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和非连续性

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和非连续性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特征。因为,从文化认同的主客体的具体构成,从认同意义自身的流变,以及认同得以建立的社会语境来说,明显是非连续的。不能将文化保留、延续至今的历史在场,理解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认同也是连续地变化或变迁的。所以,传承纽带的连续性和认同该事物的价值意义的连续性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和非连续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特征。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现形式,从其存续发展的历程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变性,不仅发生在时代的变迁中,更发生在地域空间的转换中。在文化样式或意义结构发生流变的同时,人们与文化之间的认同性关系,也在文化价值认同的主客体对象关系上发生着变化。

例如,当人们的生存地域发生了转换时,尤其是家庭或族群整体的地理迁徙,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习俗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者是出于迁移群体能动性地适应所迁移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结果,表现为人们自主的文化调适行为;或者是出于受到所迁移地区在文化模式上的强制性压力,而被动地改变自身文化,以协调或同化于当地文化;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习俗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人们为了适应新的文化生态环境,总是会对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化,为的就是获得对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相对适应。对于这种现象,文化人类学中一般用“涵化”的范畴来加以描述。所谓“涵化”,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互相接触而导致的手工制品、习俗和信仰的改变过程。”[12]也有学者认为,涵化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文化体系相接触所产生的文化变迁。这种变迁可以是直接的文化传播的结果;也可以由非文化原因所引起,如由文化接触而产生的生态或人口方面的变化;它可以是随着对外部特征和模式的接受而出现的内部调适,也可以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适应”[13]。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而言,文化的涵化使得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体系不能维持之前的认同形态,而发生了在文化认同的意义结构,发生了在文化认同的主体身份,以及影响到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的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形态。

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性传承或延续现象而言,无论是文化的传承主体或持有者,都是处于一个新的时间与空间语境中。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关于意义的叙事和关于规范的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作为文化生存实践的传承,抑或作为群体性的文化历史记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制于各时期整体性的意义叙事特征的影响,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一种文化的流变形态,影响了该文化获得人们认同的意义构成。由此,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文化认同体系有着鲜明的历史特殊性,这里的历史特殊性并不单一地指向时间维度,它也包括了空间维度也就是地域迁移的特殊性。

尽管我们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脉络中,找到了那些能够证明一种文化以血缘或师徒关系连续性地获得传递的见证,但是就人们对一种文化传承或传播的历史延续性来说,不能就此认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具有意义的“连续性”。因为,从文化认同的主客体的具体构成,从认同意义自身的流变,以及认同得以建立的社会语境来说,明显是非连续的。不能将文化保留、延续至今的历史在场,理解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认同也是连续地变化或变迁的。所以,对于这种非连续性,代之以“延续性”的表述可能更适合一些(见图6-2)。(www.xing528.com)

图6-2 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变中的意义“延续”逻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存续历程中,我们难以还原一种文化所经历的真实的、完整的流布与流播谱系,因此,我们没有办法在意义的连续性上做出绝对的判断。然而,从人们对具体的认同关系来看,只有那些长期传承于一个特定的、封闭性群体中,有着严格的传承脉络的文化,我们才能说其文化的传承和流变之间有着一定的意义“连续”。所以,传承纽带的连续性和认同该事物的价值意义的连续性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