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简称戊肝)为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所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病毒性肝炎。戊肝在我国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戊肝的发病率在我国多数地区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已占首位。国内有专家指出,由于人们对戊肝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被广泛认知的一面,戊肝不仅仅具有“粪口传播”“自限性”等特点,则“没有那么简单”。因此,应该加强对戊肝的防治。
(1)传播途径:既往认为,HEV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如饮用被HEV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直接和间接经血液传播的证据也不断增多。
患者通过水源、不洁食物、食用被HEV感染的动物肉类等被感染,也可经器官移植传播、母婴传播、输血传播。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是输血传播相关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这类患者的抗HEV阳性率达19%,而普通健康人群仅为5.4%,间接提示HEV可能经血液传播。英国于2006年曾报道了1例经输血传播戊肝事件。一项针对献血者的调查显示,HEV DNA的阳性率为1.5%,这一人群是否具有传染性虽不确定,但这些现象值得重视。
(2)高危人群:传统观念认为,戊肝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自2008年法国首次报道了慢性HEV感染病例后,慢性戊肝已被人们所接受。有专家指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HEV只引起急性肝炎。但是,在器官移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等免疫抑制状态下,HEV可引起慢性肝炎。因此,应该关注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以减少HEV的感染和慢性化。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高志良教授说,合并HEV感染会使乙肝病情恶化,发展为重型肝炎。HEV对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具有较大的危害,其中有几类人群感染HEV后往往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HEV容易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有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或HBV携带者、丙型肝炎、血吸虫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孕妇,研究显示,孕妇感染HEV后的流产率较高,病死率可达20%以上,1986~1988年我国新疆曾发生一起水源型戊肝流行,死亡患者707例,其中孕妇超过400例;接受实体器官移植者;血液病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患者;老年人等等。专家建议,对上述易感人群,应加强防护,在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进行HEV相关检测,如用斑点杂交法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血清和(或)粪便HEV RNA,或检测抗-HEV IgM等,从而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临床表现:高志良教授指出,合并HEV感染会导致乙肝病情恶化,其机制虽不明确,但在临床上常见。此类患者往往表现出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典型的表现主要包括胆红素显著飚升,转氨酶升高至正常值的20倍以上,病情凶险,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以及乏力、尿黄等。
专家也指出,戊肝的临床表现常不特异,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同时,有戊肝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3%符合标准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实为急性基因3型HEV感染者。有报道,戊肝的肝外表现有吉兰-巴雷综合征、膜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等。
诊断急性戊肝主要通过酶联免疫法来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由于诊断试剂未标准化,所以,不如检测HEV RNA更准确,这是诊断戊肝的金标准,但HEV RNA只在临床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内在患者血液和粪便中存在,则检测窗口期较短,即是HEV RNA阴性也无法完全排除近期感染的可能。
(4)防治结合:由于戊肝合并乙肝和妊娠合并戊肝都危害较大,因此,应加强防治结合,以防止慢性、急性肝功能衰竭,保障母婴安全。(www.xing528.com)
解放军第302医院的姜天俊教授对戊肝的防治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尽早发现和治疗染病患者。通过广泛开展病毒性肝炎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以早期发现肝炎患者,力求早期治愈,避免传播扩散。
第二,尽快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饮食卫生管理,把住“病从口入”之关,以有效地预防甲肝和戊肝;通过严格规范血液制品的采集与使用、远离毒品、拒绝乱性、母婴阻断等措施,避免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病毒的传播。
第三,通过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目前,除丙肝外,其他4种肝炎病毒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甲肝疫苗免疫成功效率达90%以上;乙肝疫苗的免疫成功保护率为90%~95%,乙肝疫苗接种同时可以预防丁肝;我国率先研制的戊肝疫苗成功率高达99%以上,若能广泛推广应用,则能够对普通人群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使更多的人群免受HEV的侵扰。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蒋佩茹教授对于孕妇的戊肝预防提出了如下的建议:①有条件的孕妇,尤其是已经感染HBV或HCV的孕妇,可考虑在孕前3~6个月接种戊肝疫苗。孕妇在全程(3针)接种疫苗后,可获得100%的保护率;②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把住“病从口入”的关;③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除了加强对孕妇的戊肝预防外,还要加强对已经感染孕妇的诊断和治疗,实施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更佳的治疗与管理,从而提高母婴救治率和降低死亡率,为改善母婴预防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德国的德斑格(Debing)报道了利巴韦林治疗慢性戊肝(多为免疫抑制患者)疗效不佳,这可能与病毒RNA在聚合酶区发生针对利巴韦林的耐药突变有关。
(裴桂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