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对国内新课改的启示与展望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对国内新课改的启示与展望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中国的化学教材,以上海教材为例,已经经历了二期课改,变得越来越薄。科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教育界重视和借鉴。我们要有使命感,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加强与国际先进科学教育的对话,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教育新理念,缩小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差距。

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对国内新课改的启示与展望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将继续推进《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执行,完善《科学教育框架》,深化“2061计划”和STEM多维度课程的综合。[2]在多元化课程范式主导和科学教育新愿景的指导下,化学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必定会取得突破。在教师教育上,将加大教师职前培养时期对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的学习和思考。在实践层面,将继续渗透STSE的精神,加大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出更多样、更新颖的支撑系统,继续向有效化、探究化与趣味化相结合的实验模式迈进,注重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剖析学生化学学习的概念重建过程。

启示之一:比较教育研究要植根于课堂教育教学的土壤,要有更多的一线教师的参与。在历经20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对国际化学课程的实践和思考,到了更深更高的研究层次。无论是课程总体概貌性的介绍,还是教材思路与特色的介绍,或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我们均大有文章可做。教育是艺术,更是科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教育研究里同样适用。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多加利用,我们可以与更多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并倾听他们的声音,加强与学习者的对话,为构建学校学习型社区而努力。我们还可以进行跨学校,甚至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课程比较研究,在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前提下,采集数据,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丰富教育科研的方法,更有力地佐证科学教育的理念。

启示之二:中国科学课程教材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笔者刚接触国外原版化学教材是在10多年前,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国外原版化学书非常厚,非常重。那么国外的学生们是否会有负担,有压力?而中国的化学教材,以上海教材为例,已经经历了二期课改,变得越来越薄。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和压力是否随着教材厚度的减少而减轻了呢?尽管上海的化学课程也逐步进行了调整,在教材体系编排上采取了“融合论”的思路,既有元素性质,又有主题探究,可以说是一大突破。至今也有10余年的实践积累了。但是,由于考试的无形压力,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并没有随着教材的改革而有大的改观。学生是否真的需要知道所有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这些元素纷繁复杂的性质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得分点,而并非培养科学素养或化学素养之必需要素,更不要说让他们了解知识论了。高考的一分,甚至半分,依旧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国外教材则有可能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次,甚至是唯一一次系统化地接触化学书了,所以它们尽可能以化学学科结构的形式全面展示和呈现。国外化学课程,甚至科学课程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遭遇挫折甚至失败,但其自身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国外化学课程的改革是渐进的,它不是突变式的,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的发展为宗旨的。有的大学先修课程,还可以直接抵扣学分,这不失为减负的捷径之一。(www.xing528.com)

启示之三:要紧扣科教兴国大战略。科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宏观意义上的科学教育,需要一部国家级标准加以规范与指导。无论是分科式的科学课程,或是综合性的科学课程,都应统合于科学教育大框架之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教育界重视和借鉴。另外,我们的科学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有使命感,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加强与国际先进科学教育的对话,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教育新理念,缩小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差距。这对于我们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