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类材料
1.折叠绘本
折叠书的页数虽可连接,但不免有粘贴的痕迹,所以最好能找到一张够长的纸。若把折叠书摊开,也和手卷书一般,有“长长的”和“不能一下子完全看完”的特性,所以很适合表现“长长的”和“前进的”图像。加之内页有反复折叠的痕迹,等于具备了分镜的格式。如果身旁随时准备一本系着蝴蝶结的空白折叠书,则能让孩子把天马行空的图像,画成一本精彩的绘本。
一张完整的纸用折叠的方法可以变成各种人物、动物或草木的形态。
2.剪纸绘本
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它善于将不同空间、时间的物象进行组合,通过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进而改变自然原形。
绘本以剪纸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能启发幼儿的艺术鉴赏力还能提高其动手能力。要让幼儿从绘本中得到剪纸的启发以及培养对剪纸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运用情感教育令儿童感受到学习剪纸的乐趣,才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素质。
伊安的《剪纸绘本》是一套用剪纸来讲故事的绘本,共分为春夏秋冬四本,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在四季中流转的季节童话。春夏秋冬四本书呈现出一种既雅致又通俗,且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它处处透出灵动的童心和现代生活气息。
(二)墙类材料
1.绘本墙
墙画是以其独特的图案造型、绿色环保的绘制颜料、精简快捷的装饰工序等特征为人们塑造个性化的室内空间氛围的一种艺术形式。
走在幼儿园的楼道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绘本墙了,它让所有的家长、孩子眼前一亮,让来园参观的老师们都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它可能会出现在幼儿园的楼道上、走廊里,班级中的一片墙上,就像是将一本绘本书放大了好几倍悬挂在了白净的墙面上,有趣的绘本人物一个个出现在孩子的眼中,还有部分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怎能不留恋?
孩子们都喜欢鼠小弟,看看鼠小弟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他会拿着号角?猜猜鼠小弟喜欢哪件新背心呢?将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通过放大绘画的方式,将绘本搬到墙上,不仅能美化走廊、楼道,更能让孩子在不经意间阅读绘本,畅游在绘本的海洋世界。也常常能看到孩子们在经过楼道的时候,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观看。
2.触摸墙
触摸墙的创设不仅是一种美观的装饰,也能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还能让幼儿在触摸中感知触觉,通过与触摸墙的互动,感知物体的软硬及其他不同的感觉体验,从而让孩子在感官感知中学习、成长,且更直观、形象。
(三)木版类
1.木刻版画
《从前有一只老鼠》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木刻版画去繁就简、以少胜多的造型语言。画面中没有出现一棵树,而是以几组动物、几片叶子来表现整片森林。从角色、植物的造型到整体画面的布局,均整体、单纯、简练概括,既便于儿童识别,又为小读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棕熊之秋》运用了套色木刻版画的形式。一般来讲,木刻艺术强调“刻”的技法,强调“刀法”语言,而作者在创作上有意简化版画的形式语言,刀的运用非常朴实,没有过于华丽的技法,充分表达了自然生命的单纯。
2.木版画
木版画形式多样,历史悠久,首先要根据木块的外形进行构思,接下来用铅笔轻轻地起稿,描画出相应的图案,并用黑色勾线笔勾出图案轮廓,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然后运用点、线、面的方法进行装饰,先将需要涂色的部分涂黑,再通过点、线的疏密排列画出灰部;最后用白色提亮,加强对比效果。一幅精美的木版画作品就完成了。
维斯蒂塔绘本系列共4 册,用生动、现代的木版画风格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故事新的生命力。在连贯有趣的文字中,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机智狡猾、愚蠢、骄傲自大、直率真诚、虚情假意的含义。寓言当中的主人公不仅轻易就能赢得小朋友们的欢心,还经常能让他们在乐趣中学会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道理。
(四)布 类
绘本《云朵面包》运用了很多布艺元素。与其他绘本不同的是,《云朵面包》是在立体空间中拍摄的画面。家具和墙面是立体的模型,人物和一些用具是平面的,布艺主要用于仿制实物,在画面中用来代替一些原本就是布的物品。布的轻盈质感使人物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更加逼真。
法国费德里克·蒙梭的绘本《狐狸和我》中就有布艺的应用。书中出现了11 款碎花布,在碎花布上涂上不均匀的油画颜料,通过颜料的覆盖和留白,这些碎花布化身为大自然中的花丛、树干及室内的家具。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法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浓烈情感,独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带来了清风扑面的鲜活气息。
《罗伯特狼与他的秋天》是俄罗斯艺术家Olga Ezova-Denisova 结合刺绣与布艺拼贴画,创作出的独特艺术绘本。绘本中,布料的拼贴构成插画的主体,刺绣则担当细节的完善与文字部分,整体构图生动,色彩鲜明。
(五)本土材料类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www.xing528.com)
绘本《蓝花坊》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的一本。这套绘本借助了图画书的表现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给孩子们。
这部作品讲述了苗族蜡染,画面以美丽雅致的蓝调为主,将苗寨的自然与淳朴、美丽与天然呈现给小读者。其中,《蓝花坊》讲述了苗家女儿青儿从出生到长大学习蜡染织布的故事。
《牛角梳》是以苗族传统蜡染技法和构图创作的蜡染长卷,可折叠成30 幅蜡染布书。此长卷以苗族村民与动物之间相互关爱为主题,讲述感恩报恩的民间故事:一头牛受伤,跌落悬崖,被村民救下,牛为报恩帮助村民劳动,并保护村民不受伤害。
《桃花鱼婆婆》作者马鹏浩用彩铅模仿蜡染风格。阿秀婆带着小老鼠们跨越的小山就是一块精美纹样的布做成的山。绘本整体接近传统蜡染布的靛蓝色,营造出怀旧的氛围,令人眼前一亮,而点缀其间的粉红色的桃花、橘黄色的树叶、野猪和阿秀婆身上的黄色,在色彩上形成鲜明而又仿若天成的对比。
2.剪纸(踏虎凿花)
