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研究方法体系是一套具有宏观性与方法论意义的方法系统,它所注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基本视角与基本路径选择问题。这套方法体系是在准确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内容特点以及积极运用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具体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具有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指导的时代特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研究方法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有可视化方法、系统化方法、数字化方法、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等一些基本的方法形式。
1.可视化方法
所谓“可视化方法”,最为初始的意义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对某种事物对象进行形象描述,使其变成一种可用人的视觉感官直接感知的表达方法。它是人类认识事物与感知事物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方法手段。在人类初始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十分成熟,当时的人主要是依靠直觉的视觉形象来认识事物与感知事物,因此“可视化表达”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诸如各种原始民族的岩画、象形文字等,都是出于这种认识方式上的可视性、直感性需要而产生的。
图谱这种文本样式从其最为本质的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运用可视化方法而制作成的资料形式,它必须通过制谱与绘图的手段,将各种较为复杂的、模糊的,或者抽象的事物转化为简单明了、具体形象、可凭视觉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使各种较为复杂的、模糊的,或者抽象的事物只要通过一幅或者几幅图谱的形式便能够被人所整体性的认识与掌握。因此我们可以说,可视化方法是图谱编制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也是为什么需要绘制图谱,而不是文字叙述的原因所在。图谱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简括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以及编制方法,是我们处理各种复杂事物并使其清晰化、明了化的基本价值追求。郑樵在其所著的《通志·图谱略》中说:“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10]“星辰之次舍,日月之往来,非图无以见天之象。山川之纪,夷夏之分,非图无以见地之形。”[11]在这些文字中,郑樵非常正确地看到了图谱(即“图”)有文字(即“书”)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简约、形象、直观,而这些表达效果都是要依靠“图”这种可视化的手段来实现的。
具体而言,图谱编制可视化方法主要包括图像绘制、图形绘制、照相拍摄、计算机成像,等等。其中最为基本的手段就是图像绘制。在传统社会中,图像绘制主要是通过手绘线描的方式来实现的,它的优点是较为具象化,写实性强,与事物本身的形象较为吻合,缺点是不够准确。与图像绘制相比,图形绘制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可视化方法,它并不是描绘事物本身的具体形象,而是描绘某种事物的基本轮廓或者说明某种事理的基本状态,它的优点是较有概括性,可以反映一类事物的整体情况,缺点是较为抽象,与事物本身形象有所脱离,有的甚至较难看懂。照相拍摄是一种源自18—19世纪欧洲国家的先进成像技术,它主要利用投影与感光等技术创造而成,具有成像精确度高、摄制速度快等多种优点。照相技术被运用于图谱编制的领域以后,大大提高了图谱可视化的精确程度,使图谱资料具有了更高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前文已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现代意义上的可视化方法是针对计算机技术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命题,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12]自现代意义上的可视化命题提出以来,对于信息的可视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等几个阶段。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管理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将采集获得的信息转换为管理活动所需的图像内容。典型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方式将大量枯燥的数据以图形、图像这种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数据可视化管理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将信息转换成图形、图像进行数据挖掘和信息交互处理,发现信息中隐含的信息,为管理活动提供所需信息。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想是将信息源主体的各个属性值表达为多维图元(点、矩形条、扇形等),进行信息深入观察和分析。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生物分子学等领域中。信息可视化管理主要面向管理活动中没有几何属性和明显空间特征的抽象信息,将其映射为空间的可视化形式加以观察、分析。信息可视化管理要从大量抽象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创造性地反映信息,把隐藏在可视化对象深处和彼此之间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依赖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它已不局限于管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更成为管理活动中知识发现和价值创造的必要过程。知识可视化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包括数据、文献、信息等所有能够直接利用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知识形式。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知识以可视化方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13]
目前,计算机成像的可视化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实践之中,例如各种非遗类型数据统计图、GIS非遗资源分布图、GPS非遗资源定位图等,都是运用计算机成像的可视化方法制作出来的。
2.系统化方法
所谓系统化方法,简单而言就是一种将若干个事物对象(要素)放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去进行研究与考察的方法,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事物对象(要素)之间呈现了一种具有一定关联性意义的结构状态,它们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自身个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整个系统的共性,由此而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系统。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人们可以达到对于某些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更有利于认识事物本质性的规律与意义。
