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香(Frankincense)Boswellia frerean, Boswellia carteri, Boswellia sacra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树胶/树脂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关节炎、哮喘、身心平衡、咳嗽、保护免疫系统、提高视力、伤口感染、炎症、帮助消除皮肤皱纹。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单萜:α-水芹烯(最多占25%)、α-&β-松萜(最多占15%)、a-崖柏烯(<15%)、1-柠檬烯(<5%)、香桧烯(<7%)、p-伞花烯(<10%)、a-萜品烯、莰烯、月桂烯;倍半萜烯(<10%):β-榄香烯(<5%)、a-古巴烯;醇(<10%):顺式马鞭草烯醇(<5%)、4-松油醇、a-松油醇、冰片、顺式桧醇、乳香醇、反式松香芹醇、金合欢醇;酮:马鞭草烯酮。
乳香的历史用途:乳香是中东的圣油。作为圣香的成分之一,它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使用。
中医归经及主治:辛、苦,温;归心、肝、脾经。中医认为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法式药用:可治疗哮喘、抑郁、溃疡。
2. 柠檬(Lemon)Citrus limon
萃取方法:从果皮冷压榨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空气污染、焦虑、蚊叮虫咬、血压(调节)、损伤、唇疱疹、感冒(普通型)、集中注意力、便秘、抑郁、消化不良、消毒、喉干、激发能量、发烧、打磨家具、痛风、头发油腻、宿醉、净化心灵、身心放松、皮肤(恢复光滑和柔软)、扁桃体炎、提神、静脉曲张。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涂抹在皮肤后十二小时内避免日照或紫外线照射。
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单萜(最多占90%):d-柠檬烯(最多占72%)、a-和β-松站(<30%)、a-和γ-萜品烯(7%~14%)、香桧烯、p-伞花烯、异松油烯、a-和β-水芹烯;醛(最多占12%):柠檬醛、香茅醛、橙花醛、香叶醛、庚醛、己醛、壬醛、辛醛、十一醛:醇;己醇、辛醇、壬醇、癸醇、芫荽醇、a-松油醇;酯(<5%):乙酸香叶酯、橙花醇乙酸酯、氨茴酸甲酯;倍半萜烯(<5%):β-红没药烯、β-石竹烯;四萜(<4%):β-胡萝卜素、西红柿红素;酚:松油烯-4-醇;香豆素和呋喃香豆素(<3%):7-羟基香豆素、佛手柑内酯、a-佛手柑油烯、青柠素、补骨脂素、佛手柑素、佛手酚、柠檬油素、莨菪亭。
历史用途:柠檬曾用于治疗食物中毒、疟疾和伤寒流行病及坏血病。(事实上,有人说哥伦布把柠檬种子带到美洲,这可能是哥伦布在旅途中食用柠檬后剩下的)柠檬也曾用于降血压和治疗肝病、关节炎及肌肉酸痛。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酸甘、性平;归肝、胃经;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的功效。
法式药用:空气消毒、贫血、哮喘、感冒发烧(降温)、杀菌、痛风、烧心、肠道寄生虫、红细胞的形成、风湿病、咽喉感染、输尿管感染、静脉曲张。
3. 薰衣草(Lavender)Lavandula angustifoia
植物科属唇形花科(薄荷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开花植物的顶端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遭虐待后的康复、躁动(平静)、过敏、焦虑、食欲不振、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蚊虫叮咬、水泡、疮、乳房(缓和胀痛)、灼伤、水痘、注意力不集中、啼哭、割伤、尿布疹、痛经、胃肠胀气、头发干枯、脱发、精神压力、皮肤干燥、皮肤敏感、夜睡不宁、妊娠纹、伤口、静脉曲张、溃疡。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人体反射区,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也可用于调制饮料或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醇(最多占58%):芳樟醇(>41%)、α-松油醇、冰片、薰衣草醇、香叶醇、橙花醇;酯(约50%):乙酸芳樟酯(最多占45%)、乙酸薰衣草和香叶酯、a-乙酸松油旨;单萜(最多占24%):β-罗勒烯(<16%)、d-柠檬烯(<5%)、α-和β-松萜、樟烯、δ-3-蒈烯;倍半萜烯:β-石竹烯(<7%)、x-金合欢烯;酚:松油烯-4-醇(<6%);醛:苯甲醛、枯茗醛、香叶醛、己醛、桃金娘烯醛、橙花醛;氧化物:1、8-桉油醇、石竹烯氧化物、芳樟醇氧化物;香豆素(<4%);酮:辛酮(<3%)、樟脑;内酯。
