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1980年代以后,专门论述文献采访和信息资源采访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出现,从1980年至2012年在各种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有7000多篇,相关专著达30多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文献采访理论体系已经成熟,信息资源采访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兴未艾,呈现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
(一)当代中国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
纵观我国当代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有两条清晰的脉络可循。一是把信息资源采访理论作为附属于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研究。即把文献采访理论和信息资源采访理论附属于藏书建设、馆藏建设、馆藏发展、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当中。二是将文献采访学单独作为图书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展开研究。
1.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下的采访理论研究发展
1950年代开始,苏联的图书馆学理论引入我国。在苏联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中,图书采访理论只是作为图书馆藏书理论的组成部分,如斯多利亚洛夫和阿列菲也娃编著的《图书馆藏书》(1979)就是如此。中国大陆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藏书采访理论研究深受苏联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影响,也把图书采访理论归属于藏书建设理论,没有形成独立的图书采访理论专著,这无形中限制和阻碍了图书采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98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文献出版数量激增,文献增长与经费短缺、馆藏扩充与馆舍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情报机构间开始探寻协调采购、合作藏书、资源共享等活动,“藏书建设”概念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1991年沈继武、肖希明编著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献资源建设》的出版等事件,标志着藏书建设理论向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发展已基本成熟。附属于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之下的文献采访理论与方法研究,在选书理论方法、采访决策方法、文献资源微观规划和整体布局、藏书结构规范、馆藏文献复选与评价研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19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物理形态的实体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迅速涌入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馆藏信息资源已成为用户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方式。高波、吴慰慈于2000年在《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嬗变的必然性;肖希明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资源建设》于2008年出版,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至此,以信息资源建设取代文献资源建设作为一个学科分支的观点,得到了图书馆界的普遍认同。采访对象由文献资源扩展到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从文献完备性建设转向信息完备性建设,从文献收藏中心向信息利用中心嬗变。新时期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的研究热点,从文献采访转向数字信息资源采访与评价、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组织、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
2.文献采访学理论体系研究发展
1970年代以来,台湾学生书局先后出版了王振鹄编著的《图书选择法》和顾敏著的《图书馆采访学》(1979),二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文献采访工作和文献采访学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文献采访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95年台湾空中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吴明德、薛理桂编著的《图书选择与采访》一书,对文献采访理论进行更全面的论述。
2001年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黄宗忠主编的《文献采访学》一书出版,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采访工作和文献采访学,概括了古今中外文献采访工作与文献采访学的各家观点与做法。对文献采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方法,中外文献采访思想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文献采访的组织与原则,文献采访信息的收集、研究与利用,各类型文献的采访原则、标准、方法、采集渠道,合作采访与文献资源共享,文献采访工作的评估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标志着我国当代文献采访学理论研究体系的形成。杨胜生编著的《文献采访学研究》(2005)以及曹均编著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2008)等书的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文献采访学和信息资源采访理论体系研究的发展。
(二)当代中国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的突出进展
随着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西方大量的图书馆学研究专著引入国内,从事文献采访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人员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除学院派的专家教授之外,还有很多从事实践工作的文献采访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采访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在文献采访学理论体系研究取得较大成果之外,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还在馆藏结构、馆藏发展政策、采访协作与资源共享、数字信息资源采访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和显著成效。
1.馆藏结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
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目标、方向、特色、服务对象和范围,确定适合本馆的信息资源结构,把握本馆信息资源配置的适度水平,已成为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种范式和馆藏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馆藏信息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类型结构等几个构成面,其中学科结构和等级结构的影响较大。
1970年代,美国图书馆界提出了藏书结构这一新概念,并提出了一个五级藏书框架模式。1981年,肖自力发表《试论藏书结构》一文,将藏书结构概念首次引入我国,后又发表《再论藏书结构》(1983)和《三论藏书结构》(1984)两篇论文,对藏书结构的概念、意义、依据,藏书结构与藏书体系的关系,最佳藏书结构的标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诠释。据CNKI中国知网检索统计,从1981年至2015年,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馆藏结构或藏书结构的论文达930多篇,并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这些学术观点丰富了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内容,指导了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在图书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等级结构作为馆藏结构研究的最重要成分和争论焦点,见证了国内馆藏结构研究潮起潮落的全过程。关于等级结构的划分标准比较多,有肖自力的“五级”之说、张炎烈的“七级”之说、刘桢臣的“5级”之说、刘永胜的“4级”之说、文榕生的“5级”之说等。五级结构是国内最常见的划分方法,即按照收藏完备程度将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层次划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和最低级。
