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及边界探讨

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及边界探讨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忽视、否认或排斥辩证法在研究马克思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价值。其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思维方式的体现。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原则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片面的,而理性选择理论则应该被限制在一定条件内合理而适当地运用。具体说来,分析的方法的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及边界探讨

绝大多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忽视、否认或排斥辩证法在研究马克思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拒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必然无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实际上,偏重语义分析与经验还原的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狭隘地对待了辩证法,过多地把辩证法局限于认识论领域加以排斥,放弃了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本质。由于缺乏辩证思维及脱离实践主题,“把握马克思”往往成了“认知马克思”,道德的规范本质在话语、模型分析中被简约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语义。由此,道德的规范性仅仅体现在语言或逻辑形式的单一的规范性中,与道德的实践本质分道扬镳。此其一。

其二,对于道德现象的解释尽管可以从微观层面开始探究,但研究个人行动在微观层面的机制需要和宏观层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尽管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强调所有可以被还原为个体意图的社会现象只是在原则上才成立,然而,这只是一句看似合理的空话。因为,如果社会现象的宏观视野一旦被判为不合理,那么以个体意图出发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宏观层面则是剩下的“现实”方式。从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不断强调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对立只能是一种极端化的处理方式。在事实上,社会结构和人的微观行动是相辅相成的。结构既是人类行为的导向,又是行为的中介,也是行为的结果。三个方面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看待社会道德现象时势必要注重两者的结合。(www.xing528.com)

其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思维方式的体现。它把个人看作是具有某种独立本质的东西,而把群体和社会看作是对个人的限制,这就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了。事实上,个人行动无法脱离群体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基础。与此同时,个人行动也只有在群体和社会中才是可能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强调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就是作为群体或社会之个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个人行动尽管总是以主体意图作为表象,但却包含着客观的基础,而这一基础源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原则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片面的,而理性选择理论则应该被限制在一定条件内合理而适当地运用。具体说来,分析的方法的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