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要培养学生的美感,首先需要学生能够接触到美的事物,才能引起对美的认识和评价。而《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能力,包括史料的集证辨据能力和历史的诠释和评价能力。史料的集证辨据能力就是要求根据主题,收集史料,汲取历史信息,形成基于史料收集、信息汲取及价值判断的基本理念,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因此,不同史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最直观感知。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史料,而教师在设计教学特别是制作ppt的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史料。这些史料以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为主。对于培养历史美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历史图片的使用了。但是,在使用这些图片时,可能更多的人注重的是它的史料价值,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美感教育。因此,我们即可以在图片史料的信息汲取和价值判断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和引导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认识,达到从对美的认识角度,去感受、辨析、感悟历史中的美,去深度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因素。如在第二分册《明朝的政治和经济》一课中,为了介绍朱元璋建立明朝,使用了两幅完全不同的朱元璋画像。根据画像,以此来激发学生最直观的、对美的判断和认识,以及深度思考丑化朱元璋背后的历史因素。在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革》一课中,在讲授“禁缠足”内容时,通过图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妇女缠足陋习,引发学生对古代审美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分析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巨变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从而懂得审美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代发展的主观反映。审美观念的进步,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