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广掘法是指对文本深入挖掘,共同探讨,升华主题的方法。对有些文本或文本所涉及的某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探索,主题挖掘得更深刻些,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更全面地掌握,同时这一方法的实施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蒹葭》
在课文结束前,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诗中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历来众说纷纭,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坐在位置上抢着说)
生:恋人,情人(对这类问题有的同学就特别积极)
(这时我听到陆怡菁说“作者自己”。这不同的声音立即振奋了我)
师:陆怡景,你来说说。
陆:是作者自己。
师:为什么?
陆:诗人比较清高。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诗人想寄情于山水,过隐居的生活,不想为官。
陆:是的。
师:很好,那“伊人”除了情人、诗人自己,还可不可以指其他呢?(www.xing528.com)
(周志超抢着说“可以”)
师:那你说说。
周:还可以是目标,追求什么的。
师:也可以是一种理想?
周:是的。
师:同学们很富创造性,把历来对“伊人”的几种看法都说全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来有:
(1)现代研究者:诗人思念的是恋人,使爱情诗。由于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使人陷入惆怅苦恼之中。
(2)古人:思贤、招隐说。介怀友讽刺秦襄王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仕。
也可作宽泛理解:伊人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理想的境界,表现一种执着的追求。
上课前,我预设学生可能只能回答出一种理解,即恋人,本诗是一首爱情诗。未料到课堂上出现了多种回答,且较为准确,只是表达上稍有出入。由此看来,讨论这个问题,不仅拓展了文本,使学生对课文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不拘泥文本,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
在教学中,也可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如教《隔膜》后,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到今天,你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果人与人之仍然存在着隔膜,我们将如何改变它?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可让学生从文本中延伸出来,作进一步的拓展,对文本的主题体会得更深一点,认识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都具有普遍性。
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要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挖掘,切忌学生尚未理解课文,就随意去拔高,让学生胡乱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