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绘本区域活动案例与解读

小班绘本区域活动案例与解读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介绍区域活动,幼儿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进行游戏、活动。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提醒幼儿不能将水彩笔放入嘴里等必要安全事项。仔细观察与记录,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做出回应。

小班绘本区域活动案例与解读

(一)案例绘本介绍

《小蓝和小黄》是2007 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一起玩,相互拥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幼儿好玩、新奇的体验。

《小蓝与小黄》用简单的色块讲述了一个看起来特别简单,却又让幼儿着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也是一个讲述人际关系的故事,还是一个涉及艺术的故事、有关科学的故事,所以该绘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是2008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用轻松幽默的文字、充满想象的图画、妙趣横生的故事,将友谊这一饱含哲理的话题娓娓道来,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

(二)活动方案

1.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于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初级阶段,而且已经能初步辨认常见的基本色,对颜色的进一步探索十分感兴趣。颜色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始于外部特征,如能在早期掌握多种颜色会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鲜艳的颜色对幼儿的视线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幼儿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色彩知觉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对此设计了以下4 个区域的活动,供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探索颜色的奇妙以及满足他们对颜色的好奇心

2.活动目标

(1)根据爱好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感受探索颜色世界的乐趣,体验友谊的美好。

(2)尝试动手操作,知道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3)能大胆进行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并有初步的使用完东西后收拾的习惯。

3.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辨认基本色,对颜色的变化十分好奇;在生活中看到过彩虹

(2)物质准备:彩虹的图片、彩虹宝宝套指玩具

4.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好,快来看看这是什么呢?(拿出彩虹的图片)今天彩虹宝宝给大家带来了7 位小客人。快来认识一下它们是谁吧!(教师拿出彩虹宝宝套指玩具)

师:噔噔噔噔!小朋友们能认出它们吗?

幼儿自由谈论,并请幼儿来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宝宝(如蓝宝宝、黄宝宝……)。

师:这7 个颜色的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它们和彩虹宝宝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变成小小侦探家,一起出发去探索颜色的奇妙世界吧!

(2)介绍区域活动,幼儿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进行游戏、活动。

①阅读区(欢乐故事会)。

教师的观察指导:

A.引导幼儿有顺序地阅读绘本内容,激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B.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及时提供必要的解说或引导。

C.帮助幼儿养成安静阅读的好习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故事内容。

D.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小结和延伸。

绘本一:《小黄和小蓝》。

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从封面开始阅读绘本,知道绘本的名字是什么,继而有顺序地一页一页地阅读绘本内容。

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小蓝和小黄是最好的朋友)。

当小蓝的妈妈让小蓝不要出门时,小蓝做了什么?(出门找小黄玩)

小蓝见到小黄之后做了什么事,结果变成什么样?(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变成了绿色,它们的爸爸妈妈不认识它们了)

小蓝和小黄怎样又变回了自己?(小蓝和小黄伤心地哭了,泪珠让它们变回了原来的自己,爸爸妈妈又认识它们了)

最后大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吗?(黄色跟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绘本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封面上有谁?(小白鼠和戴着眼镜大象,还有很多红色和绿色)

教师:猜猜这两个小动物是什么关系呢?

这本绘本的名字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小白鼠叫什么名字?想跟谁做朋友?为什么?(小白鼠叫娜娜,它想跟大象做朋友,因为大象很美丽、很可爱,而且还很善良)

妈妈告诉娜娜什么了?娜娜改变自己的想法了吗?它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大象都很怕老鼠,娜娜下决心要跟大象做朋友,每当它靠近大象时,大象都吓得往后躲)

后来娜娜遇到了谁?它们发生了什么事?大象叫什么名字(娜娜遇到了一只盲象,它们一直在交谈,并决定做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盲象叫末末)

末末看不见,娜娜很伤心,它做了什么事情?(给末末讲周围的世界,讲世界各种各样的颜色,看末末最喜欢什么颜色)

