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在冷战期间,前苏联没有大规模开发U-2和SR-71一类的高空/高速越境侦察机。这并不是因为它不想知道西方的情报,而是另有原因。
首先,前苏联获得美国情报,比美国获得它的情报要容易些。比如,在美国当地加油站买一张普通旅行地图,上面也会有诸如某某空军基地的位置。加上其强大的人力情报系统,效率并不比飞机低。
其次,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前苏联军事思想对导弹和航天越来越偏爱有加,在航空方面虽然也有不少远程飞机,但不大强调突防能力,自然就产生不了能越境的远程侦察机。其实,靠大量发射侦察卫星(其寿命最短只有3个星期)和大量派出“拖网渔船”,前苏联在成像侦察和电子侦察方面丝毫不吃亏。尤其是渔船,虽然比在空中接收信号效果和范围要差,但停留时间极长,而且没有飞机靠近他国国境那样敏感。
▲伪装成拖网渔船的前苏联间谍船
▲F-4监视伊尔-20
当然,前苏联并非不需要航空侦察,最大的需求在海上。由于在地理上与世界主要大洋的进出通道多有阻碍,前苏联要想对外施加影响,如果不想单靠远程导弹,就必须打通海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海上战略取守势,主要加强周边海上战略监视能力。1958年后,这种能力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逐渐扩大运用范围。3种主力战略轰炸机图-16“獾”、图-95“熊”和米亚-4“野牛”都有侦察改型,并且都能空中加油。几十年来,无论是在阿拉斯加与北美防空司令部交手,还是在北大西洋与北约盟军过招,它们都是常客。古巴导弹危机后,图-95常常从前苏联北部起飞,双机编队不着陆飞往古巴,途中搜集大西洋上北约舰队活动的情报,一般一周后返航。
▲图-16“獾”K侦察机(www.xing528.com)
▲图-16“獾”F侦察型三视图(下方侧视图为D型)
▲图-16“獾”F侦察型
▲图-16“獾”K电子侦察型
▲米亚-4三视图
▲米亚-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