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优化方式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优化方式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勒温提出的群体动力学概念,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是个性特征和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群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会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任何群体的成员都有归属于所在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任何一个加入群体的人,必然在这个群体中担任某种角色,群体及群体的其他成员也对这个角色的行为表现有着相应的期待。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期待的角色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角色意识。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优化方式

一、群体动力学概念

个体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之后,个体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就此问题,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于1939年提出了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的概念。

动力学,原指对物体力学运动规律的研究,借用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泛指对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群体动力学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群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勒温提出的群体动力学概念,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是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包括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群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会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

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变量环境变量的函数,即

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r),P代表个体(Person)变量,E代表环境(Environment)变量,包括个体所处的人际环境。

本书在前面的个体部分讨论了个体变量P对行为B的影响,在群体部分讨论环境变量E对行为B的影响。

二、群体的心理特征

个体加入群体之后,由于受群体环境的影响,个体的心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群体成员心理的这种变化的共同趋向就形成了群体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同意识。任何群体的成员都有认同所属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他们认同群体的目标,认同并遵守群体的规范,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往往都会自觉地保持着一致的认识和评价。群体的认同意识往往会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群体成员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时,就会得到群体给予的赞许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认同意识。一般来说,随着参加群体活动的次数增多,群体成员的认同意识也会越来越强。

(2)归属意识。任何群体的成员都有归属于所在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意识是情愿的,而正式群体成员的归属意识可能是情愿的,也可能是非情愿的。在非情愿的情况下,该成员首先考虑的不是我应该为群体做些什么,而是考虑我能从群体得到些什么。可见,情愿的归属意识增强群体的凝聚,非情愿的归属意识增强群体的离散。一般而言,成就表现越突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意识也就越强,并以自己归属于这个群体而感到自豪。因此,工作群体不应当仅仅是个工作场所,也应当为人们进行社交活动、建立友谊和满足归属感提供条件和机会。

(3)角色意识。任何一个加入群体的人,必然在这个群体中担任某种角色,群体及群体的其他成员也对这个角色的行为表现有着相应的期待。为了适应群体的活动,群体成员必须意识到群体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并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这些期待。正是群体及群体的其他成员对自己行动的一次次肯定或否定,使群体成员不断地修正和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期待的角色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角色意识。一个人在群体内长期所处的角色,会使其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心理习惯,使其言谈举止和思想方法都打上相应的“角色”烙印。

(4)整体意识。随着认同群体和归属群体意识的逐步建立,群体成员就会把自己同群体紧密联系起来,对群体产生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整体意识。这种意识是群体成员主人翁精神在群体中的体现。整体意识的程度不同,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越强,他的整体意识就越强;整体意识越强,则该成员积极维护群体的意识,主动服从群体的意识,以及自觉遵守和维护群体规范的意识也越强,往往表现为主动关心群体的建设和发展,不仅积极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帮助群体其他成员,共同实现群体的目标。

(5)排外意识。所谓排外意识,就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整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体成员维护自己所属的群体和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也就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当群体之间存在竞争或冲突时,往往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自己所属的群体能够取得胜利,群体内部的成员之间高度齐心协力,以“一致对外”的态度对待其他群体。这种排外意识是和群体成员把自己归属于哪一个群体相联系的。以学生为例,当开展小组间竞争时,倾向于把自己看作小组群体的成员,他就排斥自己小组以外的群体;当开展班级间竞争时,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班级群体的成员,他就会排斥自己班级以外的群体。通常,群体的规模越小,群体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容易强烈。

三、群体的行为特征

当个体在群体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时,个体的行为表现及活动绩效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与个体单独活动时的表现相比,会有明显的不同。群体成员的这种共同的行为变化趋向就形成了群体的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长倾向。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活动绩效会发生提升。这就是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现象。也有个体在他人面前感到拘谨、不自在,从而影响行为效果。这就是社会抑制(Social Inhibition)现象,亦称顾虑倾向。可见,助长倾向包含了正反两个方向。

(2)惰化倾向。个体在群体工作时不如单独工作时努力,而且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的努力程度还会降低。这个现象叫作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典型的例子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产生惰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群体责任的扩散(Diffused Responsibility),即群体活动的绩效是由群体而不是个体负责。

