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扩大免疫规划组组长兰斯·罗德瓦尔德(Lance Rodewald)博士指出,当前全球约有5亿人患有病毒性肝炎,20亿人曾受HBV感染。中国乙肝疫苗接种的推广,使得5岁以下儿童慢性HBV感染率较前降低90%。对于中国而言,必须再次强调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须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接种率。
(1)属于偶合症事件:近来出现的乙肝疫苗风波中,报告的17例怀疑接种乙肝疫苗死亡病例中,9例已明确诊断与接种疫苗无关,8例初步判断与接种疫苗无关。有专家指出,接种疫苗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偶合症,不是疫苗本身所致。所谓“偶合症”,我国的定义是: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我国新生儿(0~28天)死亡率为17.4%。也就是说,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2周内,每100名接种儿童中约有17名患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误解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接种程序不宜改变:媒体曾连续报道多例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死亡,因此,有人对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提出质疑,建议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时间推后,希望减少此类事件发生。但专家表示,我国目前的“0,1,6”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不宜改变。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第一针,再在1个月和6个月左右接种第二针、第三针,这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唯一方法。
(3)拒绝接种后果严重:有些家长认为婴儿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有关,所以,不让孩子接种乙肝疫苗,使部分地区乙肝疫苗使用率下降30%,这意味着此期间可能有大量新生儿错过了至关重要的首针乙肝疫苗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下降是十分危险的,其可导致新生儿终生HBV感染风险增加。分娩过程中感染HBV的新生儿几乎均不可避免地演变为慢性感染者,此后,他们可成为传染源,延续HBV传播周期,最终毁掉慢性乙肝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罗德瓦尔德博士强调,乙肝疫苗安全、有效,新生儿应及时接种。
(4)及时接种不可动摇:我国自1992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以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一般人群的HBsAg携带率已由1992年的9.75%下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已由1992年的9.67%下降至2006年的0.96%;1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也由1992年的10.57%下降至2006年的2.08%。过去20年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人数减少了约750万例。这些都是科学接种乙肝疫苗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WHO西太区乙肝专家指出,应该继续维持新生儿的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出生24小时内首针及时接种率。为了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新生儿应于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有研究表明,首针及时接种的儿童HBsAg携带率为0.6%,明显低于首针未及时接种的儿童的6.7%。母亲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携带率为4.0%,明显低于在出生24小时后接种的婴儿的20.0%。庄辉院士指出,1982~2012年,全世界数亿名新生儿和1.5亿一般人群接种了乙肝疫苗,未发现因接种乙肝疫苗而出现新生儿死亡率和一般人群死亡率升高的现象。我国20多年来约有2亿名新生儿和7 000万名儿童接种了乙肝疫苗,也未发现因接种乙肝疫苗使新生儿和儿童死亡率升高的现象。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则表明科学接种乙肝疫苗,安全可靠。虽然乙肝疫苗最安全,但对乙肝疫苗有禁忌证者,如对酵母或疫苗的其他成分有过敏史者,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症的患者,建议不要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是安全的,越早接种效果越好,但为了减少偶合症的发生,建议对有危急症状或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以及母亲是高危妊娠的新生儿(如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传染病等)可暂不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危新生儿,就作个案处理,权衡其利弊,在获得母亲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5)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专家指出,如果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降低,则已经明显下降的婴幼儿HBV感染率很可能反弹,由此而带来的远期不良后果将给许多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困扰。所以,专家再次强调婴幼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重视母婴阻断并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乙肝接种率呢?庄辉院士建议应采取下列措施:(www.xing528.com)
1)加强对公众健康教育。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相对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乙肝的防治知识和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性。
2)提高公众对国产乙肝疫苗的信心。让公众了解我国乙肝疫苗的生产、质控、管理、检定以及对疫苗的运输、保存、现场接种条件的规定和要求。现行国产乙肝疫苗的质量是可信的,其与进口疫苗是一致的。
3)加强对医务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的培训。乙肝疫苗虽是安全的,但为了减少偶合症的发生,对有危急症状或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以及母亲是高危妊娠的新生儿,可暂不接种;对母亲是HBV携带者的高危新生儿,应分析利弊,在母亲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4)与媒体交流及合作。以便全面、真实、准确地报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5)建立与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补偿标准和救助机制。做到及时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解释和说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事件处理的相关政策等问题,保护被接种人群的合法权益,提升公众对疫苗免疫规划的信任。
(余立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