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从一种文化事象的产生,到该事象本身与周围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不断协调与适应,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可能,这些从根本而言,都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的发挥。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机制的认识,需要从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需要从人与文化、与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性关系的演变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洞察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机制。
综观具体文化表现形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它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获得的传播和传承现象看,不仅其表现形式会经由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人们对不同时空情境中的文化在意义结构的建构与解读上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对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与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给予系统地梳理和认知,涉及有些文化如何能够在特定的族群中传承和保留下来;有些文化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多个地方,如何具有了丰富的表现样式,而且能够被人们广泛地喜爱和认同;还有些文化即便不具有了在现实生活中存续的实践基础,但如何可以长久地留驻在人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之中?这些现象在不同层面反映了人与文化之间,基于文化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动态性影响而反映出的多样性互动关系,也内在地反映了人们对文化认同与否所产生的对文化自身发生、发展的系统性作用和影响。
由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机制的研究,首先需要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自身的多样性问题。作为文化多样性的熔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同一文化事象而言,也具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中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如何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从而能够获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认同机制的一般性认识,是本书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事实上涉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合理分类问题。
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截至2009年底,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全面普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总量近87万项。[31]按照现有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方式,主要是将其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以及民俗十个类别。然而,其中有相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是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存续的。例如有些少数民族或地区的口头传说,除了表现为人们口头方式的讲述,有的还以民俗仪式的方式进行讲述,因此无法将其作民间文学与民俗的简单区分;而有些民间舞蹈,本身就是民间祭祀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种相对直观的类型划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机制的研究并不适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方式整体性地体现了人与文化、人与文化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机制,不仅要解释人们对文化认同是如何生成并表达的;同时也要解释人们对文化的价值认同在时间维度上的变迁问题和在地域维度上的差异问题。基于以上两点,根据文化流布的时空性特征,本书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同一文化事象的多元地区流布、第二种是相近文化事象的多元地区分布、第三种是特定民族(少数民族)的独特性文化事象。
然而,今天来看,世界上的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具有绝对的本源上的纯粹性,或者始终保持着源流上的纯粹性。因此,对特定族群的独特性文化事象的溯源,一开始就植入了一个先在的文化主体,一种倒推性的历史叙事。从现有的历史文献或文物遗存的断裂性,追溯其历史文化认同体系的连续性和内在机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再加之,“民族”这个概念的时代性和建构性意义,所形成文化认同体系的历史特殊性问题,所以,我们主要以前两种流布流变类型,作为本书选取案例的依据,从而规避对文化认同机制研究先验的本质主义叙事。
对于“同一文化事象的多元地区流布”的类型而言,集中体现了:当一种文化从一个地方经由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或渠道,流布到其他不同地区,而这些地方的文化表现出了在文化的表现形态、文化要素以及叙事文本的高度一致性,从而被基本判定为属于一种文化事象的项目。如诸多民间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杨家将传说”“白蛇传传说”“格萨尔”等。因此,选取其中一个文化事象为例,对于说明一种文化何以能够经历不断的历史变迁而不致消亡;对于说明文化在多元地区的流布过程中,能够重新获得社会群体的价值认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对于“相近文化事象的多元地区分布”的类型而言,集中体现了当一些文化,在文化的表现样式、文化要素或者叙事文本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然而,又可以被人们明显区分为不同的文化事象,与此同时,至今没有更为确切的研究发现表明它们之间具有必然的衍生关系的文化。如不同民族或地区流传的关于族群起源的、不同母题的民间传说;不同的关于祖先崇拜、关于自然神、世俗神的神灵祭祀习俗;又如类型多样各具传统的民间美术项目:中国的传统年画、剪纸等。尽管这些不同地区分布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历史的交融或相互影响,但是各地区的此类文化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的、整体的存续传统。因此,对这些文化在多元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性比较,以及对这些文化之间共同性的捕捉,对于窥探人们相应的文化认同模式和机制特征具有典型意义。
基于此,本书选取“梁祝传说”“传统年画”和“皮影戏”作为研究案例。其中,“梁祝传说”的研究,反映了“同一文化事象多元地区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研究价值;“传统年画”的研究对同属于“相近文化事象多元地区分布”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模式研究具有代表性价值;而对“皮影戏”的研究,既反映了“同一文化事象多元地区流布”的时空性特征,更明显区别于“梁祝传说”语言符号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符号的叙事方式及其相应的文化认同特征。
【注释】
[1]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发达文化的文字、回忆和政治同一性[M]//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2]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39.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09.
[5]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9):63-64.
[6]韦斯特.新的文化差异政治[M]//何云波,等.跨越文化之墙——当代世界文化与比较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4.
[7]霍尔.谁需要“认同”?[M]//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6.
[8]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M].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9.
[9]左宏愿.原生论与建构论:当代西方的两种族群认同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12(3):108.
[10]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23.
[1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来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3.(www.xing528.com)
[12]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3]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J].罗左毅,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5):2-10.
[14]巫达.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5]郑晓云.泰国北部傣泐人的文化认同考察——以帕腰府景康县勐满村为例[J].世界民族,2012(1):90-96.
[16]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3.
[17]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7-58.
[18]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M]//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8.
[19]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译.建筑师,2005(5):58.
[20]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
[21]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杨,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
[22]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杨,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14.
[23]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其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杨,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5-16.
[24]Jenkins,Richard: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London,T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7.转引自巫达.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6.
[25]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
[26]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M]//李友梅,主编.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5.
[27]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M]//李友梅,主编.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5.
[28]对于文化身份认同形成来源或因素的观点,来自对学界有关族群认同、社会认同等理论的思考和研究,比较集中地借鉴了马克斯·韦伯、弗里德里克、巴斯、费孝通、陈志明、巫达等人的观点。
[29]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2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30]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
[31]王荟.我国非遗资源近87万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EB/OL].http://travel.people.com.cn/GB/13298103.html.[2013-06-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