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做题提高知识点理解和技能

如何通过做题提高知识点理解和技能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验知识点是否掌握的最佳办法就是做题。这些诊断结果是用来帮助你巩固知识点、提高做题技能的,不是让你当废纸扔掉的。做题既是对知识点的检验和运用的过程,也是积累做题技能的过程。这样做题可以引导自己举一反三,迅速形成应对该题型的做题技能。一次只集中做一种类型的习题,看似缓慢,却是提高做题技能最快的方法。

如何通过做题提高知识点理解和技能

绳索17: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不知悔改。

把你做过的习题都找出来,仔细看看,你能否发现相同或类似的错误。我敢打赌,你一定能找到的。这些重复出现的错误,你敢保证以后不再出现吗?我还敢打赌,一半多人是不敢保证的。

反复犯相同的错误,是做题的大忌,却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很多同学对待做过的习题,就像对待用过的草纸一样。只要老师把卷子检查完、讲完,他们就会把题抛到一边。用不了多久,这些做过的习题就会消失不见了。据说,有些班级还将这些旧卷子卖作废纸,并用换来的钱充当班费。

勤俭节约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把具有巨大价值的旧卷子、旧习题集当作废纸卖掉,实在是暴殄天物。

如果你生病了,并在医院拍了CT。当你回到医生那里就诊的时候,会不会把刚才拍的CT片子扔掉,再重新拍一张?如果你知道在医院拍CT要花多少钱的话,我相信你的答案是“不会”。但你是否知道,把旧习题本、旧卷子像废纸一样扔掉,在本质上和扔掉CT重新去拍是一样的?

检验知识点是否掌握的最佳办法就是做题。一套题做下来,就相当于做了一次知识点的CT扫描。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存在问题,一目了然。这些诊断结果是用来帮助你巩固知识点、提高做题技能的,不是让你当废纸扔掉的。

旧习题本、旧卷子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没有任何辅导资料比旧卷子更能反映你的学习状况。没有人比旧卷子更了解你在细微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老师也不行。把旧卷子当作复习资料,可以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有的放矢地针对有缺漏的知识点、犯过的错误进行复习。而那些你从不犯错的地方,则不会浪费你一分钟的精力。

所以,几乎所有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有一个学习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错题本。把曾经犯过的错误总结在一个小本上,既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也是方便日后复习的积累。这个习惯无论什么时候培养起,都不算晚。如果你现在就能养成总结错题的好习惯,你的成绩一定能迅速提高。

绳索18:盲目做题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可是希望以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的人还是不在少数。这些同学购买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用蚂蚁啃骨头一般的精神去做题,并期待着从大量做题的过程中提升解题能力,提高成绩。

大量做题是否能够提高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做题既是对知识点的检验和运用的过程,也是积累做题技能的过程。题做得多,本身不是坏事。但问题是,时间是有限的,用在做题上的时间过多,留给其他学习环节的时间就会变少。而其他的学习环节对于成绩的提高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为顾此而导致失彼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少是题海战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非常善于聪明地做题。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这些聪明的同学可以只做很少的题目,并收到与大量做题相同,甚至更好的结果。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忽视了哪一个,都会摔跟头的。大量做题,却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就属于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

题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哪怕你把市面上所有的习题都做上一遍(估计你把头发熬白了也做不完),也不大可能在高考的卷面上看到完全一样的题。但出题的角度、类型、考查的知识点是有限的。再难的题,也不会超出考纲的范围。再偏的题,也不会完全脱离教材。如果以本末来形容的话,教材上的知识点是本,而题则是末。抛开知识点的梳理而盲目做题,属于舍本逐末的行为。

所以,做题要一块一块地做,一类一类地做。所谓“一块一块地做”,是指针对具体的知识点集中做题。比如你的一元二次方程学得不好,那就专门找一元二次方程的题来做。直到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了为止。这叫作“固本”。

