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体的定义
所谓群体,是指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遵守一定的规范(Norm),两个或更多的互动个体以分工协作的形式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要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群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群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数要求,否则,一个人只是一个个体,并不能成为群体。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否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也没有必要在一起共事、活动。因此,正是这个“共同关注的目标”把群体成员凝聚在一起。对兴趣爱好型的非工作群体而言,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这个目标。
(3)“分工”使每个群体成员在群体内扮演一定的角色,肩负一定的职责;“协作”是为了保证群体朝向特定的目标有效地运作。
(4)“互动”和“协作”使得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5)“规范”既包括群体的行为准则,也包括群体成员的资格。
二、群体的作用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这个功能是群体通过对组织的作用和对个体的作用来体现的。
(1)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组织由不同的群体组成,根据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不同的群体又被划分为不同的定位,担负不同的职能,完成不同的任务。各个群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运行体系,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群体对组织的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接受和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
(2)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群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群体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可以满足群体成员的下列心理需要:
①安全的需要。加入群体,通过群体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肯定、相互依赖,个体能够摆脱独处时的孤独、恐惧等不安全感,会减少自我怀疑,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
②归属的需要。个体在群体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和职位,在人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友谊、关怀和情感交流,使个体能够得到自我满足的归属感。事实上,工作中的人际相互作用是多数个体满足情感需要的基本途径。
③尊重的需要。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职务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如受人欢迎、喜欢、依赖和尊重,都能使群体成员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自己受人尊重和自尊的需求。
④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单枪匹马难以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和追求,发挥自身潜能和体现自我价值也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可能使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群体在个体行为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影响个体行为。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压力、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制约和引导作用。
②协调人际关系。群体内的人际互动,能促进群体成员的思想和感情交流;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群体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存同求异。群体的有效活动使得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
三、群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群体做出不同的分类。常见的群体类型有:
(1)大群体与小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大与小是相对的,所以这种划分的界限是模糊的,只具有相对意义。例如,相对于学校里的年级,班级是个小群体;但是相对于学习小组,班级又是一个大群体。
从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划分大、小群体的标准是:大群体中的成员难以做到彼此熟悉并能相互直接接触,成员相互间的感情和心理上的联系比较松散,心理的相互作用比较弱。与大群体的情况相反,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接触和联系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因而成员相互间的感情和心理上的联系比较紧密,心理的相互作用比较强。
(2)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www.xing528.com)
按照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又称统计群体,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专门划分出来的。例如,组织中的“老、中、青”三个群体就是为了统计的需要而专门按年龄段划分的假设群体,同样的还有按岗位性质划分的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和生产工人等群体。实际群体就是组织中实实在在的群体,如企业的部门、科室、生产班组等。
(3)参照群体与一般群体。
按照群体的示范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参照群体亦称为标准群体或示范群体,该群体的工作标准、行为规范会成为一般群体的学习榜样、行动参照,如企业中的先进集体、先进班组。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Formal Group)和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为完成特定的组织任务而明文规定设立的,群体的结构确定、上下级关系清楚、成员的岗位职责明确,旨在指导群体及群体成员努力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在正式群体中,组织成员从事由完成组织任务所规定的工作,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正式群体是组织中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既不经组织明文规定,也没有正式的结构,甚至也没有自己的名称,只是人们为满足某些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以个人之间共同的兴趣、观点、情感、利益或亲缘为基础,它可以满足成员的安全、自尊及归属的需要。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George Elton Mayo)在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在几乎所有的正式群体里都存在着非正式的人际关系,这种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有时比正式群体的作用还要大。
事实上,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组织成员会因性别、学历、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形成各种群体,这些群体使个体获得了某种归属感,个体之间更能互相认同,群体内部形成了某种强大的凝聚力。这些群体内部的非正式交流往往会对组织内部的正式交流形成积极推动作用或消极阻碍作用。
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它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正式群体和组织的活动也必然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
(5)工作群体与非工作群体。
按照群体的活动与群体成员本职工作的相关性划分,还可以有工作群体和非工作群体的分类。
如果群体的活动与群体成员的本职工作相关,这样的群体就是工作群体。显然,正式群体属于工作群体。还有一些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标,成员可以是跨部门、跨组织,按照需要和自愿的原则组成的群体,虽然不是正式群体,但也是工作群体,如常见的一些不需要组织批准设立的课题组、专家组。
如果群体的活动与群体成员的本职工作不相关,这样的群体就是非工作群体。这些群体是由于其成员有相同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共同的利益或某些相同的特征而自发组织形成的。例如,由于对某项活动的共同热爱而形成的各种协会、俱乐部,因为有相同的背景或共同的话题而组成的微信群、QQ群等。
阅读材料4-1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现代管理非常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建立与发展,认为如果引导得当,非正式群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文化的建立、信息的沟通、感情的交流以及组织成员心理的平衡。在现实的管理中,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可以说是正式群体的孪生兄弟,正式群体一成立,非正式群体几乎同时伴随产生。管理者应该对非正式群体有正确的认识,即非正式群体有其积极的作用,只要引导得当,对组织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管理者不应只想着取缔非正式群体,而应致力于寻找组织中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共同利益并加以恰当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般而言,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关系较为融洽,信息沟通较快,凝聚力较强,群体内压力较大。在某些情形下,正式群体完不成的任务,可以由非正式群体来承担。当时机成熟时,也可以把一些非正式群体转化为正式群体,使其更有效地为组织服务。
3.重视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
一般来说,非正式群体中总会形成一两位领袖人物。这些人情商较高,人缘较好,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广,具有较高的威信。对于这些人,管理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影响并引导,从而使非正式群体的行为与组织行为相一致。
4.区别对待各种非正式群体
在管理中,要尽可能鼓励员工参加正式群体的活动,同时也要正视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多样性非正式群体。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管理者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存在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非正式群体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参与其中的成员体会到安全感和荣誉感;对于存在目标与组织目标相悖或不利于组织发展的非正式群体应予以适当的引导,以使其对组织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于参与其中的成员要批评、教育,使其感到压力,产生焦虑感,进而退出这类群体。
总之,管理者应该坚持“鼓励积极型、转化中性型、限制消极型、瓦解破坏型”的总体管理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资料来源:范逢春.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