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街头,可以吃到灌肠。这道食品看起来色泽粉红,鲜润可口,咸辣酥香,别有风味。据说清光绪福兴居的灌肠很有名气,人称普掌柜为“灌肠普”,传说其制作的灌肠为慈禧太后所喜。各大庙会所卖的灌肠是用淀粉加红曲所制。据说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小肠灌绿豆粉芡和红曲,蒸熟后,外皮白色,肠心粉红。后来由于猪小肠与淀粉不相合,就用淀粉搓成肠子形,上锅蒸,但保持了灌肠的名称。后来也不用绿豆粉了,颜色也不像以前的好看。炸灌肠的时候须先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饼铛中炸至两面冒泡变脆,即取出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烫吃。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最好。北京的导游说,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开始我也被北京的导游给蒙住了,以为这灌肠就是起源北京,后来读《东京梦华录》才恍然大悟。《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的灌肠、炒肺,每份不过二十文。
传说苏轼在五十二岁那年当上了杭州太守。有一年杭州一带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太守苏轼开仓放粮,救了一方百姓。地方土豪暗中告他借救灾之名,行贪污之实。抚台大人听信谗言,将苏轼拘捕查办,并奏朝廷判决。土豪买通了牢狱看守,要他们暗使手脚将苏轼饿死。一天,看守提着一个篮子进来,对他说:“有人给你送来美味佳肴了。”说着,将篮子往地上一放,捂着鼻子出去了。苏轼凑近一看,是一篮子又腥又臭的猪肠子,他用手向下一扒,却冒出一丝香味,于是,就从下面抽出一个肠子,用鼻子一闻,香气醉人,再一尝,香甜可口。不久,皇帝派钦差前来查明了此案,苏轼官复原职。出狱后苏轼立即打听肠子菜的来由。原来,杭州有位姓陈的屠夫深感苏太守恩德,曾几次送去美味的肉菜,都被看守吃掉了。无奈,才想出了这个办法。还真骗过了看守,救了苏轼的性命。苏轼再三感谢陈屠夫的救命之恩,高兴地把这菜叫作“灌香肠”。
灌肠是因制作工艺而出名,清代翟灏《通俗编·饮食》引《齐民要术》云:“有灌肠法,细锉羊肉,及葱盐椒豉,灌而炙之,与今法无异也。”古人喜欢烤着吃,用小刀一片一片切着吃,很是惬意。《事物绀珠》载:“灌肠,细切猪肉料,拌纳肠中,风干。”由此可见,这灌肠的做法与开封香肠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仅是名字稍微变化了一些,都是传统食品。(www.xing528.com)
开封香肠主料为猪瘦肉和猪肠衣,肉要剔除筋膜,将肉绞碎,把肥肉切成一厘米的小方块;再将肥瘦肉拌匀,加入各种辅料,拌至有黏性为止。洗净肠衣控干水分,将配好的肉灌入肠衣,注意粗细均匀,将肠扎孔放气,打结,每节十六厘米,两节为一对,悬挂于阴凉处风干。成品呈枣红色,有光泽,形体为竹节形,粗细均匀。表皮干燥有皱纹,略有弹性,味美可口,食而不腻,余味久长。
开封还有以羊肉为原料的香肠,以料酒、白糖、姜汁、花椒油、食盐为配料,先用配料制成料汁,把羊肉切成细长小条,放入料汁浸渍十五分钟。然后把羊肉灌入肠衣,每隔十厘米用麻绳扎为一节,每挂有六至七节。挂于通风、干燥、阴凉处阴干即成。色泽淡褐,质地干爽。食时或蒸或煮,切片拼盘,助餐佐酒均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