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世纪,英国的修士奥卡姆曾经提出过一种思想,叫作“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是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这正是我们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思维导图是浓缩思维的艺术。我们之所以能够把一篇课文、一个章节,甚至是一本书变成一张思维导图,靠的就是对材料内容进行大幅度的精简和压缩。所有与主题关联不强的内容都要被无情舍弃。即便是那些有关联的关键词,我们也要精心挑选,除了那些足以支撑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其他的词都要被舍弃。
“幸存”下来的关键词还要继续“压缩”。如果一个由4个字组成的关键词可以用另外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关键词替代,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使用两个字的关键词。如果能用一个字表示,那么这两个字的关键词也可以舍弃了。
除了少数专有名词,原则上思维导图的关键词不要超过4个字。如果超过了,就尽量把它拆分成两个或者更多的关键词。比如“思维最简化”,就可以被拆分成“思维”和“最简化”。(www.xing528.com)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我们可以让每个思维导图关键词都尽可能地简短,从而提高阅读和记忆的效率;第二,我们可以让思维导图容纳更丰富的可能性。就拿“思维最简化”来说,如果我们不去做拆分,这个关键词所能容纳的意思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把思维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可是,如果我们把它拆分成“思维”和“最简化”这样两个关键词,更多的可能性就出现了:可以与“最简化”相衔接的,不只是“思维”,还可以是“图像”,还可以是“结构”;而能够与“思维”相衔接的,除了“最简化”,还可以是“拓展化”“可视化”等关键词(如图4-17)。这样,本来铁板一块的关键词就可以因为拆分而为我们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思维。
图4-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