属性:止痛、抗凝血、抗抽搐、抗抑郁、抗真菌、抗组胺、抗感染、抗炎症、抗微生物、抗突变、消毒、抗痉挛、排毒、强心、组织再生和镇静。
历史用途:中世纪时、人们对薰衣草的属性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它可保持佩戴者的贞洁,其他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它具有催情的属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凉;归心、肝经;有镇静安神、疏肝理气、止痛解痉的功效。
法式药用:粉刺、过敏、灼伤(细胞再生)、抽筋(腿)、头屑、尿布疹、胃肠胀气、脱发、疱疹、消化不良、失眠、降血压、淋巴系统排毒、绝经问题、口腔脓肿、恶心、静脉炎、经前综合征、瘢痕(减少)、妊娠纹、心动过速、鹅口疮。
4. 椒样薄荷(Peppermint)Mentba piperita
植物科属:唇形花科(薄荷属)。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叶中草取。
常见主要用途:抗氧化、哮喘、细菌感染、面瘫、面神经麻痹、慢性疲劳、便秘、降温(身体)、痛经、昏厥、发烧、流感、胃炎、口臭、头痛、中暑、荨麻疹、潮热、消化不良、偏头痛、呕吐。
常用方法: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儿童和皮肤敏感者局部使用按1∶20(一滴精油加二十滴基础油)的比例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
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酚醇(最多占44%):薄荷醇(<44%)、胡椒醇;酮(<25%):薄荷酮(20%~30%、如在九月开花时蒸馏、则最多可占65%)、胡薄荷酮(<5%)、胡椒酮(<2%)、香芹酮、茉莉酮;单萜(<15%):a和β-松萜(<6%)、1-柠檬烯(<6%)、罗勒烯、月桂烯、p-伞花烯、β-石竹烯、香桧烯、a-萜品烯、异松油烯、樟烯;倍半萜烯(<10%):大香叶烯-D(<5%)、β-波旁烯、ζ-保加利亚烯、γ-杜松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β-金合欢烯、依兰油烯,酯(<9%):乙酸甲酯(<9%)及氨基丁酸和异戊酸;氧化物(<9%):1、8.桉油醇(<5%),胡椒酮氧化物、石竹烯氧化物;呋喃:甲基呋喃(<8%);酚:萜品烯-4-醇(<3%);醇(<3%):a-松油醇、芫荽醇;倍半萜烯醇:绿花白千层醇;呋喃香豆素;秦皮乙素;硫化物:薄荷硫化物、二甲基硫化物。
历史用途:数世纪以来,椒样薄荷曾用于缓解消化困难、清新口气及缓解腹部绞痛、胀气、头痛、烧心和消化不良。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
法式药用:哮喘、支气管炎、腹泻、消化(辅助)、发烧(降温)、流感、口臭、烧心、痔疮、潮热、消化不良、经期不规律、偏头痛、颠簸病(舟车晕浪)、恶心、呼吸功能(辅助)、休克、皮肤(瘙痒)、咽喉感染、静脉曲张和呕吐。
安全使用信息:大量重复使用纯薄荷可能导致母乳减少。可以在断奶期使用。
5. 迷迭香(Rosemary)Rosmarinus officinalis C T1,8 Cineol
植物科属:唇形花科(薄荷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开花植物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成瘾(酒精)、淋巴腺炎、抗氧化、动脉扩张、关节炎、脂肪团、便秘、排毒、糖尿病、利尿、晕厥、疲劳、流感、头发油腻、脱发、头痛、类症、虱子、血压低、记忆力衰退、肌肉营养不良、骨关节炎、鼻窦炎、阴道感染、阴道炎、肠道寄生虫。
常用方法: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儿童和皮肤敏感者局部使用时按1∶20(一滴精油加二十滴基础油)的比例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孕期禁用。
