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非遗资源文化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对其结构的内在成分进行类型划分时也有不同的逻辑和标准。在这里,我们按照地域生态环境与地域经济文化特点相结合的标准,把非遗资源的文化类型分为农业文化类非遗资源、海洋文化类非遗资源、手工艺与商业文化类非遗资源等几种。
1.农业文化类非遗资源
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是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主要区域,这里长期以稻麦黍菽等农作物作为主要经济支柱,当地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方式无不与这种农业文明的基因相联系,因此,我国内陆地区的非遗资源也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色,诸如各种农耕生产习俗、蚕桑生产习俗、手工棉纺技艺、庙会、社戏、龙舞,以及神农、药王等神灵祭祀活动等,都是这种农耕文明的产物。以农业节日为例,塔吉克族播种节是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节日习俗主要有破冰引水,耕地播种,祭祀禳灾,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等,同时为庆贺引水成功,还有赛马、叼羊等许多娱乐活动。萨玛节又称“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萨玛”是整个侗族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撒班节(也称“犁头节”)是新疆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完成春播后举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多在田头或野地进行。撒班节中最有特色的内容是对唱,成年人歌唱对丰收的渴望,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
2.海洋文化类非遗资源
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濒临大海,岛屿众多,当地的经济产业中具有一定的海洋性特点,诸如晒盐、捕鱼、造船等,都是在适应于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适应于这种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地区的非遗资源也带有了一定的海洋文化因素,诸如流行于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的各种开洋节、谢洋节、海洋号子、码头号子,以及妈祖、海神祭祀等各种仪式活动,无不是海洋生态环境中的产物。开洋节是浙江象山渔民的民俗节日,时间一般都在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三之间,在这期间每天的涨潮时分,象山石浦一带的渔民便要在妈祖娘娘庙等庙宇举行开洋节祭祀仪式。至三月二十三日,渔民们趁良辰吉日,顺风顺水之时,集体上船出海。谢洋节是浙江岱山等地区的渔民在取得渔业丰收后向大海表示感谢的一种祭祀仪式活动,也叫“祭海”,祭期为每年伏季休渔期。其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与民间文娱活动,以表对海洋与海神的感恩之情。谢洋节展示了东海渔民独特的海洋信仰与传统仪礼文化,对海洋渔业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渔灯节是山东烟台市沿海渔民的传统民俗节日,主要流传于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在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后,当地渔民便要从各自家里抬着祭品,先到龙王庙或海神娘娘庙送灯,祭神,祈求鱼虾满舱,平安发财,然后再到渔船上祭船、祭海,最后再到海边放灯,祈求海神娘娘用灯指引渔船平安返航。
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节俗起源于19世纪,于每年端午节时在香港大屿山大澳地区举行。当时大澳地区发生瘟疫,当地渔民于是在端午节将各庙宇神像放在小艇上于水道巡游,后来龙舟游涌便成为当地民间每年一度的习俗。现时这项活动由香港大澳三个传统渔业行会,即扒艇行、鲜鱼行和合心堂举办。农历五月初四早上,当地人们便要前往杨侯古庙、新村天后庙、关帝庙、洪圣庙请来神像供奉祭祀,然后于端午节正日将神像放在龙舟上,巡游于大澳内的各水道之中。届时沿岸居民都会焚香拜祭,最后将神像归还各庙宇。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于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的这些非遗项目,都具有较为鲜明的海洋文化色彩。(www.xing528.com)
3.手工艺与商业文化类非遗资源
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如北京、天津、西安、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由于手工业门类集中,商业经济发达,因此这些地区的非遗资源较为鲜明地体现了手工技艺形式众多、商业文化特性较强的特点。例如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很多非遗资源体现出鲜明的手工艺与商业文化特征。上海本地的非遗生产性企业在数百家以上,手工技艺类的有鲁庵印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徐行草编制作技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培罗蒙奉帮裁缝缝纫技艺、印章艺术雕刻、钩针编织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三林刺绣等。传统饮食类有羊肉制作技艺、郁金香酒酿造技艺;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米糕制作技艺、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白斩鸡制作技艺、京帮点心制作技艺、高桥松饼制作技艺、腐乳酿造工艺、神仙酒传统酿造技艺、素食制作技艺、梨膏糖制作技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等。传统美术类有烙画、紫檀雕刻、棕榈叶编织、灯彩、吹塑版画、石雕、玉雕、纸扎、紫砂、竹刻、瓷刻、顾绣、建筑微雕、农民画、剪纸等。传统医药类有敛痔散制作技艺、竿山何氏中医文化、六神丸制作技艺、余天成堂传统中药文化益大中药、饮片炮制技艺等。
同一地域空间内,也存在不同的文化类型。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东南文化区,其历史源头是吴越文化,范围包括江浙及其附近地区。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产生了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文化独具异彩。自唐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向江南,文化中心也随之移向到了江南地区,其间经过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三次大融合。近代以来,浙江沿海一带一直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熏陶,并形成了本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在我国各地域文化区中特色鲜明,独领风骚。因浙江地形特征及其文化生态背景,当地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兼具中原、吴越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属典型的海洋文化区域,而内地则属农耕文化区域。在原始社会时期福建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他们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国所败,越国的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三国后,随着战乱南移的中原人民将中原文化带入福建,福建在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下手工技艺得到发展。宋元时期,福建对外贸易发达,手工艺品大量外销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等地区的手工技艺,促进了福建手工技艺的创新发展。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双重因素致使福建省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数量最多。福建省早期居民以闽越人为主,汉晋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不断南迁,汉族逐渐成为主要居民。畲族、回族、满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在福建长期的繁衍生息,保留了独特的民俗,以及在海上贸易时期和近代与海外的交流时期,异域风俗文化的到来,使得福建省的民俗呈现多元化特点。[1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长期以来,各个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各种不同的历史,从春秋至三国的古滇文化、魏晋至唐中叶的爨文化、宋中叶至元初的南诏大理文化,一直到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了云南地区丰富多彩的纵向文化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云南民族众多,又产生了许多独具一格的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彝族的火把节、赛装节、插花节、跳宫节、哑巴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傈僳族的刀杆节、阔时节;德昂族的浇花节;白族的三月街、石宝山歌会、二月八节、绕三灵;哈尼族的长街宴;拉祜族的葫芦节;苗族的花山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壮族的陇端节、女子太阳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怒族的仙女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纳西族的转山节、三多节等,都是各民族典型的非遗项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黑龙江省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以农耕为主,赫哲族以捕鱼为生,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蒙古族、达斡尔族以牧业为主。该省汇聚了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及俄罗斯文化等的外来文化,呈现出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特点。在非遗方面,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鄂温克族瑟宾节,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富拉尔基滚冰节,达斡尔族库木勒节,朝鲜族流头节、山神节、瑷珲上元节,满族颁金节等都颇具民族特点,体现了黑龙江地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