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创新点及生活性保护理念

研究创新点及生活性保护理念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点:首先是研究选题的创新。其次是研究路径的创新。再次是研究结论的创新。三是“生活性保护”理念的提出。在原有“生产性保护”理念的基础上,在广义的“生产”内涵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文化载体的物质生产”“文化载体承载社会意义的精神生产”,以及“文化空间的生产”三重生产内涵于一体的“生活性保护”理念。

研究创新点及生活性保护理念

本书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点:

首先是研究选题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尚未建立系统的理论叙事,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机制没有深入的研究。

其次是研究路径的创新。本书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在时空维度的,文本和意义流变(流布)谱系的话语研究路径,来系统考察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同模式及其机制特征。一方面,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播分布地域的叙事文本和意义结构的共性和差异;另一方面,着重考察这些共性和差异产生并形成的系统性影响因素,尤其是其作为社会性话语的生成路径,以及在不同时空场域转换中意义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再次是研究结论的创新。一是通过该选题的研究,整体建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机制的理论叙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机制的理论叙事——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路径的四重特征。二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分析,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意义的社会公共选择机制。三是“生活性保护”理念的提出。在原有“生产性保护”理念的基础上,在广义的“生产”内涵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文化载体的物质生产”“文化载体承载社会意义的精神生产”,以及“文化空间的生产”三重生产内涵于一体的“生活性保护”理念。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19-12-01],http://www.ihchina.cn/directory_list/#targetl.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3]李军.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J].文艺研究,2005(4):123-132.

[4]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族艺术,2008(1):6-17.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0.

[6]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十个类别.

[7]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J].文化遗产,2009(3):1-12.

[8]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186-198.

[9]方李莉.“非遗”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N].中国民族报,2008-7-25.

[10]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7.

[11]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可行性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3):49.

[1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4):20-22.

[13]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3):24-27.

[14]马晓京.加拿大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8-13.

[15]VAIVADE A.Person and Property:Conceptuali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Law[J].Journal of Ethnology and Folkloristics,2010,4(1):25.(www.xing528.com)

[16]KURIN R.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2003 UNESCO Convention:a critical appraisal[J].International Museum,2004,56(1-2):66-77.

[17]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J].文艺争鸣,2007(3):13-17.

[18]朱凌飞,胡仕海.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J].学术探索,2009(3):57-61.

[19]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0]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民族国家认同——以“大禹祭典”为例[J].文化遗产,2010(2):26-36.

[21]翟风俭.城市里的农村移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危机——北京城区进城务工农民与农村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调查[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2):18-25.

[22]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39-143.

[23]苏蓉.文化认同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研究——以噶丹·东竹林寺羌姆乐舞为研究个案[J].大舞台,2012(2):161-162.

[24]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J].民俗研究,2013(1):10-18.

[25]雷秋玉.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7-103.

[26]穆永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J].丝绸之路,2009(4):34-35.

[27]张祖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认同——基于端午节的源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9):50-55.

[28]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J].文艺争鸣,2007(3):13-17.

[29]朱凌飞,胡仕海.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J].学术探索,2009(3):57-61.

[30]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1]SOPER A K.Developing Mauritianness:National Identity Cultural Heritage Values and Tourism[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07,2(2):94-109.

[32]HENDERSON J.Heritage,Identity and Tourism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1,7(3):219-235.

[33]MASSARA F,SEVERINO F.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Heritage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2:108-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