系统化的方法在西方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体系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运用,它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在西方各种有关系统论的学说中,又以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最具代表性,他不但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系统论的方法论体系,而且也对“系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贝塔朗菲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1)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若干个事物的集合,系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整体。因为系统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之外,它还反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关系。这就是说,系统是从整体与其要素、层次、结构、环境的关系上来揭示其整体性特征的。要素的无组织的综合也可以成为整体,但是无组织状态不能成为系统,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整体性,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才具备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概念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2)系统的有机关联性。系统的性质不是要素性质的总和,系统的性质为要素所无;系统所遵循的规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规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规律的总和。不过系统与它的要素又是统一的,系统的性质以要素的性质为基础,系统的规律也必定要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体现出来。存在于整体中的要素,都必定具有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内在根据,所以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其要素的意义,一旦失去构成整体的根据它就不成其为这个系统的要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的集合。(3)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系统内部的结构状况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其二是系统必定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比如生物体保持体内平衡的重要基础就是新陈代谢,如果新陈代谢停止就意味着生物体的死亡,这个作为生物体的系统就不复存在。贝塔朗菲认为,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动态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4)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动态的方向性都表明系统具有有序性的特征。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它的稳定性便随之降低。完全无序的状态就是系统的解体。(5)系统的目的性。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有序性是有一定方向的,即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仅取决于偶然的实际状态,还取决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必然的方向性,这就是系统的目的性。他强调系统的这种性质的普遍性,认为无论在机械系统或其他任何类型系统中它都普遍存在。(www.xing528.com)
系统化方法以及西方系统论的一些观点,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宏观的思想方法意义上来说,所谓图谱正是通过这种系统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而编制成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简洁外观的背后,是非遗资源系统化、体系化方法的整体呈现,它需要将所有资源对象及其相关信息编入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并且准确梳理这些对象及其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将大量的非遗资源对象(即系统论中所谓的“要素”)进行“谱化”,也就是按照一定的“类”(即系统论中所谓的“系统”)将它们编制成一种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谱系序列,在这个谱系序列中,各种非遗资源对象之间呈现了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一方面具有各自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整个“类”的共性,正是这种非遗资源对象的有机组合,建构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非遗资源谱系形态。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谱系的建构方法,正是系统化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领域的具体实现。
3.数字化方法
所谓数字化方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以二进制代码0和1为载体的信息表达与传播方式。数字化方法主要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其基本过程就是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然后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与传统的表现方法、设计方法与思维方法相比,数字化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它将所有的事物都转变为0和1这两个最为基本的信息载体,然后再使其转变成为各种具体的信息与表象。数字化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海量的存储力,由于高度抽象,数字化方法可以处理超出一般计算与储存能力几千倍乃至几万倍的海量信息,使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可以达到高度集聚与海量存储的程度。目前,数字化方法已经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它不但成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基础,诸如各种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都可以通过0和1这两个最简单的数字进行表现;而且也成为软件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基础,诸如各种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数字滤波、编码、加密、解压缩等现代计算机功能,都必须基于数字化技术才能实现。
