形式,例如线条、形状、颜色、平视与透视,以及各种绘画技术的组合等来呈现内容对象的美感。尤其是由于计算机制图技术的运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可以在对于视觉美感的追求上达到很高的程度,远远超出传统图像。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制图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内容对象从平面逐渐转向立体,在二维平面上展示三维立体的图画,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如平行投影法、中心投影法(透视投影法)、轴侧投影法等使得图画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多彩,呈现出更为理想与鲜明的美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