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遗资源时间结构的基本内涵及优化方案

非遗资源时间结构的基本内涵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遗资源的时间结构是一种从时间意义上来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内容结构关系进行审视与考察的研究方法,它重点关注的是非遗资源存在的时间性意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非遗事象的时间跨度有一个逐渐缩短的趋势。男主角是一名叫作“希宣赞”的已婚宦官,并非好色之徒,而是在游西湖时好心救下迷路的女孩卯奴,结果被其母亲引诱留宿而身陷白蛇的囹圄。

非遗资源时间结构的基本内涵及优化方案

非遗资源的时间结构是一种从时间意义上来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内容结构关系进行审视与考察的研究方法,它重点关注的是非遗资源存在的时间性意义。有关非遗资源的时间性意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理解:

首先,所有非遗事象都有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以及一定的时间跨度。非遗事象既然作为一种人类文化遗产的形态出现,其本身就必然有着一种较为长期的时间延续过程。例如我国的许多民族史诗,叙述的是这些民族对于宇宙万物与人类世界的最为原始的认识,反映了这些民族最为古老的哲学观念与文化思想,它们大都在我国历史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又如我国的一些古老的手工纺织技艺,如绩麻、纺纱、织布、印染、提花等,在我国历史上也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对于非遗资源而言,时间性意义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意义,只有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磨砺与传承,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非遗资源。历史年代越久,时间跨度越大,非遗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就越高,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今非遗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反之,对于那些时间跨度较短,历史年代较近的非遗资源,则往往很难为当今学界所认同。

对于究竟时间跨度多长才能具有“非遗”的资格,才能被列入“文化遗产”的行列而受到应有的保护的问题,至今学术界还未能达成共识,这主要是由于非遗门类较多,情况不一,难以用统一的时间标准去进行界定的缘故。当前中国非遗学术界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非遗事象与非遗资源必须具备100年以上的历史,三代以上的传承。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简易的、不够全面的界定。实际上,有关非遗时间跨度的问题较为复杂,并不能够统而划之,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区别对待。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非遗事象的时间跨度有一个逐渐缩短的趋势。在古代社会,许多非遗事象往往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数千年仍然能够传承延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到了现代社会,许多非遗事象就会逐渐缩短其时间跨度,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非遗事象的变体甚至为新的文化形式所取代。

其次,在非遗事象生命延续发展的整个时间跨度中,其形态与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构成了一个非遗事象发展的时间序列与阶段序列。在这个时间序列的初期,非遗事象本身的特征往往并不十分凸显,它们往往是与其他的文化现象混合、杂糅在一起,而随着时间的延续,许多非遗事象的个性才会逐渐凸显出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系统完整、特点鲜明的非遗文化事象。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的一个最有典型意义的传统节日形式,最初形成原因与“蜡祭”有着密切关系,主要是出于原始时期的人们庆祝农业丰收,祭祀农业神灵的目的。因此,在原始的春节习俗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祭祀性活动,每逢腊月来临,先民们便要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届时他们还要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其祭祀性特色十分明显。到了汉代,祭祖成为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寔《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南朝时期,春节中的礼仪性活动内容开始日益增多,如拜贺、宴饮等。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唐宋至明清时期,春节习俗中的礼仪成分更是十分浓重。据南宋吴自收《梦粱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祐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明清以后,春节活动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趋向是娱乐化,春节活动中游戏、娱乐、吃食活动内容日益增多,逐渐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狂欢节。春节吃食以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春节娱乐则以放鞭炮、逛花市、闹社火等为主,春节游戏则有逛庙会舞狮、舞龙、滚铁环、抽陀螺、抖空竹,踩高跷,等等。至现代时期,春节更是成了一个主要以娱乐、吃食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而其祭祀性、礼仪性功能则逐渐弱化。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演,春节作为一种具有十分典型的农耕文明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类文化遗产,其本身的文化内涵与功能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祭祀—礼仪—娱乐,代表了春节习俗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呈现了春节习俗形成、发展、演变的时间序列。

