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布局的“全球鹰”由瑞安公司(该公司1999年并入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1995年开始研制,1998年首飞,军方代号RQ-4A,使命是昼夜全天候持续监视。
▲RQ-4A机翼组装
▲RQ-4A“全球鹰”
▲RQ-4“全球鹰”
该机是现有无人机中最大的,翼展35米,接近波音737-400客机,展弦比达25,翼面积50.17平方米,机身最宽1.46米,空重3469千克,起降滑跑距离均为1524米,飞行由预编程序控制,也可随时修改程序,续航时间35小时。
“全球鹰”可以在19812米高度自主不着陆飞行36小时,因此能飞到4827千米外的目标区活动24小时再返回原地,每次任务提供图像1900张,24小时内可搜索137320平方千米,一般情况下4架就可覆盖一个典型的危机地区。
▲AGS计划的RQ-4“全球鹰”剖视图
▲RQ-4各种型号外形对比
2001年,美国空军正式接管诺思罗普公司的“全球鹰”研发。面对“9·11”后突如其来的反恐战争,还是验证机(蒂尔2+计划)的头两架“全球鹰”当年就加入第9侦察中队,紧急派驻波斯湾,支援西南亚的作战行动。
▲RQ-4B用于北约的AGS计划
2001年4月23日,一架“全球鹰”历时22小时,从爱德华兹基地直接飞抵澳大利亚南部的爱丁堡空军基地,航程12000千米,创下了无人机首次不着陆飞越太平洋的纪录。美澳两国军方联合评估了这类无人机在远海、近岸海域和陆地监视,以及防区外侦察的能力。
▲RQ-4和KQ-X空中加油设想
▲第40批次“全球鹰”在爱德华兹基地首飞
2003年,第10批次“全球鹰”首飞。它载有的光电/红外传感器不光能连续观察跟踪目标,特别是关键的机动目标,还足以识别出32千米外卡车上的备用轮胎,因而可判断目标类型。机上的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距离20~200千米,最高分辨率0.3米,大范围搜索模式下分辨率为0.9米,还可利用移动目标指示器监视最低速度7.4千米/小时的活动目标。
2006年推出的RQ-4B(也称第20批次)加大了机翼,翼展增至40米,机身也加长到14.5米,有效载荷从908千克提高到1362千克(U-2飞机为2270千克),以同时安装ASIP(机载信号情报有效载荷)和EISS(增强一体化传感器组件)。此时,该机型代替U-2的前景很被看好,被视为美国空军第一种整个接替现在由有人机承担的任务(高空情报、监视和侦察)的无人机型号。与飞行员只能连续工作10~12小时的U-2相比,单是其超长的续航时间就可望节省不少成本。
▲“全球鹰”用的AE3007发动机
▲休斯为后期型号的“全球鹰”研发的光电红外传感器
▲第30批“全球鹰”上的ASIP设备外观
▲2008年1月,组装中的第20批RQ-4B
然而,由于低估了技术复杂性,“全球鹰”未能以少得多的成本完成U-2基本相同的任务,预计最多持平。现有的55架已经花了124亿美元,第30批次在2011年的单价已达2.15亿美元。2012年1月26日,受经济危机影响,急于大幅削减军费的美国国防部宣布,将终止原定购买31架第30批次“全球鹰”的计划,已签订合同、价值34亿美元的18架将被封存。相应的,U-2的使用将得到延长。
第30批次“全球鹰”的另一缺陷是传感器性能不够满意。EISS的红外探测性能在目标上方还行,但对跨境监视很重要的长斜距观察能力不够。ASIP能测到大量信号,但地理定位能力有问题。(www.xing528.com)
不过此举也大有找借口之嫌,因为经费充足时,美国空军也强调“全球鹰”“不可替代”,容忍了两次预算超支,并不顾测试团队的保留意见,急于宣布初步形成战斗力。实际上,“全球鹰”近年的应用还是较为成功的,它在阿联酋的达富拉空军基地一驻就是10年,长期支援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战,2010年又部署到关岛,加强对西太平洋地区海上通道的空中侦察,并在2011年的利比亚冲突、日本和海地的地震救灾中小试身手。
▲为“全球鹰”开发的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图像
▲“全球鹰”部署在阿联酋的达富拉空军基地
▲生产车间内的“全球鹰”
2011年5月底,最后一架第10批次“全球鹰”以7650小时(绝大部分为作战监视)的飞行时数结束使命。截止此时,同批次的全部7架共执行了2141次任务,累计35528飞行小时,其中89%是作战支援,其余是救灾和反毒支援。它们中除3架移交给美国海军用于广域海上监视任务(BAMS)计划外,其余退役。直到此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其它国家的同类无人机服役。
因而,2009年6月25日首架在加州出厂的第40批次“全球鹰”将不受预算削减影响,美国空军仍将购买15架。它的核心装备MP-RTIP(多平台雷达技术植入计划)雷达也已交付。MP-RTIP既能提供照片级的雷达图像,又能在上面叠加移动地面目标指示,还增加了战斗管理和指挥控制能力。同样,将采用MP-RTIP的北约AGS(联合地面监视)计划的5架、德国将购买的“欧洲鹰”,以及美国海军BAMS计划需要的70架,都将是第40批次“全球鹰”,也都不会受预算消减的影响。
▲“全球鹰”的改型“欧洲鹰”
▲“全球鹰”为BAMS计划验证试飞
“全球鹰”的另一个亮点是2009年被美国海军“海上广域监视”(BAMS)计划选中(现称为MQ-4C)。该计划希望用一种续航时间24~36小时的陆基无人机,每架次能全时段覆盖至少2778千米的范围,从现有的5个基地起飞,就能覆盖全球,以配合现役的P-3C“猎户座”海上巡逻机及其替代型P-8A“海神”多任务海上飞机,提供持续、可靠的大范围海面监视能力,这无疑具有典型的战略价值。
虽然曾面临“捕食者”海上改进型的竞争,但“全球鹰”从2003年6月就被该计划选中用于概念评估,2005年10月交付两架,2006年1月31日就在太平洋上空展示了在多种海况下,从18000米高度探测到海面浮标或跟踪舰船的能力,需要时也能快速下降到低空准确识别舰艇。同时,它还能携带电子侦察设备。
▲“全球鹰”拍摄到的海地地震灾情
▲2010年2月阿联酋达富拉基地的“全球鹰”完成第3万作战小时飞行任务
▲2009年2月9日RQ-4在阿联酋达富拉基地
▲被“全球广域监视”计划选中的MQ-4C
2010年9月,以第30批次RQ-4B为基础的MQ-4C投产,预计2012年首飞,首批3架将用于系统开发与验证。2011年6月,诺-格公司为BAMS开发的首台MFAS(多功能主动传感器)雷达完成,这种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360度覆盖能力,探测距离200千米,其天线结合了电扫描和机械旋转,能更长时间地覆盖操控员感兴趣的海域,同时增强了探测小目标的能力。
目前,耗资125亿美元的70架MQ-4C定于2028年交付完毕。印度国防部也对它表示了兴趣,并获得美国政府批准购买。
▲2011年3月25日达富拉基地的美军机群
▲MQ-4C正在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