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遗资源的生存环境、产生方式、社会影响等一些背景方面的内容,在当前的非遗保护体系中或许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中却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的非遗资源与事象都不可能是凭空而产生的,它们必然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地理、人文特点,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等背景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贵州黄平家族的蜡染技艺为例。贵州黄平家族的服饰蜡染艺术有其族群特定的人文地理背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从显性的民族文化特征来看,家人表现得最出色的正是风格鲜明而无所不在的蜡染,蜡染不但成为家的鲜明标志,同时也成为凝聚这一族群的荣誉象征。黄平家的服饰蜡染在族群文化的诸事象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其载荷着记载族群历史的重任得以发展,成为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望坝村地处黄平县重安江畔金凤山麓,尽管其家服饰蜡染工艺流程与贵州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蜡染工艺流程颇为接近,但隐藏在工艺流程中的某些细节显现出其有别于它类。[8]其实,几乎每一项非遗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特征,它们是蕴藏在非遗资源内部的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也是造成非遗资源形成自己独特性的外在条件与客观基础。
生态环境是影响与支配非遗资源特征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具体而言,它包括与这些非遗资源相关的地理地貌、村落街镇、历史古迹、遗址遗存、庙宇祠堂、风土人情等,它们与非遗资源的形成发展演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海南省乐东县志仲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东南部,闻名遐迩的“毛公山”脚下,该镇为黎、苗族同胞聚居区。全镇总面积19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17公顷,辖12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595人,是全县内区人口较多、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该镇的黎、苗族同胞具有深厚的纺织文化传统,以前镇内女性人人都会纺纱织布。至2012年时,志仲镇有黎锦传承人11人,县级传承人3人。其中志仲镇红内村,是目前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麻纺)主要传承地。该镇这一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其深厚的民族纺织历史传统以及传承制度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志仲镇几乎所有的黎族人都认为女孩子必须学会织锦,一般女孩7—8岁就开始跟着自己的母亲学习,到了婚嫁年龄一般已经学会了黎锦技艺。由母亲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手把手地把纺、染、织、绣四大绝活授予自己的女儿。正是这种区域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致使乐东县志仲镇形成了深厚的纺织技艺与纺织文化基础。[9]以上所述的这些与非遗资源的生存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象,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对象。(www.xing528.com)
如果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非遗资源形成发展的前提,应当引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者充分重视,那么社会影响、社会价值等作为非遗资源形成后所产生的结果方面的问题,同样应当引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者的充分重视与关注。在中国历史上,有些非遗资源由于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而得到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非遗事象链”。例如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传说故事,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说类非遗资源项目,它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传播地区越来越广,传承受众越来越多,并且由民间传说逐渐发展为戏剧、曲艺、舞蹈、歌曲、小说、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各种不同的文艺样式,各自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非遗事象链”。对于这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非遗资源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中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可以通过各手段与方式予以形象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