所谓“一类一类地做”,是把相同类型的题找在一起去做,直到熟练掌握了这类习题的应对方法为止。这样做题可以引导自己举一反三,迅速形成应对该题型的做题技能。

做题最忌讳的就是不问知识点的轻重主次,不问题型的难易深浅,混在一起去做。这就像学习广播体操一样,分解动作都没学会,能把整套体操做下来吗?一次只集中做一种类型的习题,看似缓慢,却是提高做题技能最快的方法。

绳索19:知己不知彼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被毛泽东同志演绎成为更通俗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做题其实和军事行动有很多相通之处,它们都属于一种博弈行为。只不过,军事行动是军事对立双方的博弈,而做题则是出题者和做题者的博弈。想赢得任何博弈,都需要满足“知己”“知彼”这两个条件。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如何通过系统复习和分析做过的习题来做到“知己”。这是提高成绩的基础。可是仅仅有基础还不够,想要进一步提高成绩,还必须做好“知彼”的工作,即揣摩出题者,甚至是批阅者的心理。

任何一套正规试题都会有它的命题思路。知识点的覆盖、试题难度的设置、设问的方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越是严格的、正规的考试,这种规律性越强。像高考中的数学大题,其考查知识点的先后顺序甚至都是约定俗成的。这对我们有准备地组织答题极有帮助。

出题者的任务并不是把所有学生考倒。如果一套题让所有的学生不及格,那只能说明出题者把握试题难度的能力太差。中高考的命题者往往都是经验丰富的命题人,他们在出题的环节就已经对预想中的分数进行控制。他们会留出足够的基础题让大多数学生拿到分数,还会设置一部分高档题对好学生和中等生做出区分。除了极少数成绩极为优异的学生外,很少有人能把一张高考卷滴水不漏地做下来。这也就意味着,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争取拿到应该拿到的分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丢分,而不是去拿本不可能拿到的分数。

为了引导学生答出理想中的答案,出题者往往会在试题中留下许多线索,我们常把这些线索称为“题眼”。这就像在玩侦探游戏,蛛丝马迹就在你眼前,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眼力发现了。(www.xing528.com)

其实,发现“题眼”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困难。不过,这需要你转变思维方式。你越是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就越不容易看到这些线索。你越是习惯于从出题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越是有可能发现出题者留下的“题眼”。这种技巧在审题的过程中极为重要。很多同学之所以审错题,答偏答案,就是因为无法做到这种思维转换。

所以,在面对一道棘手的试题时,你最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问一问自己:出题者究竟想让我们做什么?

除了出题者的意图需要考虑外,批阅者的心理更是考生不可忽视的。

就一张完整的试卷而言,必然包括两部分答题内容: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现在已经交由电脑阅卷,基本不会出差错。而主观题就不一样了。同样的答案,由不同的人去写,也许得分会完全不一样。这种情况在文科的阅卷中比较普遍,但理科的主观试题也并非不受批卷者的影响,只是稍小而已。

怎样的答卷才能更容易地获得批阅者的青睐?换句话说,怎样答题才能得更高的分数?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批卷老师也是人,卷面的工整、美观程度也直接刺激着他们的神经。那些字迹工整的卷子就是比字迹脏乱的卷子更容易拿到高分。针对同样的答案给出不一样的得分并不是批卷者的任性行为。很多大型考试的评分细则中都明确设置卷面分。看字给分是允许的,也是可行的。

大型考试的阅卷工作十分繁重。最多的时候,一个老师一天之内要批阅上千份卷子。任务的紧迫性决定了批卷的速度会非常的快,没有人会慢条斯理地、一字一句地阅读你的答案。于是,答案的书写方式就对得分产生直接的影响。就理科而言,步骤清晰的答案显然更容易得分。而步骤不清晰的答案,即便最终结果完全一样,恐怕也会被扣分。对于文科来说,答案的层次对得分的影响十分明显。条理清晰的答案不会造成无谓的丢分,而乱成一团,连自然段都不分的答案就很容易导致漏批和错批了。

