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划的核心,是设定目标。只有目标本身设定合理,计划才能行之有效。而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目标时间上的远近。
过近或过远的目标显然都不太适合用来制订计划,所以没有人会计划下一分钟的事情,也很少有人会计划100年以后的事情。从个人角度来讲,多长时间的目标最适合用来制订计划呢?
心理学家们为此做了专门的实验。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博士找到一群7~10岁的孩子,让他们参加一个自我指导式的学习课程。班杜拉把孩子们分成3组:A组孩子设置了短期目标,比如,每节课后做6页习题;B组孩子设置的是长期目标,比如,每上完7节课就要做42套习题(但不是一次性做完);C组不设置任何目标。
课程结束后,班杜拉对孩子们进行测试,发现设置短期目标的孩子取得的成绩要远远好于其他两组。班杜拉博士由此得出实验结论:通过设置短期目标来制订计划,更容易改善学生的成绩和表现。
但是,心理学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位来自荷兰的心理学家通过针对高中生的实验得出结论,那些心怀远大目标的同学,比目标近在咫尺的同学表现更优秀。
比较一下两位心理学家的实验对象,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端倪。目标设定的远与近,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好与坏,它与人们的心智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对于那些心智尚在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设定过于远大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对这些孩子来说,短期目标的作用会比较明显。而对于那些心智非常成熟,拥有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也许长期的目标更容易让他们找到动力。
选择好目标的时间长度后,接下来要确定的就是目标的数量了。目标的数量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呢?理论上讲,如果设定的目标都能按计划完成,那自然是目标的数量越多越好,但是这里的前提条件——设定的目标都能完成——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目标从设定的那一刻起就不会被完成,比如,我们中国在“大跃进”时期提出的“赶英超美”。即便目标本身可以被完成,但是如果目标数量过多,也会导致我们的计划无法完成。
美国国防部曾经邀请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给它的将军们进行培训。在第一堂课上,专家就给这些沙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们出了一道题:请在25个词之内总结你们管理军队的最大奥秘。这道言简意赅的试题把绝大部分将军都难住了,只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将领在规定时间内交上了答卷。她的答案是:请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然后划掉“3”以后的内容。
这正是我要告诉给你的秘诀。目标设定得过多、过杂,除了徒增我们的压力,降低我们实现计划的可能性外,没有别的效果。制订计划的高手都比较擅长给自己“减负”。有时候,我们关注的目标太多,结果却一件也完不成;关注的目标少一点,计划反而完成得更好。俗话中说的“贪多嚼不烂”,就是这个道理。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就要做具体的行动计划了。做具体的行动计划最忌讳的就是空洞和不实际。每次大型考试过后,我都会让学生们总结这次考试,要找出自己有哪些进步的地方,还存在哪些不足,最后,还要说明自己将来计划如何学习这个学科。有些学生在完成最后一个部分的时候说得非常空洞,比如“我要更加努力”“我要认真听讲”“我要做更多的题”“我要加强背诵”,等等。
这样去写总结的同学,我相信他的成绩不会有任何提高。因为他的计划很空洞,缺少可行性。比如,“我要更加努力”这句话,听上去是挺不错的,可是什么叫“更加努力”?我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更加努力?是通过每天的学习时间来判断努力的程度,还是通过每天学习的任务量来衡量是否更努力?如果通过时间来判断,那么以前学习多长时间,现在打算学习多长时间?
再比如,“我要认真听讲”,这听上去比前一个要好些,可仍然是非常空洞的话,缺乏可行性。什么叫“认真听讲”?是指整堂课下来不说话,不玩手机?还是认真跟着老师做笔记?抑或是积极与老师做互动?做计划必须要突出细节、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好是达到可以量化的程度。
比如,“我要做更多的题”,这项计划已经比前几个好很多了,它已经非常具体地指明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但是它没有做到量化。做多少题才算是“更多的题”?是每天都做?还是隔天一做抑或是预定的某个时间去做?