娜娜从什么颜色给末末讲起的?是什么样子的?(从红色开始,红色就像生气时的怒火,还是一种温暖的颜色,就像樱桃和西红柿熟透的样子)

介绍了哪些颜色,都是什么样子的?(蓝色是……;黄色是……;黑色是……;白色是……)

末末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呢?(最喜欢白色,因为它最好的朋友是白色的,好朋友让它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阿宝一伙捉弄末末和娜娜,末末用娜娜教给它的颜色来形容自己生气会怎样吓走了阿宝)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捉弄末末和娜娜,它们就像童话里讲得那样,每天幸福又快乐!

感受了朋友间的友谊的强大,学会如何形容颜色。

②科学区:变色小达人。

材料提供:

各种颜色的颜料(幼儿专用)、调色盘、水、小水桶、画笔、颜料刷、白纸、超轻黏土等若干。

教师的观察指导:

教师在幼儿开始游戏、实验之前,要交代幼儿颜料的使用和安全等注意事项。

在幼儿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和记录。

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提供必要和及时的帮助。

实验完帮助幼儿收拾实验材料。(www.xing528.com)

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亲自动手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与同伴交流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动手操作结果。

大胆想象与探索,发现更多新的颜色或玩法,如变色彩虹桥、颜色分层、彩泥变身等。

在集体中分享自己有趣的玩法。

合作收拾实验材料。

③美工区:涂色小能手。

材料提供:

各种颜色的水彩笔,各种小动物、植物、人物等白色填色卡片,白纸若干。

教师的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各种方式进行涂色游戏。

提醒幼儿不能将水彩笔放入嘴里等必要安全事项。

仔细观察与记录,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做出回应。

帮助幼儿养成游戏后收拾材料的习惯。

幼儿动手操作: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填色对象。

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涂色成果。

尝试不同的涂色游戏,如手指画、手指涂色拓印画等。

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成果。

将自己的画粘贴到作品展示栏中。

收拾游戏材料。

④生活区。

材料投放:

小蓝人和小黄人的娃娃、小白鼠和大象的娃娃以及各种颜色的娃娃、毛巾、幼儿在生活中拥抱和打招呼的照片记录等。

教师的观察指导:

为幼儿创造良好温馨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拥抱的温暖和幸福感。

创设需要拥抱的情景,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爱。

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表现,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

当我们感到开心、幸福的时候可以拥抱小伙伴和家人。

与喜欢的人拥抱可以缓解难过、烦恼等令人不愉快的情绪。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拥抱可以给予鼓励和安慰。

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大胆地向喜欢的人表达爱。

拥抱的力量很强大,自由想象和尝试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爱。

⑤表演区:打招呼(有礼貌的好宝宝)。

自由选择玩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或根据绘本内容表演游戏。

教师的观察指导:

利用娃娃互相打招呼来引出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平时是怎样与同伴打招呼的。

鼓励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

让幼儿懂得打招呼是一种礼貌,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做一位有礼貌的好宝宝。

幼儿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

知道与人交流或遇到长辈时要先打招呼,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宝宝。

打招呼时要热情,打招呼的方式不止一种,如问好(你好)、握手、微笑、拥抱等。

大胆地与身边的小朋友打招呼,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伴打招呼。

根据绘本进行表演游戏,感受友谊的美好,体验游戏的快乐。

(3)分享交流会。

教师邀请幼儿在集体中分享所获得的快乐和经验,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4)欢乐游戏时刻。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颜色宝宝找朋友”的游戏,并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游戏规则

①每个幼儿通过分配颜色分别扮演一个颜色宝宝,教师播放音乐,音乐进行时颜色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拥抱、打招呼;当音乐停止时,颜色相同的宝宝要站成一列排好队。

②当老师说蓝色加黄色时,蓝色宝宝黄色宝宝要去找绿色宝宝。

5.活动延伸

与自己的好朋友用彩笔合作完成一幅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