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玉带板装饰的革带,是唐宋以来历代官员等级的重要标志,同时具有极高的装饰作用与审美价值。明朝将腰带的使用纳入服饰制度中,根据质地的不同划分等级,严格遵守。上层贵族妇女亦使用腰带,皇后、妃嫔、亲王妃、世子妃、郡王妃等均使用玉带板;以下各级命妇,一品命妇用玉带;二品用犀带;三、四品用金带;五品以下乌角带等。
明代身着玉带的命妇像
剔地高浮雕龙纹白玉带板
长方形 长5.6~7.8、宽4.5厘米,长条形长4.5厘米、宽1.5厘米,桃形长4.1厘米、宽4厘米,尾长11.1厘米、宽4.5厘米,厚均0.7厘米,重720克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庄王墓王妃棺出土
这组带板的青白玉质透明,白色泛青。玉带板周缘留框,纹饰之外下挖深凹之法剔地,形成高浮雕主纹。尾、长方形画面详细,一条蛟龙翱翔天空,下方海水汹涌,浪花翻腾,波涛之间,山石耸立。左右各有一鸟展翅飞翔。上方两角各有一朵浮云。龙首或伸项前瞻,或曲颈回顾,方唇口张,圆眼短须,顶发冲立,双角粗圆,身躯波动,肘节飘出,四爪圆盘,尾部上摆。龙表面细线阴刻,网状鳞纹。桃形上团龙,下为山石。小长条形上鸟纹,下托山石。纹饰立体凸现,边缘不加修饰,强健有力,立体观感。
描金牡丹纹青玉带板
长方形长6.6厘米、宽3厘米,瓜形长3.4~3.9厘米、宽2.8~3厘米,桃形 横宽2.6厘米,吊兰形横宽3厘米,厚均0.6厘米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
此组带板为青玉质,其中有长方形1块,桃形6块,瓜形7块,吊兰形2块。整副玉带以牡丹花为主体纹饰,采用浮、透雕加阴刻线相结合的手法,把花叶及花蕊根据需要琢成凹凸形,再用阴刻线雕出叶脉纹等,然后在阴刻线内描金。背面有2个或3个斜向对穿的小鼻孔,便于缀在衬带上。牡丹外形写实,细处抽象,轮廓清楚,构图饱满,刀法简洁,风格协调。线脉金彩使牡丹更为美丽,增添了富贵之气。(www.xing528.com)
素面青玉带板
长方形长6.5~7.7、宽5.1~5.3厘米,长条形长5.1~5.3厘米、宽2~2.3厘米,桃形横宽5.1厘米、尾长9.7厘米、宽5.3厘米,厚均0.6厘米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墓李妃棺出土
素面青玉带板及其缎套
此组带板为白玉质,素面无纹,工整,抛光好。共20块。衬带完好,系用双黄素缎中夹纸帮,长136厘米、宽6厘米,两端备有宽紧结扎带。出土时在第二层袍外腰部,各部件相对位置固定,为了解明代后期玉腰带的组成提供了实物资料。
桃形长6.2厘米、宽5.2厘米,大长方形长7.1厘米、宽6.3厘米,小长条形长6.5厘米、宽1.6厘米, 尾长9.7厘米、宽6.6厘米,重736克
明崇祯七年(1634年)
1982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定王墓王妃棺出土
这组带板整副17块,青玉质地。各种带板图案大同小异,略有差别。尾透雕麒麟、松、花卉纹饰。4块桃形雕刻松树、花卉、麒麟。1块桃形纹饰稍有不同,梅花纹替代松树纹。5块长方形为麒麟侧身奔行,松、梅、花卉簇拥。2块长方形为麒麟侧身回首。1块小长条形镂雕松树纹,2块小长条形镂刻梅花纹。带板正面打磨光亮,麒麟跳跃奔走。整副带板双层镂雕,图案吉祥,琢工精细,形象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