馆藏结构理论突破了仅仅把馆藏资源划分为重点馆藏和一般馆藏的局限性,以学科为基本维度,对馆藏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从等级、时间、文种、载体类型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为图书馆按学科或专题领域划分馆藏的层次级别,规定各级要达到的收藏目标并进行评价,让读者迅速掌握馆藏文献的特点,开展馆际协作时提供交流语言等方面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方法。在数字资源和纸质文献发展并重的今天,信息资源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仍在深化和延续,这些研究将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协作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馆藏发展政策研究成效显著(www.xing528.com)
我国图书馆界对于馆藏发展政策的关注始于1980年代。1982年肖自力翻译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藏书建设方针规范指南》,姜建军等在1984年提出《高等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方针的编制模式》。1994年以后,我国藏书发展政策研究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据CNKI中国知网检索统计,1994年至2015年间,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馆藏发展政策方面的论文多达200多篇。
肖希明、袁琳合著的《中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研究》(2002)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专著,该书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各方面的问题。
戴龙基等主编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2007)一书为我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从理论探讨跨入实际应用的代表性著作。有感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仍然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和科学规范的现状,2005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组织部分重点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负责人研究制定馆藏发展政策的编制指南,同时提供电子文献发展政策、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图书采购复本动态模型、馆藏复选、馆藏评价、文献资源发展协作、文献集中采购等系列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成果结集编入《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一书中,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编制馆藏发展政策提供研究参考和规范指南。
3.采访协作与资源共享研究卓有成效
1950年代,合作共享、突出特色的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开始在我国提出。国务院于1957年9月发布《全国图书协调方案》,规划、实施全国的藏书协调工作,标志着我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迈出重要的一步。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相当活跃,地区性、行业性协作组织纷纷成立,最突出的案例是成功组建了多个外文原版期刊订购协调网络,实现了外文期刊的馆际互补和协调采购,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0年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入国家层面的运行阶段,二者在信息资源协调采集、特色资源协调开发和馆际资源共知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采购协作、形成特色和资源共享,促使分立的各个图书馆,立足整体,放眼全局,进行信息资源采集和开发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信息资源采购经费,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重点馆藏的保障率,而且能够促进各馆特色馆藏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益,因而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4.拥有与存取研究达成共识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借助网络能够便捷地获取本馆以外的信息资源,这种变化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馆藏发展的策略、模式和理念。1990年代开始,国内图书馆界兴起“拥有”与“存取”关系问题的讨论热潮。有的学者坚持传统的拥有模式为主,存取为辅;有的学者认为使用权和存取能力将比本馆实际拥有显得更为重要,主张以“存取”取代“拥有”来构建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模式;有的学者主张拥有与存取并重,二者互相辅助,长期共存。
存取与拥有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该根据各自的性质、任务、发展规划、读者需求、资源类型、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拥有和存取的策略,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动态平衡和模式最优化。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以教学为主的院校,应更多关注扩大阅读求知文献的拥有量;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应积极采取拥有与存取并重的信息资源建设方针。
对于读者常用性文献、馆藏特色文献、在馆藏建设中处于核心层次的信息资源、使用量不大但从外部获取存在很大困难或获取费用接近拥有成本的文献,以及馆际协作确定的由本馆分工收藏的文献,应致力于提高馆藏拥有率,以满足读者经常性的借阅需求和馆内外的特色性文献需要;对于超出馆藏重点范围的文献需求、读者偶然性的特殊需求和利用率很低的文献,则应考虑主要以馆际互借和异地存取方式加以满足;对于各种检索性、参考性信息资源,包括二次、三次信息资源,由于这些文献信息大量地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且以计算机检索的方式获取更加高效、快捷,应考虑以数据库的存取形式来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对于目前大量兼有印刷版和电子版的书刊资源,应综合考虑方便性、用户习惯、时效性和投入产出等多种因素调整拥有与存取策略。
5.数字信息资源采访研究不断深入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数据库的利用成为用户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成为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特别关注的课题。关于数字信息资源采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的采选协调问题。1990年代以前,文献出版和采访对象均以印刷型文献为主;1990年代中期以后,光盘、网络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的重点对象,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对象进入印刷型文献与数字信息资源并重的阶段。如何合理配置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处理二者的资源重复问题,给予合适的经费比例,确定合理的存取模式,成为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二,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学科数据库合理配置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成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重点。关于特色数据库的选题、统筹规划、质量保证、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共建共享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第三,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且数据类型繁多,图书馆对它的开发利用还很有限。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模式、采集途径、内容标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
当代中国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数字信息资源采访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新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比如,加强数学方法应用于信息资源采访的研究,建立科学的采选模型、复选模型和评价模型,促使信息资源采访决策由经验的定性决策转变为科学的定量决策;加强长尾理论的应用研究,构建学术资源拥有与存取的合理策略,丰富馆藏资源长尾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