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氧化物:1,8桉油醇(最多占55%)、石竹烯氧化物、蛇麻烯氧化物:单萜:a-松萜(<14%)、β-松萜(<9%)、樟烯(<8%)、1-柠檬烯、月桂烯、p-伞花烯、a-和B-水芹烯、a-和丫-萜品烯;酮(<32%):樟脑(<30%)、β-侧柏酮、马鞭草烯酮、d-香芹酮、己酮、庚酮;醇(<20%):冰片(<12%)、a-松油醇(<5%)、芫荽醇、马鞭草烯醇;倍半萜烯(<3%):β-石竹烯、蛇麻烯;酚:松油烯-4-醇;酯:醋酸冰片酯和乙酸松油酯;酸:迷迭香酸。
历史用途:很多国家都把迷迭香视为神圣植物,历史上它曾被用作熏蒸剂以驱除恶灵及预防瘟疫和感染性疾病。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温;有发汗、健脾、安神、止痛的功效。
法式药用:关节炎、血压(低)、支气管炎、脂肪团、霍乱、伤风、头屑、抑郁、糖尿病、疲劳、流感、液体潴留、脱发、肝炎(病毒性)、经期不规则、鼻窦炎、心动过速、阴道炎。
6. 罗马洋甘菊(Roman Chamomile)Cbamaemelum nobile,Antbemis nobilis 植物科属:菊科(雏菊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花朵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蜜蜂/黄蜂蜇伤、宁神、痢疾、多动症、失眠、绝经、肌肉痉挛、神经痛、神经炎、寄生虫、皮疹、坐骨神经痛、休克、皮肤(干燥)、乳头痛。
常用方法: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儿童和皮肤敏感者局部使用时按1∶20(一滴精油加二十滴基础油)的比例稀释。
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酯(最多占75%):异丁基当归酯(最多占25%)、甲基丙烯酸异戊酯(最多占25%)、丁酸戊酯(<15%)、其他的当归酯、丁酸酯、乙酯和惕各酸酯;单萜(<35%):a-和β-松萜(<20%)、萜品烯、香桧烯、樟烯、d-柠檬烯、p-伞花烯、月桂烯;酮:松香芹酮(14%);倍半萜烯(最多占12%):β-石竹烯、菊烯;醇(>7%):反式松香芹醇、金合欢醇、橙花叔醇。
属性:抗感染、抗炎症、抗寄生虫、抗痉挛、宁神和放松。
历史用途:古罗马人用它清神和赋予自己在战场上的勇气。罗伯特·威尔森说:“洋甘菊的别名是‘植物医生’,因为它据称能治愈任何靠近它的生病植物。”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凉,性温,归肝、肺、脾经;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法式药用:肠道寄生虫、神经炎、神经痛、休克。
6. 玫瑰(Rose)Rosa damascena
植物科属:蔷薇科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花朵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痛经、瘢痕(预防)。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醇(最多占70%):香茅醇(最多占45%)、香叶醇(最多占28%)、橙花醇(<9%)、芫荽醇、冰片、a-松油醇;单萜(<25%):硬脂萜(<22%)、a和β-松萜、樟烯、a-萜品烯、1-柠檬烯、月桂烯、p-伞花烯、罗勒烯;烷(<19%):十九烷(<15%)、十八烷、二十烷和其他;酯(<5%):乙酸香叶酯、橙花酯和香茅酯;酚(<4%):丁香酚、苯基乙醇;倍半萜烯醇:金台欢醇(<2%);氧化物:玫瑰氧化物;酮:a-和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呋喃:玫瑰呋喃等。
历史用途:各个时代都有使用玫瑰做治疗的记录。在东方的国家中玫瑰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玫瑰精油用于治疗消化和经期问题、头痛和神经紧张、血循环不良、发烧、眼部感染和皮肤问题。
中医归经及主治:甘、微苦,温;归肝、脾经;有行气解郁、活血散瘀、理气解郁、祛风除湿的功效。
属性:抗出血、抗感染、催情和镇静。
安全使用信息:孕期慎用。
7. 依兰依兰(Ylang ylang)Cananga adorata
