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拯救肝脏的奇招,你知道有哪些?

拯救肝脏的奇招,你知道有哪些?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脂肪肝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一个重要诱因。经常熬夜会诱发脂肪肝,则熬夜失眠最伤肝。而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是肝细胞的杀手。乏力气短症状较明显者还可服用绞股蓝总苷片。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作用的中药,如大黄蛰虫丸。此外,早上起床后要及时排尿,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人们献血后要注意护肝。

拯救肝脏的奇招,你知道有哪些?

肝脏像一个仓库,是体内的藏血器官,有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如果疲于工作肝脏就会受损,因此,做好养肝、护肝就非常重要,则做好以下之招,对于养肝、护肝最管用。

(1)午餐青菜150克:专家指出,肝脏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而午餐可提供一天所需能量的60%。午餐的营养素搭配为: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20%~30%,多不饱和脂肪为10%~20%。老人的午餐要保证150~250克蔬菜,50~100克水果

(2)要吃好早餐:为了养肝必须杜绝不吃早饭的坏习惯,因为不吃早饭是诱发脂肪肝的罪魁祸首。而脂肪肝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一个重要诱因。不吃早饭,中饭又随便吃点,把一天的吃饭任务都“压”到晚饭这一顿上,就容易使人发胖。即使一天进食的能量相等,不吃早餐会致营养不良,而晚上一顿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餐,会使营养物质不能利用而积聚,日久则成脂肪肝。人们不仅要吃早饭,更要吃营养齐全、合理的早餐。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搭配合理,蔬菜、水果都有,才有利于养肝、护肝。还不要饮酒过量最好不饮酒,更不要酒后乱吃药,以免药、酒“双重伤肝”。

(3)保证7小时睡眠:人在平躺时,肝脏的供血最充分。晚上23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新陈代谢的时间,此时要保证睡眠(最好保证7小时睡眠),肝脏才能充分休息。中医理论也认为,在这段时间,肝脏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胆在此刻发挥其解毒作用达到最高峰,人在此时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所谓“静卧血归肝”就是这个道理。网上流行这样的说法,晚上超过22点不睡觉是“不要脸”(指第二天脸色难看);超过凌晨两点不睡,那是不要命(耗损气血)。经常熬夜会诱发脂肪肝,则熬夜失眠最伤肝。

(4)生气勿超3分钟:发怒、压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肝气郁滞,表现为食欲下降、胸腹胀痛等。人在生气时肝细胞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而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是肝细胞的杀手。因此,人们要注意修身养性,规律作息,豁达大度,多看淡些,莫太计较,生活中会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宜尽快转移注意力,以免生气伤肝。

(5)每天行走两公里:人尤其是老年人要多活动肢体,有助于肝气生发、吐故纳新,适合的运动有踏青、做操、散步、打太极拳慢跑游泳、骑单车等,最好的锻炼是行走,每次至少走2公里,每周3~5次。但运动强度和时间也要有节制,不宜太过激烈或单次时间持续过久,因太过激烈的运动,竞逐气力,易过于耗伤阴血,会伤害肝脏。多伸懒腰也可养肝。伸懒腰时,身体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

(6)适量对症使用护肝中成药:许多中西药都会伤肝,吃药太多,也损害肝脏,导致药物性肝炎(即药肝)。为了不损伤肝脏,即使保肝药,也要对症用药;适合自己;种类不宜多,一般不超过3种;不要长期服用等。但有4种中成药适量对症服用能护肝,例如:(www.xing528.com)

月见草油胶丸。当脂肪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肝区会感到不适或胀闷感,如果时常感到头晕恶心、身体困重、乏力,多属于湿浊内停型脂肪肝,治疗以祛湿化痰为主,可用中成药月见草油胶丸。乏力气短症状较明显者还可服用绞股蓝总苷片。

茵栀黄颗粒。肝内脂肪含量超过30%,如果患者右肋胀痛、口干口苦或口粘、胃口变差,身体感到困重,这很可能属于湿热蕴结型脂肪肝。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常用茵栀黄颗粒。

香砂六君子丸。有的患者有右胁肋胀满或走窜样疼痛,多发生在生气、郁闷等不良情绪之后,还常腹胀便溏,多属于肝郁脾虚型脂肪肝。以疏肝健脾为主,常用香砂六君子丸。

大黄蛰虫丸。如果肝区能摸到硬结,伴有舌淡黯有瘀斑、面色晦暗,食欲差、厌油腻食物,可能已进展到肝硬化阶段,属于痰淤互结型。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作用的中药,如大黄蛰虫丸。

此外,早上起床后要及时排尿,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肝功能受损。人们献血后要注意护肝。如果献血后出现疲倦乏力、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肝区痛、腹胀、眼睛或皮肤发黄、灰白便、手掌发红、常有齿龈出血及鼻出血等症状时,只要有其中的一项,就应注意及时就医。

(赵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