北有剪纸,南有凿花。踏虎凿花是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起源于踏虎村而得名。其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主要用刻刀凿制完成。踏虎凿花不仅应用于服饰装饰,还广泛出现在苗族地区的各种祭祀和婚丧仪式之中。踏虎凿花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作品精巧、花样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统踏虎凿花的图案题材大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进城》的黑白手法也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水墨,作者不求墨色的变化,单纯地以平涂的方式来施色,形成类似黑色剪纸或皮影戏的效果,不过也因为这样的方式,图像更显清晰利落。另外,作者也注重角色的动感活泼,构图与取景角度极富变化,使图像更富现代感。在色彩缤纷的图画书中,单色的《进城》格外引人注目。作者汲取传统的木刻和剪纸手法,用黑色勾画出鲜明而质朴的画面。看似单调的黑白反而比五颜六色的效果更为强烈。孩子的想象力所描绘出的颜色,比灌输给他的颜色要生动、立体和自然,而且记忆更长久。这是一本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很强的绘本作品。
《魔奇魔奇树》创作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销量超过百万册,成为日本最畅销的绘本之一。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中包含着深厚的爱,以及永远值得称颂的勇气,而当勇气是因爱激发,就更加可贵。豆太为了救爷爷奋勇奔跑的情景,以及那幅明亮的魔奇魔奇树的璀璨画面,无论何时看都一样令人震撼。
《苗寨六月六》是杨桂军创作的一幅以湘西“赶场”为主题的凿花。在长方形的构图中,20 多个苗族青年跃然纸上,他们在草地上或坐或立,神情、动态都十分自然,人群中的遮阳伞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儿,将赶场的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和欢快。
《湘西碾米》再现了苗族同胞在碾坊里碾米的场景:碾坊的四周堆着一些载满谷物的箩筐,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长者正坐着安然地抽着旱烟。在他旁边,一位背着小孩的年轻母亲,正拿着小扫帚,小心翼翼地将漏出来的谷子扫到碾槽里。作品中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构成三角关系,让画面看上去具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感,使人联想到生命的力量和劳作的伟大。正是转动的碾盘,转出苗族同胞的生生不息和幸福生活。
3.苗族绘画
湘西苗画是苗族文化的奇葩,是在传统的绣花样稿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画种。苗族没有独立的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通过口口相传外,就只能通过苗画等其他图案化语言来表达。因此,苗画这种“画在纸上、布上,挂在任何一个需要的位置上”的图案样式成为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苗画作品的取材十分广泛,构图新颖大胆,线条穿插有致,色彩协调而且丰富,具有浓烈的民族气息。
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苗族刺绣原先以剪纸为绣样,至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把白色的线描改成彩绘,成为一种单纯的布底绘画。画面上常见的形象有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通过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古朴原始而又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
4.刺绣绘本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刺绣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堀内友纪动物刺绣绘本》收录了作者刺绣代表作品和图解,同时也介绍了轻松愉快的单点图案。作者以与花、草木一起生存的动物们的身影,用故事般的情节生动地将刺绣表现出来。
苗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同胞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苗绣的题材选择比较丰富,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鸟、鱼、花卉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
苗绣作品《锦绣台江》在图案设计造型上,运用了丰富的变形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苗族创世神话传说,反映了苗族迁徙的历史过程以及生产生活风貌,其中送姊妹饭、踩鼓、划龙舟、牛打架、纺织布、染蓝靛等苗家生活、生产场景栩栩如生。
(六)其他材料类
1.超轻黏土
超轻黏土是运用高分子材料、混色材料、颜料混合而成,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新型环保手工工艺材料。超轻黏土是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玩具,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相比于传统的橡皮泥,超轻黏土更轻柔,不粘手,更干净,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做好后的作品也不需要进行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是非常理想的手工造型材料。
《罗斐的海洋之旅》是一本有关海洋故事的超轻黏土百页绘本。精彩的绘本故事,除了能够让孩子们认识海洋世界、认识海洋动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在精彩的绘本故事中,对海洋产生兴趣,不仅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绘本内配套的52 种超轻黏土海洋生物教程,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自己动手用超轻黏土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海洋世界。
2.橡皮泥
橡皮泥是用生橡胶、白石蜡、陶土等材料掺和颜料制成,柔软有塑性,不易干,可供捏制物品。
《你见过这些鸟吗》中的鸟儿绝不一般:春夏秋冬四季的鸟儿,林子里、牧场上、大海边和沼泽中的各种鸟儿,都以生动优美的笔触一一展现,同时配有色彩斑斓、凹凸有致的橡皮泥插画。生动的色彩,鲜活的动作,充盈在字里行间和画面之中,让读者对每一只鸟儿过目难忘。
《神奇的树》的作者芭芭拉·瑞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她会用普通的橡皮泥捏出让人惊叹的图画,也会用图画细腻地呈现出生活中最美的画面。树,千姿百态,每个人眼中的树,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角度,树像隧道,又像大海;不同的季节,或树枝伸展或需浓墨重彩;不同的心境,看到落叶,或悲或喜……树枝伸展如画,树阴如盖,树冠似海……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令人惊叹的技法,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真挚、浓烈、深刻的爱与理解,沿着季节变换的轨迹,用橡皮泥描述出了关于树的不同画面,刻画着每个人对树的无尽想象,也比照着树木,描述出关于人生、关于成长的哲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