植物科属:番荔枝科(热带乔木和灌木-番荔枝属)。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花朵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心律失常、宁神、腹部绞痛、啼哭、糖尿病、恐惧、脱发、高血压、平衡激素、喘息、性欲(低下)、心悸、压力、心动过速、紧张。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在反射点上。可在胸腺上涂抹(有助刺激免疫系统)。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倍半萜烯(最多占55%):β-石竹烯(<22%)、大香叶烯-D(<20%)、a-金合欢烯(<12%)、蛇麻烯(<5%);酯(<50%):乙酸和苯甲酸酯(<25%)、水杨酸和苯甲酸甲酯(<17%)、乙酸金合欢酯(<7%)、乙酸香叶酯(<4%)、乙酸芳樟酯;醇(<45%):芫荽醇(<40%)、香叶醇;醚:对甲酚甲醚(<15%);酚(<10%):甲基对甲酚(<9%)、甲基胡椒酚(草蒿脑)、丁香酚、异丁香酚;氧化物:石竹烯氧化物(<7%);倍半萜烯醇:金合欢醇。
属性:抗抑郁、消毒、抗痉挛、镇静及提神。
历史用途:有趣的是原来的野生花朵是没有任何香气的。通过自然进化和无性繁殖,它才有今天这样的独特香气。依兰精油曾用于铺在结婚当晚新婚夫妇的床上,可护理皮肤、舒缓蚊虫的叮咬及护发,使头发浓密、闪亮和有光泽(据说也可控制发尖分叉),也曾用于治疗腹部绞痛、便秘、消化不良、胃痛及调节心率和呼吸。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温;归心、肾、脾经;有疏肝解郁,滋阴补肾的功效。
法式药用:焦虑、动脉高血压、抑郁、糖尿病、疲劳、性冷淡、脱发、喘息、失眠、心悸和心动过速。
安全使用信息:大量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接触性过敏。
8. 葡萄柚(Grapefruit)Citras paradisi
植物科属:芸香科(柚和甜橙的杂交种)。
萃取方法:从果皮冷压榨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成瘾(药物)、食欲不振,控制食欲、食欲过盛、喉干、水肿、胆结石、宿醉、淋巴去肿、精神压力、流产(之后)、肥胖、工作压力、经前综合征、肌肉紧致、戒毒。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由于葡萄柚精油有很多的用处都与其他柑橘类精油相同,因此无可避免地需要在阳光下直接暴晒时葡萄柚精油便可代替其他柑橘类精油,这是因为葡萄柚精油在皮肤上的光敏性没有像其他柑橘类精油那样强烈。
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烹饪时作为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单萜(最多占95%):d-柠檬烯(<92%)、月桂烯、a-松萜、香桧烯、β-水芹烯;四萜:β-胡萝卜素、西红柿红素;醛(>2%):王醛、癸醛、柠檬醛、香茅醛;呋喃香豆素:秦皮乙素、橙皮油素、佛手酚;倍半萜烯酮(<2%):香柏酮(用于决定收获时间);醇:辛醇。
属性:抗抑郁、杀菌、消毒、利尿、作为刺激物和补品。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甘,性凉;归脾、胃、肝经;有和胃理气,利尿消肿的功效。
法式药用:脂肪团,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淋巴去肿。
9. 茶树(Melaleuca)Melaleuca alternifolia
植物科属: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和乔木)(www.xing528.com)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叶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粉刺、过敏、动脉瘤、脚气(香港脚)、细菌感染、疮、支气管炎、念珠菌、口角疮、蛀牙洞、水痘、排毒、唇疱疹、感冒(普通型)、咳嗽、割伤、皮炎/湿疹、眼睛干燥、耳感染、耳痛、流感、真菌感染、牙龈疾病、肝炎、单纯疱疹、荨麻疹、免疫系统(激发)、伤口感染、发炎、股癣、虱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腮腺炎、指甲感染、红眼病(感染性结膜炎)、皮疹、环癣、风疹、疥疮、带状疱疹、休克、喉咙痛、葡萄球菌感染、晒伤、鹅口疮、扁桃体炎、阴道感染、静脉曲张、病毒感染、疣。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单萜(最多占70%):a-和γ-萜品烯(<40%)、p-伞花烯(<12%)、a-和β-松萜(<8%)、异松油烯、1-柠檬烯、香桧烯、月桂烯、a-崖柏烯;酚:松油烯-4-醇(<40%);倍半萜烯(最多占20%):a-和δ-杜松烯(<8%)、香橙烯(<7%)、绿花白千层烯(<5%)、β-石竹烯、a-水芹烯;氧化物:1、8-桉油醇(<14%)、l、4-桉油醇(<3%)、石竹烯氧化物;醇:a-和β-松油醇(<8%);倍半萜烯醇(<5%):蓝桉醇、绿花白千层醇。