将数字化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由于非遗资源数量极大,形式与内容极为丰富,因此编制图谱的工作极为复杂。通过数字化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表现力,绘制出各种原来依靠传统表现方法(如手绘线描、照相拍摄等)难以企及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数字化方法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非遗资源数字信息转换、非遗资源数字信息优化、非遗图谱信息数字资源保存等。其中非遗资源数字信息转换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任务。它主要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和软件技术将大量的非遗资源对象模拟到数字信息的转换,并使这些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及表现,如获取黑白或彩色图像,文字录入,以及通过视频或音频压缩卡获取的数字视频或音频文件等。非遗资源数字信息优化就是对转换后的非遗数字资源进行优化处理,比如数据压缩,提高数据质量,或者通过图像切割,改变图像的大小或格式,生成缩略图像,添加数字水印等方法进行数据压缩和提高数据质量,等等。非遗图谱信息数字资源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经过数字化加工得到的非遗资源数字信息存储到存储系统(如网络数据库系统)中去,同时也将数据信息包括相关的结构信息和目录进行数据备份到存储系统或其他存储介质(如光盘库等)中作长期备份保存。[14]为了更好地对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存与运用,进一步的数字化工作就是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非遗资源数据库是在对于非遗资源信息以及数据的大量掌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数据库数据的集合,成为一种存储数据的“仓库”,它可以广泛适应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需要。这种数据库一般是独立的,它可以为多个应用程序所适应,达到共享数据的目的。[15]
由此可见,数字化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处理各种非遗资源信息,使其成为图谱编制材料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工作效率与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方法的运用,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达到一般方法所难以企及的程度,并且实现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领域的各种淋漓尽致、精妙绝伦的表达与展现。
4.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
地域性与跨地域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方法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地域性方法,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中强调与突出非遗资源的地域性特点,并且注重从非遗资源的地域个性特点上去思考、设计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体系的方法。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非遗资源形态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中产生的,它具有一定地域背景下所产生的各种特点、属性、内容、机制、规律,由此而构成不同于其他非遗资源的地域风格特征与文化精神特质。因此,在开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与研究时,必须积极寻求各种相应的具体表现方法与描述方法对其进行充分的表现。这些具体的表现方法与描述方法主要包括非遗资源空间分布表现法、非遗资源地域风格表现法、非遗资源相关地域信息表现法,等等。其中非遗资源空间分布表现法是一种将各种非遗资源放置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位置上进行考察与分析的方法,它重点考察的是各种非遗资源所在的地域空间位置,以及形成这种地域空间位置的原因,同时也包括与处于其他地域空间位置中的非遗资源的比较与分析等。非遗资源地域风格表现法是一种将非遗资源的某些个性特征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与研究的方法,它重点考察的是非遗资源某些个性特征形成中的地域性机制与地域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非遗资源地域风格形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非遗资源相关地域信息表现法也是一种将非遗资源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与研究的方法,只是它更加强调与注重对于这些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历史人文因素的本身的考察,例如具体的村落、市镇、传承人等。一方面,它们是一种地域背景性资料,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一种非遗资源研究对象,与非遗资源的主体对象(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的“要素”)共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非遗资源整体生态”。
所谓跨地域方法,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中,要注重与研究某些非遗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超越一定的界限,形成较大范围的整合与覆盖的特点。一般而言,任何一种非遗资源在其产生之初大都是在较小的地域范围中传承传播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影响的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非遗资源会逐渐扩大传承与传播的范围,形成空间意义上的跨地域特点。尤其是像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等一些著名的民间传说,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等非遗资源形式,都有着十分鲜明的跨地域特点,它们的流传范围已经完全超出了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省份的局限,达到了极为广阔的覆盖程度。它们有些是在几个或者十几个省份中进行传承传播,有的则更是覆盖到了整个中国,形成了十分典型的非遗资源跨地域分布特征。当然,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中注重跨地域研究并不是排斥或者忽视地域性研究的重要性,此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些以跨地域形式存在的非遗资源形态中,既有着一定的地域个性,又有着一定的内容共性,由此而构成一种非遗资源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结构。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与研究中,一方面注重对于这些资源的地域性个性与特色,紧密联系与其相关的各种地域文化因素,如地域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环境、地域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特色风貌等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超越一定地域空间的局限,从更大的范围与广度上去探索非遗资源的形态特点,形成对于非遗资源内涵的整体性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