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教育法规的重要意义

学习教育法规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方面应开始进入较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法规的价值定位、教育法律关系等,应用方面应注意分析和解决教育法治实践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学校不予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行为可否提出行政诉讼等。同时,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对教育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权力受到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此外,公民、法人因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而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行政赔偿。

学习教育法规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我国教育法治建设

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实行依法治教,是我国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重要方略,是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法治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准则比任何个人的统治更具有连续性和确定性。所以,用法治代替人治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教育法制即依法治教,是国家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保证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的最有力手段。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法规理论研究滞后,很多方面的研究都不深入,有的还是一片空白,未能充分发挥对教育法制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领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强对教育法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应多侧重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减少一些历史考察和一些注释研究,多一些价值分析,一是因为过去对国内外教育法规的考察、介绍和评价已做了大量工作,法条注释相对来说也比较完善,而对教育法规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无全面的比较或深入的分析,研究难有进展。二是随着依法治教的全面展开,许多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现行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落实、反馈和调整,实践中有许多新问题亦有待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研究的深入。其次,在研究内容和方向上,应体现学科的性质,理论和应用并重。理论方面应开始进入较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法规的价值定位、教育法律关系等,应用方面应注意分析和解决教育法治实践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学校不予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行为可否提出行政诉讼等。

(二)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教育法规制度,而且要建立一支懂法律、善管理、依法治教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教育管理干部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教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法制化。教育法治,首先要求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我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行政执法的法律对行政处罚行为做了明确的规范,凡是超越法定权限、没有法律依据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一律无效。同时,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对教育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权力受到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此外,公民、法人因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而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行政赔偿。(www.xing528.com)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在行使办学自主权和管理权时必须符合法律规范。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也包括教育法律素质。这就要求教育行政干部必须转变观念,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教育转到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就必须注重学习教育法规,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职责所必需的各种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现代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广大教师必须学法、懂法、守法,依法施教,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三)促进教育法规知识的普及

教育法规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知识,它是在教育进入法律调节领域之后,从法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脱胎而出的新兴学科。在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不能不依靠法律的保护、促进和协调,教育法治的范围日益扩大。另外,加强教育法治,不仅要懂得法学知识,而且要研究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活动的特点,利用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由此可见,促进教育法规知识的普及,对于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教育法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才逐步开展对教育法规的理论研究,这种研究目前尚未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还不能适应教育法治的需要。从当前的法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都迫切需要加强对教育法规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急需我们做出更多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