(3)标准倾向(Social Standardization)。在单独的情况下,个体的认识、判断以及行为倾向和活动效率等方面,个体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但是当个体在群体中时,这种差异明显变小,并且会趋向于相同的标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群体规范的影响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显然,群体行为的标准倾向,对群体的绩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www.xing528.com)

(4)从众倾向。个体在群体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其观念或行为倾向于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这就是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Conformity)。从众倾向是社会生活和组织活动中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心理学研究认为主要是偏离焦虑(Deviant Anxiety)和行为参照(Behavior Reference)。偏离焦虑是指当个体的行为偏离群体时,该个体会感到孤立、不安和恐惧;行为参照是指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对个体最具有参照价值。群体行为的从众倾向,往往会导致群体无意识的现象。

(5)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倾向。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参与群体行为时,其自身的个性特征被埋没在群体之中,其行为处于追随群体的状态,成为失去个性的“去个性化”个体。当个体的身份被隐藏在群体时,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群体规模越大,去个性化倾向的程度也就越大。在群体中,如果大家都有相同的行为,每个人就会从相互之间获得肯定和赞扬,自己的行为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导致这种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失控的状态。“打群架”的后果之所以更为严重,去个性化倾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群体决策的利弊

决策(Decision Making)是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计划、意见、安排的过程,分为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 Making)和个体决策(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两种形式。通过比较分析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可以进一步认识群体心理与行为在决策问题上的特殊表现。

(1)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比较。

群体决策的利弊是与个体决策相比较而言的。通常,这种比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决策的准确性。相比个体决策,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使群体决策可供选择的方案增加,可供参照的信息量增大,各方面因素考虑得也比较周全,所以群体决策的准确性就比较高。

②决策的速度。由于群体决策需要对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筛选,对各种不同的意见需要进行综合并达成共识,因此,群体决策的速度较个体决策要慢。

③决策的创造性。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可供选择的方案要比个体决策多,所以群体决策的创造性应当优于个体决策,但实际情况往往取决于决策群体成员尤其是领导者的个人素质。

④决策的执行效率。通常,决策群体的部分成员既是群体决策的参与者,也是群体决策的执行者,他们对决策的可执行问题必然有更充分的考虑。由于群体决策的过程是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对各种意见进行统一认识的过程,因此,群体决策的执行动力较大而执行阻力较小。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可见,群体决策的执行效率较高。

(2)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具有许多优点。要使这些优点能够得到发挥,需要控制以下几个对群体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群体因素。

①从众心理(Conformity)。如果决策群体中的从众倾向比较严重,在群体决策时,人们往往会去寻找并产生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这样就会阻碍不同观点的发表,进而影响群体决策的准确性,并导致创造性的缺失。

群体思维(Groupthink)。在凝聚力较强或过分强调凝聚力的决策群体中,人们对群体的整体性和意见的一致性更加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群体成员倾向于让自己的意见与群体保持一致,与众不同的意见往往受到抑制,表现为保持沉默或者低调,最后的决策结果是一致通过。为有效地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对进行群体决策的决策群体不应当提出过高的一致性要求,最好是一个凝聚力不是很强的异质群体。

③群体转移(Group-shift)。美国学者发现,在群体决策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原本保守的方案,经过讨论会更加保守,而原本激进的方案,经过讨论会更加激进。这种现象称为群体转移,即群体决策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更多的情况是群体决策倾向于更加冒险。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比如,群体转移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群体决策会使决策群体的成员变得更加勇敢,群体决策使责任分散,决策群体的成员不会单独承担决策后果的责任。

④平均化倾向。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对立的两方并且双方争执不下,这就使得群体决策难以形成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决策群体的领导人,往往考虑更多的是群体决策的讨论怎样才能形成结果,而不是应当倾向于选择某个方案。因此,他会试图采用一个折中(Compromising)方案让争执的双方做出妥协,从而形成一个会议结果。由此可见,群体决策往往选择的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案,而是做出了一个可行的决定。

⑤极化倾向。同样是上述的情况,即群体决策时出现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时,决策群体的领导人也有可能在两个争执不下的方案中选定其中某一个,这就是极化倾向的做法。由于领导人的权威,或者是决策群体的压力,方案未被采纳的一方虽然不再公开地争辩,但内心仍然是不服气的。这种“不服气”的情绪可能会在后续执行方案的过程中表现甚至爆发出来,直接影响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