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尔纳游览欧洲艺术品,被指控破坏莫高窟

华尔纳游览欧洲艺术品,被指控破坏莫高窟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尔纳在前往北京的途中,游览访问伦敦、巴黎、柏林、圣彼得堡,参观各国收藏中亚细亚的东方艺术品。华尔纳是一位艺术史家,而不是语言学家,对手稿并不感兴趣。王道士最后勉强同意华尔纳剥落一些壁画,并搬走一尊唐代的供养菩萨。所以华尔纳对莫高窟的破坏是不可饶恕的。华尔纳深知自己所干事情的严重性,内心十分不安。

华尔纳游览欧洲艺术品,被指控破坏莫高窟

美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华尔纳,是哈佛大学中亚艺术史教授、福格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院士、20世纪初中亚探险远征队成员,专门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华尔纳190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佛教艺术和考古专业,毕业后几次去亚洲旅行,然后回校教授日本和中国艺术史。1913年斯密森学院送他去亚洲探险考古,工作一年后,因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到美国。1922年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又送他去中国西域地区考察。

华尔纳在前往北京的途中,游览访问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参观各国收藏亚细亚的东方艺术品。在柏林,他观赏了人类文化学博物馆展示的范莱考克抢劫的珍品后,认为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回的佛教绘画更胜一筹。华尔纳是一位艺术史家,而不是语言学家,对手稿并不感兴趣。哈佛大学各实验室很希望能得到,即使不是整幅壁画,就是一些碎片也好,以用于实验。

华尔纳1924年1月到达敦煌,王道士又不在家,就乘着空闲参观莫高窟。他在回忆录《中国的漫长古道》(The Long Old Road In China)一书中写道:“我除了惊讶得目瞪口呆之外,再无别的可说……现在我才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我要远涉重洋,跨过两个大洲,在这些烦恼的日子里,蹒跚地走在我的马车旁边。”在20世纪初访问敦煌的众多外国考古学者中,华尔纳是视觉感受最敏感的一位,他是学习艺术史的,专门研究视觉艺术,他被成千上万的优美壁画迷住了,惊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

当他逐个洞窟参观考察时,另一种愤怒情绪发生了。两年前有400多名白俄士兵为了逃避十月革命后的红军追剿,越过边境,被当地官员拘留在敦煌达半年之久,居住在莫高窟内,对莫高窟的破坏是史无前例的。华尔纳在给他妻子的信中写道:“……这些可爱的脸上,有几个被涂写着俄国军队的编号。从一个宣讲《莲华经》的坐佛口中喷出一串斯拉夫语的脏话……这些俄国人干下如此严重的破坏,以至斯坦因和伯希和所摄制的图片已成为这些洞窟原始壁画的唯一记录。”(www.xing528.com)

华尔纳又在信中对妻子说:“若干世纪以来,这些壁画和彩塑在这里一直安然无恙,但是当前看来,它们的末日即将来临……在看到这种摧残文化与艺术的行为,就是剥落这里的一切,我也毫不动摇,谁知道,何时会有其他军队驻扎在这里。更坏的是,万一伊斯兰教徒的叛乱,会毁灭这里的一切。恐怕20年后,这个地方就不值得一看了!……每一个初到这里朝拜的人,都任意把姓名刻写在壁画上,或者拿走一块带有壁画的摇摇欲坠的泥灰。”面对当时莫高窟的状况,华尔纳心中斗争很激烈,他明白剥落这里的精美壁画是一种盗取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眼看这些珍品遭受毁坏,又想拯救这些艺术品。所以他和王道士多次交涉,王道士对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并不理解其价值,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向他要求购买这些古代壁画和彩塑。他觉得这些洋人发疯了,不喜欢他新建的寺庙,不喜欢他请人新做的光辉灿烂的塑像,而喜欢窟内陈旧、褪色的旧塑像和壁画。王道士最后勉强同意华尔纳剥落一些壁画,并搬走一尊唐代的供养菩萨。华尔纳带来的意大利化学溶液,技术并不成熟,加上当时是敦煌的隆冬季节,剥落壁画并不顺利,反而毁坏了壁画。华尔纳选择的洞窟均为盛唐期间的极品,他从第335窟、321窟、323窟和320窟等洞窟剥落了26幅唐代壁画,结果因为工作、运输中的损坏,到达美国福格艺术博物馆时仅11幅完整保存下来,而且色彩效果、线条清晰度都不甚理想。所以华尔纳对莫高窟的破坏是不可饶恕的。而且他本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很强,选择的壁画是盛唐期间最优秀的、中国艺术鼎盛时期的作品,由于他的剥落失败永远消失于人间了。华尔纳深知自己所干事情的严重性,内心十分不安。那尊供养菩萨在运输中,因道路漫长而颠簸,华尔纳把自己的皮裤、衬衣全包在彩塑上,他写道:“在回国路上,即使我没有衬衣和袜子穿也算不了什么,因为每当想到我的东西能用来保护那鲜艳光滑的皮肤和碎裂颜料免受损害时,我的心情就会感到无限温暖。”哈佛大学小小福格艺术博物馆因收藏这些东方珍品而闻名于世。华尔纳第二次返回敦煌时,等待他的是充满敌意的民众和各种阻挠,华尔纳写道:“情况变得十分棘手,约有10多个村民放下他们的日常工作,从大约15里之外的地方跑来监视我们的行动,一旦触犯他们的规定,就会对我们进行袭击,或者用武力把我们驱逐出境。”“一个不注意的错误,即使是一次愤怒的表情,也可能使他们倾巢而出,骂不绝声,甚至置我们于死地。”总之,强盗行径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亚细亚探险掠夺文物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从1895年5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开创第一次西域考古之行,一直到1925年美国艺术史家华尔纳再次来到敦煌的这30年间,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德国的戈伦维德尔和范莱考克、美国的华尔纳、俄国的彼得·科兹洛夫和舍琪·鄂登堡,以及日本的大谷光瑞、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等等,纷纷组织大规模远征队、考古队,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大肆挖掘勘探古文物,如入无人之境。那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它们盗窃了无数珍贵文物,特别把敦煌藏经洞里的精品一扫而空,确实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次耻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被列强抢劫、残踏、损坏历史文物遗存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学者为首的敦煌研究院(前身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是莫高窟的保护神,组建自己的研究机构,培养自己的研究人员,成果丰硕。被华尔纳预言“20年后将不值得一看”的莫高窟现在保存了492个洞窟、45000多平方米壁画、2000多尊彩塑,是今天世界上最优秀的宗教艺术宝库

关于这些外国探险队、考古队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挖掘和掠夺行径,我们将用专著来详细叙述,在此书中只是做了一个有关莫高窟藏经洞的简单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