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就是指过去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多次检查,乙肝“两对半”都是阴性,现在,突然得了肝炎,且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腹泻等症状,肝功能明显异常,转氨酶大幅度升高,尿黄,甚至出现眼和皮肤黄疸,血清免疫学检查HBsAg、HBeAg和抗-HBc等均为阳性,那这位病人就可以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了。
王振坤指出,急性乙肝有以下特点(《自我保健》,2003年第8期):
(1)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进入发病状态时发病也可能很急,但不能称为急性乙肝,而应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急性发作”。
(2)转氨酶升高大:转氨酶升高幅度较大,常在5000~10000单位之间或者更高。
(3)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程经过顺利,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在6个月内可治愈,也可有小的反复,但无碍大局。
(4)预后良好:急性乙肝预后一般都良好,但如果休息不好,滥用药,饮酒,不注意饮食等,也有5%~10%的急性乙肝发展成慢性乙肝。
(5)病毒标志物转阴:在6个内,HBsAg、HBeAg HBV DNA可以转阴,并出现抗-HBs,获得对乙肝的免疫。(www.xing528.com)
(6)愈后可能有症状:有一部分急性乙肝病人痊愈后,仍然有乏力感、食欲差、肝区不适、嗳气等症状,但肝功能正常,转氨酶正常,这叫做“肝炎后综合征”,不是慢性乙肝,故不必担心。
乙肝病毒的传播和感染,在本书第7问和第11问中已分别介绍。而国外有研究证实,只要有0.000 001毫升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健康人的体内,就足以使人感染乙肝并发病。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为45~160天,平均90天左右才会发病。急性乙肝的发病分为如下3期:
第一期,为前驱期。这时症状不明显,病人可能有疲乏无力,全身不适、恶心、胃口不佳、轻度发热。此期常不被病人所注意,或者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
第二期,为黄疸期。病人由尿黄,眼睛发黄,进一步发展到全身皮肤发黄,若黄疸较深,还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大便颜色也变浅。这时病人的恶心、呕吐、全身痛等症状可能有所减轻。也有一些病人不发生黄疸,但可能发生肝区隐痛、胃口不佳、乏力等。黄疸持续1~6周。
第三期,为恢复期。病人的黄疸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增加,精力开始充沛,但有时仍感到乏力,尿色也较深。经2~3个月的恢复期,逐渐走向痊愈,整个病程不超过6个月,多数为3~4个月。
(童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