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态度的定义和意义

理解态度的定义和意义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的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倾向。因此,态度受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由态度对象引起的一种内在性的心理准备状态。态度的间接性也称为内隐性。这种情况表明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价值判断,影响着相应的态度及其程度。由此可见,价值观对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态度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理解态度的定义和意义

一、态度及构成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和人际交往中,总是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对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如尊重或轻视、喜欢或厌恶、接纳或排斥等,继而会影响后续的行为。其中的“客观事物”就是态度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勤劳、节俭以及制度、观念等。这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态度”。

例如,当张三说“李四精通业务,水平较高,我很钦佩”“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愿意做”“那台电脑显得很笨,我不喜欢”,那就是张三在表达他对相应的客观事物的态度。因此,态度可以理解为个体(态度主体)在知觉的基础上,对态度客体(态度对象)所产生的评价和稳定的心理倾向。

美国著名心理学艾利斯(Albert Ellis)认为,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和行为意向(Behavior Tendency)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即态度的ABC结构模型。

(1)认知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人们总是会基于自己的知觉,对客观的人、事、物做出诸如真善美或假恶丑这样具有倾向性的评价。例如,张三说:“李四精通业务,水平较高,我很钦佩”,其中的“精通业务,水平较高”就是张三对李四做出具有肯定性的倾向性评价,是张三对李四的态度中的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在认知的基础上,个体会对态度对象产生喜欢或厌恶、拥护或反对、积极或消极等情感体验。态度的情感成分就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态度对象的体验和感受。张三对李四所表示的“钦佩”,就是张三对李四的态度中的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态度的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可能产生的行为反应倾向。行为的反应倾向并不是行为,而是个体内心对于后续行为的准备状态。如果张三说:“李四精通业务,水平较高,我很钦佩,我愿意与这样的同事交流。”其中“我愿意与这样的同事交流”就是张三对李四的态度中的意向成分。

由此可见,个体对外界的社会刺激(来自人、事、物等)产生相应的态度,态度进而促使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态度作为中介,其本身并不是行为,但它在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产生作用,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态度的特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态度具有以下特性:

(1)社会性。态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在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并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人们对同一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判断这个态度正确与否的标准也不同。因此,态度受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性。例如,张三当时之所以钦佩李四,是由于李四的业务能力较强。当张三的业务能力提高到远远超过李四的程度时,他对李四的态度就很可能发生变化。

(2)针对性。任何一种态度都有与之相联系、相对应的特定对象,可以是人、事、物、观念等。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对象不同,态度就可能不同,没有对象的态度是不存在的。例如,张三对精通业务的李四持有敬重的态度,而对不学无术的王五就可能持蔑视的态度。如果没有李四和王五,张三的敬重或蔑视态度也无从谈起。

(3)间接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由态度对象引起的一种内在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尽管态度中有意向成分,但也只是行为反应倾向,而不是行为本身。因此,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某人的态度,只能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言谈举止等行为去间接地分析和推测他的态度。例如,张三经常找李四讨论业务问题,根据这一行为可以推断出张三对李四的态度是钦佩和敬重的。态度的间接性也称为内隐性。

(4)协调性和不一致性。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人们通常认为,认知导致情感,情感导致意向,最终由意向影响行为,因此这三者是协调一致的。例如张三认为李四精通业务,对他产生了钦佩和敬重的情感,就有了愿意和他进行交流的行为意向。这种情况表明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但实际情况并非都是如此。如果张三没有与李四进行交流,那就是态度的三种成分出现了不一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发现态度的三种成分也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

(5)相对稳定性。人的态度具有社会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与人的价值观紧密相关。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价值判断,影响着相应的态度及其程度。同样一个态度对象,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态度的认知成分就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就不同。如果张三持有蔑视业务的价值观,那他对精通业务的李四就未必持有钦佩的态度。由此可见,价值观对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态度也必然是相对稳定的。(www.xing528.com)

心理学认为,态度在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不会轻易改变,并且也比较长久,但是在形成的初期就不够稳定,容易改变。因此,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对个体的某种不正确态度,要尽早发现,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否则,当他的态度形成并稳定后再进行教育引导,就要困难得多。

三、态度的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态度一般具有以下四种主要功能:

(1)适应功能。态度的社会性表明,人的态度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形成之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如果态度适当,人们将会得到与其有关的人物(如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的认同、赞赏,这种态度就会得到肯定并倾向于保持下去。为了能够获得这种认同和赞赏,人们将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态度。因此,态度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2)防御功能。当人们受到贬抑时,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来缓解心理冲突,增强耐挫能力,实现心理上的自我保护。例如,当一个教师看到经商的同学赚到了很多钱并拥有许多物质享受时,这位教师就会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来安慰自己,表现出清高和鄙视金钱的态度,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功能。人们的态度,往往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那位教师对待金钱和物质享受的态度,就是这位教师的价值取向的表现。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对具体对象的态度来进行表达。

(4)认识或理解功能。态度形成之后,就成为个体认识或理解其他人或事物的一种参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如果你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另外一个同事也喜欢这项体育运动,你们两人对待这项运动的共同态度就影响了你们之间的相互认识、喜欢与吸引的程度,两人就容易有共同的语言,就容易做到相互理解。这就是态度的认识或理解功能的反映。

四、态度的影响

态度与行为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态度决定行为”那样的绝对、简单。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认知对态度的形成有作用,态度形成之后也会对认知产生反作用。假如对某人持有喜欢的态度,就会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好,反过来会更加喜欢;如果对某人持有厌恶的态度,那就可能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还可能会越看越不顺眼。所以,人们已有的态度有可能会干扰、妨碍认知的准确性,容易产生成见、偏见,导致判断的失误。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如果学生以喜欢、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容易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学习的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好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以厌恶、消极、不情愿的态度对待学习,效率就不会很高,效果好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由此可见,态度对行为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布罗伊菲尔德(A.H.Brayfield)与克罗克特(W.H.Crockett)累计40年的研究,发现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员工的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的工作绩效可能很高,而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可能不差。工作绩效往往是多种因素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动机、能力、条件、情境等,态度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3)态度影响个体忍耐力。忍耐力是指个体对压力、挫折等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适应能力,它与个体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例如,热爱科学、追求真知的人,对长期的科学探索能耐得住寂寞,对科学实验的失败有较强的忍耐力;对群体或组织有认同感、荣辱感,抱有忠诚态度的个体,当群体或组织遭受挫折时,就能够做到休戚与共、风雨同舟,表现出较强的忍耐力,反之,就会抱怨、指责、发牢骚,甚至辞职而去。

(4)态度影响相容性。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态度,往往会影响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的相容程度。如果集体成员持有热情、友好、谦和、真诚、宽容、互助的态度,那么集体成员之间就会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相容性就高,集体也富有凝聚力;反之,冷漠、敌视、傲慢、虚伪、苛求的态度则会导致集体内人际关系的紧张,相容性就差,凝聚力就会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