和写记叙文差不多,制订计划也必须要满足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事件、数量。只有这四大要素都具备的计划才是有可行性的计划。(www.xing528.com)
如果大家对制订一份合格的计划仍然存有疑惑,不妨去百度地图看一看。这项网络应用完美地诠释了“合格的计划是怎样炼成的”。
在“百度地图”的搜索框中输入一个你熟悉的地址作为终点,再输入另一个地址作为起点,敲下回车键后你会发现,百度已经自动为你生成了一份“行进计划”。如果你选择乘坐公交车,它会告诉你先在哪里乘坐第一辆公交车,然后到哪里换乘,接下来走向哪里才能抵达你的目的地。途中经过的所有路线你都可以一目了然,每辆公交大约行驶多远的距离也都表示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们每个人做计划的时候都能达到“百度地图”的标准,又何愁不能提高成绩呢?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做计划的具体性。一份好的计划不但要具体,还要合乎实际。换句话说,好的计划具有可行性。
没有人能够为可行性制定一个客观的标准。可能对A来说,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都是可行的,然而对B来说,每天背10个单词都很不靠谱。在衡量计划的可行性时,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从自己过去的一贯表现中去推断我们未来的表现。如果我们过去一向懒惰,连每天老师留下的作业都很少完成,就不要在计划里写每天除了完成作业,还要做多少道题,背多少篇文章。那些糊弄人的话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写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做计划非常忌讳盲目乐观,一旦计划无法完成,这对我们的自信会有相当严重的打击,很多人很可能从此再也不去制订计划了。即便我们再次调整计划,也很难找回最初的动力。所以,最开始把计划制订得保守一点,绝不是坏事。等到计划成功了,稳定了,再逐步提高标准。
做计划的最后一个要领是使计划具有可调整性。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不被变更的计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共产党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背信弃义的国民党政权。考虑到当时唯一成功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用的是“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迅速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中国共产党也纷纷在中心城市发起武装暴动。结果这些暴动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当原计划受阻后,毛泽东率领的起义队伍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第一个方案:按照原计划和其他的起义部队会合。由于起义军和其他部队已经失去了联系,所以双方能否成功汇合尚未可知,很有可能国民党的部队已经在半路设下了埋伏。即便大家能汇合在一起,也很难再有力量攻下那些大城市。第二个方案,就是调转部队的方向,向着人烟稀少、敌人势力薄弱的地区进发。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计划,采用了第二种方案。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革命还会不会有后来的转机尚未可知。
后来,随时随地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作战计划就成为共产党指挥部队的作战习惯。到淮海战役时,邓小平让手下一个参谋制订作战计划,结果这个参谋把计划制订得非常僵化,连一点调整的余地都没有,邓小平就让他拿回去修改。这位参谋以为自己制订得不够详细,就写了一份更详细、更僵化的作战计划呈递上去。这一次邓小平没有直接让他返工,而是反问他,如果在作战中途出现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该如何应对。这位参谋当时就傻了,是啊,这份作战计划里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作战目的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于是,他把原来的计划扔在一边,写了一份更简略,却更具可调整性的作战计划出来。正是这份作战计划后来帮助部队拿下了淮海战役。
所以,当我们撰写学习计划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意外情况。要给意外情况的发生留出充分的余地,这样计划才不会轻易流产。比如,我们计划周日做50道题,背30个外语单词。偏偏赶上这个周末家里来了老家的亲戚,他们围着你问长问短,你又不好不陪着,所以原来的计划根本就没有时间实施。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把类似的问题想清楚,我们的计划被成功执行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对自己的信心也会油然而生。
掌握制订计划的要点只是为制订计划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但如果你不肯花时间去实实在在地制订计划,再多的要点对你也没有意义。很多学生不去制订计划,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压根儿没有给制订计划留出专门的时间。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专属的实施时间是不太可能被完成的。只有当我们为制订计划选择好特定的时机时,它才会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对于拳击比赛来说,制订计划和调整计划都是必修课。计划的制订自然是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完成了的。如果场上出现了新变化,教练会在比赛间歇的时候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我们制订学习计划也是一样。最合适的制订计划的时机是假期,因为这段时间是学生们能掌控的最长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做出反思,并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如果你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开学也没关系,周末也是做计划,尤其是做短期计划的好时机。同时,如果计划需要调整,赶在周末和其他大块的休息时间进行也是不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