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支撑系统”与学生的联系可以用图2-14表示。
图2-14 教材、“支撑系统”与学生的联系
教材的“支撑系统”可以看成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它也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用系统论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教材和它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不是单一的教师用书和多媒体资源,它是诸多要素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综合体。教材的“支撑系统”是协同发挥作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我们的研究要突破“支撑系统就是教师用书”的观念。我们要研究“支撑系统”里的所有要素,既要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又要研究它们在日常教学实践里是如何协同作用的。“支撑系统”同时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具备辅助性、拓展性和优化性三大基本功能。
(一)教师用书以及实验、练习册等书面资料
教师用书应提供教师较多的信息,以及作者在章节安排及编写内容取舍的目的和意图。但它不宜写得过分详细,不应设计到每个具体的课时应怎样讲课,因为这样会束缚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应把教师培养成“教书匠”。我们的教师用书要借鉴国外部分做法的经验,可以适当增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供教师参考。同一节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设计。在教师用书中要罗列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用书可以列出不同的教学策略或建议,甚至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教学设计要基于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教师用书上的部分建议,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备课的新思路。因材施教,就必须理解并尊重学习者个体存在的客观差异性,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实施分层教学。
要鼓励原创性的实验课题的开发和习题的编制。习题要少而精,但要面面俱到,不能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多媒体资源与仪器设备等软硬件设施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是学校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媒体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活动的中介和结合点,是包括课程、教学设施手段、教学方法三者有机组合的系统结构。由此可见,教学媒体的优或劣,直接影响着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选择的化学教学媒体可以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它有助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适当的教学媒体可以促进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和加深记忆[28]。
在加强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进一步整合的同时,既要保证这些软件的趣味性,同时还应保证它们的科学性,不能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在仪器装备方面要有多样性和现代性。美国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十分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并且把科学方法放在第一位,知识放在次要位置。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上,大量的现代化仪器和分析手段已经广泛进入了教材。以化学学科为例,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乃至核磁共振谱的原理和基本解谱方法都已经成为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为推进国际科学课程中现代内容的实施以及实现国际科学课程注重实验探究的基本精神,上海中学建设了近30个现代化的实验室[4],如纳米材料基础实验室、数字图像设计、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细胞分裂实验室和人体健康实验室等。尽管在美国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但应该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三)教师专业素质
面对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任教的课程是国际化的课程,教材是引进的全英语原版教材,担当国际教育的中国本土教师怎样才能够胜任?他们的学习经历大多是中国教育背景下形成的,用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去教授境外学生能行得通吗?如果行不通的话,他们要经历怎样的“蜕变”才能把准国际教育要求呢?
在中国高中教育体系中没有诸如IB、AP之类的与大学衔接相匹配的,大学认可的预科课程教学参照,而这些高标准的国际化课程中相当一部分教授的内容,属于大学一年级乃至二年级的内容,我们的高中教师能否对这一高层次的课程要求把握得“全面而深刻”?
同一本教材,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教授的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IB和AP甚至没有特定的教材和教参。教授国际课程的国内教师必须要有成熟、配套、成系统、成规模的在职培训。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材的隐性“支撑系统”,会直接决定国际课程的实践效果。我们要从理念到实践,都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学校要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搭设多样的平台,注重挖掘潜力、创设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人力资源的管理文化引领,既要明确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课程教学要求,又要关注教师的阶段性提升,还要大力推进基于实践分析、研究的高端教师成长机制[29]。在高校师范专业里,还可以设置国际课程师范专业,在职前培养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起这类人力资源,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的趋势,设置国际课程教师培养的专业。
总之,教材“支撑系统”的开发与改进要以人为本——要同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最大程度实现最优化教学。我们要灵活、合理、科学地利用“支撑系统”,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既要研究教材,也要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少华,毕华林.化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刘敏.中美化学入门教材比较[J].化学教学,2009(9):56-58.
[6]邓小丽.美国中学化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述评[J].化学教学,2000(3):13-16.
[7]徐祖辉,金慕华.浅谈国外英语版高中化学主流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6(6):85.
[8]武春娟,王伟群,谢晓青.以实验引领化学的学习——美国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分析与启示[J].化学教育,2013(8):8-12.(www.xing528.com)
[9]陈彦芬.格伦科(Glencoe)高中化学教科书介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8):57-59.
[10]吴俊明.中学化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与课程教材改革[J].化学教育,2002(6):6-10.
[11]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2]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13]李太平,翟艳芳.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轨迹探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9-113.
[14]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徐祖辉,杨碧春秋等.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化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6]汪荪萸,王伟群.化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读一本美国化学教材的启示[J].化学教育,2010(2):17-20.
[17]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60-65.
[18]Strozak,And Wistrom Phillips.Chemlab and Minilab Worksheets[M].New York:McGraw-Hill,2005.
[19]雷宇,张文华,彭慧.中美化学教材实验设计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2(4):16-18.
[20]Buthelezi T,Dingrando L,Hainen N,et al.Chemistry:Matter and Change[M].New York:McGraw-Hill,2005.
[21]何自航.中美化学教材实验设计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4]沈荣祥,马凯成.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初中科学实验室建设[J].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5(10):52-54.
[25]虞贞,蒋敏,徐祖辉.化学学科高中国际课程比较[J].上海教育,2012(14):63-65.
[26]马凯成.国际学校9年级有机绪言课教学设计及探讨[J].科教文汇,2008(31):177-178.
[27]王世存,王后雄,周竹.现行3套高中化学教师用书特点评析与使用建议[J].化学教育,2012(8):4-7.
[28]郑小军,王屹,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与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9]唐盛昌,李英.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总论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注释】
[1]化学教材的教师用书从属于教材的支撑系统,有关“教材的支撑系统”的比较研究,后文还会做详细论述。
[2]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
[3]Engage字面意思应为“从事;与……建立密切关系;衔接;紧密结合”,此处为笔者根据教学用书上的实际策略进行的意译。
[4]截至201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