除了字迹工整和答案有条理性外,书写答案的先后顺序也会对成绩造成影响。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总是最深刻的。如果你在30秒钟内无法对一个人产生好感,那么接下来的30天里,你对他产生好感的可能性也就不大。批卷也是如此,只是形成印象的时间更短一些。一份答案如果在3秒钟的阅读时间内还说不到正题上的话,那么批卷老师有耐心地一直看到最后的可能性便会大大缩小。如果一份答案的开头部分都是正确的,那么批卷老师自然会有耐心一直看完。两种不同的印象对得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两种答案在事实上的区别可能往往非常小。甚至内容完全一样的答案,如果更改答案的先后排列顺序,也会对得分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最有把握的答题要点一定要说在最前面。

诸如此类的答题技巧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总结这些技巧的关键,都是揣摩出题者和批卷者的心理。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会有稳赢的把握。

绳索20:应试心理不过关

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总有一些同学,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平时的学习成绩也比较不错。可是只要一到正式考试,尤其是影响深远的大型考试,他的成绩就会急转直下,让老师和家长跌破眼镜。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这种临场发挥失常,或无法发挥正常水平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考试中。几乎所有的竞技性活动以及表演性活动都可以引发这种现象。比如奥运会中,一些背负着沉重压力运动名将往往因为临场发挥失常而错失奖牌。春晚中,个别大牌演员也常常有说错台词的情况。

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考场应试,引发发挥失常的根本原因都是心理波动。即便你平时的表现再好,知识掌握得再牢靠,如果应试心理不过关,还是无法获得稳定的好成绩。如果是在决定命运的高考过程中产生这种心理波动,其影响绝对是致命的。

怎样才能摆脱应试心理波动的消极影响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产生心理波动的原因做分析。

几乎所有引发考试失常的心理波动都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第一个因素是对失败的恐惧;第二个因素是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下面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因素。

任何考试的结果都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理想的成绩和不理想的成绩。如果成绩理想,考生自然会获得诸多好处:鲜花、掌声、成就感升学、父母的荣耀等。但与这些积极结果相伴随的,还有潜在的消极后果。万一考砸了,家长会怎么看?同学会怎么看?老师会怎么看?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这些问题绝大多数考生都会考虑到。但是与积极心态的考生相比,心态消极的考生更倾向于关注那些消极的后果。他们的脑海里始终徘徊着考试失败后的种种情形。这种想象如此真实,以至于考生的心情就和真的考砸了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在这种心境下,他们难以发挥正常的应试水平。

接下来再说说第二个因素——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几乎所有的考场心理失衡都伴随着类似下面这样的担心:万一我忘了那些重要的知识点怎么办?万一我忘记常见的题型解法怎么办?万一我做不出这道题怎么办?

这种消极的自我对话将会极大削弱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并直接影响考生进行回忆、思考等正常思维过程。其引发的后果就如同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你觉得你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考生对自己的能力极不自信的时候,其发挥会大打折扣。最终,很多平时不可能犯的错误会在关键性的考试中出现。

找到了引发考场心理波动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好找了。要想解决考场心理波动的问题,就必须从考前开始自我心理调节。要引导自己多关注考试的积极结果,而避免思考消极结果。对于那些无法从对消极结果的思考中自拔的学生来说,可以将消极结果的影响最小化。让他们感觉即便考不好,也无所谓。没有谁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丧失继续上进的机会。

其次,要进行自我激励,必要的话,还可以请家长和朋友帮忙,对自己进行肯定。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对付任何试题,任何考试。告诉自己对知识点记忆得非常好,只要需要,它们便会自动从脑子里蹦出来帮助你。告诉自己已经见过了足够多的题型,凭借着平日的水平已经足以拿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进行这种自我暗示非常重要。它会为你带来一个非常平和的心境。拥有了这种心境,你不但可以正常发挥,甚至还有可能超水平发挥。这一点,久经考试风雨的同学一定都见识过。那些平时学习普普通通,却能在重要考试中出类拔萃的学生都是心理素质极其过硬的。只要善于自我调节,你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关于考场心理调适以及自我观念改变,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另一本有关学习方法的拙作《学习的真相》。在书中第三章,我非常详尽地说明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以及如何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消除对负面结果的恐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