属性:止痛、抗菌、抗真菌、抗感染、抗炎症、抗氧化、抗寄生虫、强力消毒、抗病毒、促消化、祛痰、刺激免疫系统、杀虫、促进组织再生。
历史用途:数世纪以来,澳洲原住民一直用白千层树(或茶树)叶片治疗割伤、伤口和皮肤感染。其消毒能力是苯酚的十二倍,它还具有一些较强的免疫激发能力。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苦,性凉;归肺、脾经;有清咽利肺、扶正去邪的功效。
法式药用:脚气(香港脚)、支气管炎、伤风、咳嗽、腹泻、流感、牙龈疾病、皮疹、皮肤愈合、喉咙痛、晒伤、扁桃体炎、阴道、鹅口疮。
安全使用信息:大量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接触性过敏。
10. 檀香(Sandalwood)Santalum album
植物科属:檀香科(檀香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树木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背痛、昏迷、精神错乱、恐惧、头发(干燥)、打嗝、喉炎、冥想、多发性硬化、皮疹、皮肤(干燥)、紫外线辐射、白斑病、瑜伽。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倍半萜烯醇:a和β-檀香醇(<80%);倍半萜烯:a-和β-檀香萜(<11%);倍半萜烯醛:三檀香醛(<3%);羧酸:去甲基二环准檀香酸(<2%)。
属性:抗抑郁、消毒、抗肿瘤、催情、紧致皮肤、宁神、镇静和滋补。
历史用途:檀香传统上用于宗教仪式中作焚烧的香,它促使人深入冥想。埃及人还用檀香防腐。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
法式药用:支气管炎(慢性)、腹泻(顽固性)、痔疮、阳痿。
11. 冬青(Wintergreen)Gaultberia procumbens
植物科属:杜鹃花科(石楠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叶片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关节炎痛、骨痛、骨刺、软骨损伤、头屑、肩胛炎、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疼痛。
常用方法:使用时按1∶10(一滴精油加十滴基础油)的比例稀释后,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酚酯:水杨酸甲酯(>90%);羧酸:水杨酸。
属性:止痛、抗炎症、抗风湿、防腐、抗痉挛、消毒、利尿、刺激骨骼和暖身。
历史用途:冬青油香气强烈、浓烈。美国的印第安人和早期的欧洲殖民者都喜欢喝一种用白桦树皮或冬青调味的茶。Julia Lawless说:“这曾被认为是根啤(rootbeer)的调味首选(原文如此)”。合成的水杨酸甲酯目前广泛地用作调味剂,特别是用在根啤、口香糖、牙膏等产品。事实上,真正的精油仅少量生产(与合成水杨酸甲酯的广泛使用相比),所以想要用冬青精油治疗的人应该核实精油来源,以确保手上的是真正的冬青精油,而不是合成的精油。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苦涩,性寒;归肺、肾经;可以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治皲瘃殊效,兼灭瘢疵。
法式药用:风湿、肌肉疼痛、抽筋、关节炎、肌腱炎、高血压、炎症。
安全使用信息:孕期禁用。不适用于癫痫患者。部分人士可能对水杨酸甲酯极度敏感。使用前应在小面积皮肤上使用以防止敏感。
12. 姜(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
科属:姜科(姜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根茎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心绞痛、腹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性欲(低下)、骨盆疼痛综合征、风湿热(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坏血病、眩晕、呕吐。