又如白蛇传这一民间传说发展至今,其故事情节也有着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时间发展阶段。白蛇传说最早发生在唐代时期的长安,在唐传奇《李黄》(录于唐《博异志》、宋《太平广记》)、《李琯》(录于唐《博异志》、宋《太平广记》)中均有记载,当时白蛇的形象是恶毒的,专门通过色相引诱人,从而吸收其精血,最终置人于死地。被害人名叫李黄(一说为李琯),因贪恋白蛇的美色,留宿于白蛇处,导致脑裂而卒或化为血水的灭顶之灾。到了宋代,白蛇传说的发生地转移到了杭州西湖临安一带,白蛇的身份变成了一名寡妇,但仍然心肠歹毒,专门通过美色将人引诱过来从而挖食其心肝。男主角是一名叫作“希宣赞”的已婚宦官,并非好色之徒,而是在游西湖时好心救下迷路的女孩卯奴,结果被其母亲引诱留宿而身陷白蛇的囹圄。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与白蛇对抗的除妖道士奚真人,他是希宣赞的叔父,救下希宣赞,而后将妖怪镇压在西湖三塔之下。到明代时期,传说地从临安、杭州西湖扩布到江苏苏州、镇江金山寺等地区。白蛇仍然是一名寡妇,但不再害人,故事叙述药铺学徒许宣在游览西湖时与白娘子一见钟情,后来他们过着平凡的夫妻生活。小青是白娘子的忠心侍女,由青鱼化为人形,法海是专门降妖除魔的得道高僧,终将白娘子镇压于雷峰塔下。清代时期,白蛇、许宣、法海的形象基本没什么变化,而白蛇却已经演变为一个非常鲜明的敢爱敢恨的痴情女的角色了,小青则从青鱼演变为青蛇。在情节方面,有了白娘子端午节白蛇现形、冒死盗仙草水漫金山、生子中状元等单元,相较于之前,大大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现当代的白蛇传说,见诸小说独幕剧京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人物方面基本承袭了清代的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在情节上,更加突出了白娘子与法海、追求爱情与破坏婚姻的二元矛盾对立。可以说,白蛇传说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都在发生着变化,时空的交织演变,使该传说在传播地域、人物情节、内涵主旨等诸多方面随之发生变迁。白蛇传说在唐代形成,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发展以及现当代的剧变,几个历史阶段叠加一起构成了白蛇传的时间结构体系。

再次,各种不同的非遗事象与非遗资源,其时间序列与时间跨度是并不相同的,有的可能十分漫长,经历了若干个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而有的却较为短暂,时间跨度并不很大。根据中国非遗资源的实际情况,这里我们大致可以从时间跨度上将其分为四种类型:(www.xing528.com)

第一类,时间跨度很大,从古持续至今的非遗资源。比如被视为中国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其起源都已传承延续了千年之久。前已说明,春节本是远古先民原始崇拜与农业祭祀的产物,中间经过夏商—秦汉南北朝—唐宋—明清等历代传承,至今仍然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保持时间最长、时间跨度最大的节日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典型的传统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类,某一历史阶段中曾经出现,但是现在已经基本失传的非遗资源。有些非遗资源曾经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出现过,但发展到后来却消失了。如起源于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娱乐性游戏蹴鞠,曾经是民间体育的一朵奇葩,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曾经出现过“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但原始的古代蹴鞠形式现在早已消失。另如六博、双陆、长行等一些古代博戏形式,曾经在我国历史上风行过相当一段时间,尤其是受到了一些皇帝、大臣、文人学士们的喜爱。但是,如今这些古代游戏也都已经失传,很少有人知晓其究竟,成了“已经死亡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类,曾经有所中断,但后来又得到延续的非遗资源。在中国的非遗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曾经在历史发展的某些过程中有所中断,但是后来却又恢复的情况,这一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民间信仰类的非遗资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许多阶段中,民间信仰类的非遗资源经常会面临被废止的遭遇,例如明代以后,由于佛道两教与各种民间宗教日益兴盛,民间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发起了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解决“淫祠”存在和兴盛引起的各种问题。到清代康熙朝,更是出现了著名的汤斌毁淫祠事件。及至“五四”时期与“文革”时期,民间信仰及其习俗受到了最为严厉的批判,基本上被彻底禁绝。但是,随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时代的到来,在国家非遗运动、学界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许多民间信仰又被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恢复和振兴,尤其是如尧舜禹信仰、妈祖信仰、观音信仰,以及大量的庙会习俗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第四类,时间跨度不大,距离当代社会较近的非遗资源。比如,上海杨浦区的“上海工人大锣鼓”,上海金山区的农民画等。上海工人大锣鼓距今的历史不足百年。该非遗资源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苏北地区,是当地民间手艺人们“讨口要饭”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苏北地区的许多民间艺人纷纷涌入上海做工,于是便把大锣鼓的手艺也带入上海的各个工厂,当时几乎每个工厂都组建了锣鼓队,在原来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创作了“前十番”“后十番”“三段”“丰收”“凤凰点头”等新鼓点,主要作品有《欢庆锣鼓》《舞台表演锣鼓》《迎宾锣鼓》等。上海的杨浦区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几乎聚集了上海地区所有的锣鼓队,时至今日仍活跃着一群锣鼓手,他们大多是杨浦区各工厂的退休工人。又如上海的农民画,其产生和发展的时间跨度也比较短。农民画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农民作者共同建构的民间美术形式。根据《中国农民画大事记》,1958年8月,邳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农民画乡,“农民画”一词从此应运而生,《老牛告状》被称为中国“第一幅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不足半个世纪,是一种时间跨度较短的非遗资源形式。

由此可见,非遗资源的时间结构主要是由时间跨度、变化节律、时段特色、以及各种非遗资源之间的时间差异等内容要素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