常用方法: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儿童和皮肤敏感者局部使用时按1∶20(一滴精油加二十滴基础油)的比例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倍半萜烯(最多占90%):姜烯(最多占50%)、a-和β-姜黄烯(<33%)、β-金合欢烯(<20%)、β-倍半萜水芹烯(<9%)、β-和γ-红没药烯(<7%)、β-依兰烯、β-榄香烯、a-蛇床烯、大香叶烯-D;单萜:樟烯(8%)、β-水芹烯、1-柠檬烯、p-伞花烃、a和β-松萜、月桂烯;醇:壬醇(<8%)、香茅醇(<6%)、芳樟醇(<5%)、冰片、丁醇、庚醇;倍半萜烯醇:橙花叔醇(<9%)、姜醇、榄香醇;酮(<6%):庚酮、丙酮、2己酮;醛:正丁醛、香茅醛、香叶醛;倍半萜烯酮:姜酮。
属性:消毒、催泻、刺激、滋补和暖身。
历史用途:姜在古代被用作香料且被认为利于消化。它用于姜饼(上溯四千年前的古希腊)、埃及菜肴、罗马葡萄酒(因它的催情能力)、印度茶(减轻胃痛)和中国补品(强心和舒缓头胀)。夏威夷土著也用它熏香衣物、烹饪和治疗消化不良。夏威夷人在洗发精和按摩油中也使用姜。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
法式药用:心绞痛、预防传染病,烹饪、腹泻、胃肠胀气、阳痿、风湿痛、坏血病和扁桃体炎。
安全使用信息: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接触性过敏。用后三至六小时应避免日照。
13. 佛手柑(Bergamot)Citrus bergamia
植物科属:芸香科(柑橘属)
萃取方法:冷压。
常见主要用途:躁动(平静)、腹部绞痛、抑郁、情绪压力、环境压力、感染、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经前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镇静、舒缓压力。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涂抹到前额、太阳穴、反射点和/或直接涂抹到患处。也可用作香体露。用后72小时内避免日照或紫外线照射。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可在食物和饮料中调味。
化学成分:单萜:d-柠檬烯(>30%)、γ-萜品烯、a&β-松萜;酯:乙酸芳樟酯(通常约为20%);醇:芫荽醇、香叶醇、橙花醇、a-松油醇;倍半萜烯:β-石竹烯、β-红没药烯;呋喃香豆素;醛。
属性:止痛、抗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抗真菌、抗感染、抗炎症、抗寄生虫、消毒、抗痉挛、消化问题、镇静和提神。
历史用途:意大利人曾用佛手柑退热、防疟疾和驱除肠内寄生虫。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甘,性凉;归肝、心、脾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法式药用:躁动、食欲不振、腹部绞痛、抑郁、消化不良、感染、炎症、驱虫、失眠、肠道寄生虫、风湿、消除压力和阴道念珠菌。
安全使用信息:大量重复使用可导致严重的接触过敏。用后72小时内避免日照或紫外线照射。
14. 广藿香(Patchouli)Pogoetemon cablin
植物科属:唇形花科(薄荷属)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叶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利尿、发烧、驱蚊、驱除白蚁。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按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倍半萜烯(最多占6 3 %):a-布藜烯(<2 0 %)、β-布藜烯(<16%)、香橙烯(<15%)、a-盖亚烯(>12%)、塞舌尔烯(6%)、a-、-和γ-广藿香烯(<12%)、β-石竹烯(<4%)、δ-杜松烯(<3%)、β-盖亚烯、β-榄香烯、蛇麻烯;倍半萜烯醇(<38%):广藿香醇(最多占35%)、广藿香萜醇、异愈创木醇、愈创木醇、广蕃香醇;氧化物(<5%):布藜烯氧化物、石竹烯氧化物;酮:广藿香酮(<3%);单萜:a-和β-松萜、1-柠檬烯。
属性:抗感染、抗炎症、抗真菌、消毒、排毒、紧致皮肤、抗充盈、除味、利尿、杀虫、刺激(消化系统)和滋补。
历史用途:数世纪来、亚洲人曾用广藿香治疗感染、降发烧、紧致皮肤及作为蚊叮虫咬和蛇咬的排毒剂。也曾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疼痛和口臭。
中医归经及主治: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浊、止呕和发表解暑的功效。
法式药用:过敏、皮炎、湿疹、痔疮、组织再生。
15. 没药(Myrrh)Commipbora myrrba
植物科属:橄榄科(产树脂的乔木和灌木)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树胶/树脂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皮肤皲裂、充盈、痢疾、牙龈疾病、桥本氏病(淋巴瘤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皮肤溃疡、妊娠纹、溃疡(十二指肠)、伤口渗液。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时可直接使用(无须稀释);直接涂抹在患处或涂抹到反射点上。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
化学成分:倍半萜烯(最多占75%):香樟烯(最多占30%)、β-、γ-和δ-榄香烯(<40%)、a-古巴烯(<12%)、β-波旁烯(<5%)、依兰油烯、δ-杜松烯、蛇麻烯、莪术烯;呋喃(<27%):甲氧基呋喃大根香叶烯(<9%)、呋喃内涵体二烯(<8%)、a-佛手柑油烯(<5%)、甲基异丙烯基呋喃(<5%)、糠醛(<3%)、呋喃二烯(<2%)、玫瑰呋喃;酮:(<20%):莪术酮(<11%)、甲基异丁基酮(<6%)、大根香叶酮(<4%);三萜(<7%):a-香树精(<4%)、a-白檀酮(<3%);单萜(<6%):罗勒烯、p-伞花烯、a-崖柏烯、1-柠檬烯、月桂烯;醛:甲基丁炔醛(<3%)、肉桂醛、枯茗醛;芳烃:二甲苯;羧酸:乙酸、甲酸、棕榈酸;酚:丁香酚、甲酚。
属性:抗感染、抗炎症、消毒、抗肿瘤、紧致皮肤和滋补。
历史用途:没药曾被用在宗教仪式上,防腐及作为香料使用,并用于治疗癌症、麻风和梅毒。没药与芫荽和蜂蜜混合可治疗疱疹。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法式药用:支气管炎、腹泻、痢疾、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纹、鹅口疮、溃疡、鹅口疮、病毒性肝炎。
安全使用信息:孕期慎用。
16. 肉桂(Cinnamon)Cinnamomum zeylanicum
植物科属:樟科(月桂属)
萃取方法:以蒸汽蒸馏方法从树皮中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空气传播的细菌、细菌感染、叮咬,糖尿病、心憩室炎、真菌感染、免疫系统(激发)、性欲(低下)、霉菌、胰腺保护、身体疲劳、肺炎、伤寒、阴道感染、病毒感染、暖身。
常用方法:局部使用前按照成年人10%以下,儿童2%乃至更低的比例大量稀释;扩散使用时请小心:直接从扩散器吸入可能会刺激鼻黏膜;原株植物在烹饪时作调味剂使用。
化学成分:醛:反式肉桂醛(<50%)、羟基肉桂醛、苯甲醛、枯茗醛;酚(最多占30%):丁香酚(<30%)、苯酚、2-乙烯基苯酚;醇:芫荽醇、肉桂醇、苯甲醇、a-松油醇、冰片;倍半萜烯:β-石竹烯;羧酸:肉桂酸。
属性:抗菌、抗抑郁、抗真菌、抗感染(肠道、泌尿道)、抗炎症、抗微生物、抗氧化、抗寄生虫、消毒、抗痉挛(轻度)、抗病毒、紧致皮肤、刺激免疫系统、净化剂、性欲兴奋剂和暖身。它也可增强其他精油的作用和活性。
历史用途:在古代的中国,几乎在每一张药方上都使用这种最古老的香料。它被用作镇静剂、滋补及健胃、还用于治疗抑郁和心脏衰弱。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
法式药用:性兴奋剂,热带地区的感染,伤寒,阴道炎。
安全使用信息:大量重复使用能导致严重的接触性过敏。
17. 豆蔻(Cardamom)Elrtaria cardamomum
植物科属:姜科(姜属)
萃取方法:使用蒸汽蒸馏法从植物籽里萃取。
常见主要用途:咳嗽、维持消化道健康、头痛、炎症、肌肉疼痛、恶心、呼吸道不适。
常用方法:涂抹到反射点和/或直接涂抹到患处;以基底油稀释,并在腹部、腹腔神经丛及大腿上推拿;这种精油是极好的沐浴油;扩散或直接吸入精油香气;原株植物在烹调或调制饮料时作调味用。
化学成分:酯类(>40%):a-乙酸松油脂(30-45%)、乙酸芳樟酯(3%);氧化物:1·8桉油醇(高至35%);乙醇(7%):芫荽醇、松油烯-4-醇、a-松油醇;单萜烯(6%):香桧烯、月桂烯、1-柠檬烯;乙醛:香叶醛。
属性:抗菌、抗感染、抗炎症、消毒、抗痉挛、催情、解充盈、助消化、利尿、祛痰、健胃及滋补。
历史用途:在古代,豆蔻用于治疗癫痫、痉挛、瘫痪、风湿、心脏病、所有肠道疾病、肺病、发热、消化道及泌尿道的毛病。它亦能中和挥之不去的蒜的味道。
中医归经及主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