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电子侦察会有什么变化?
首先是战略与战术侦察的区别正在淡化。
与冷战时期不同,目前“铆钉”在阿富汗获得的情报主要直接服务于战场。几乎近实时的手机监听、加密破译和精确定位,常常为前沿部队提供直接帮助,比如提醒车队哪里有路旁炸弹。
▲MC-130H的电子战军官
▲MC-130侦察机
同时,在技术上,美军也开始使用更广泛的概念——“测量与信号情报”(Measurement and Signature Intellgence,MASINT),即通过搜集和识别敌方目标几乎所有种类的辐射特征,来确定其位置和动向,包括雷达、红外、地震、声学和激光等。20世纪90年代初国防情报局还为此成立了横跨战略和战术情报的“中央测量与信号情报办公室”(CMO)。
▲美军侦察平台的配合(www.xing528.com)
这使电子侦察出现了两个重要趋势,一是不同情报平台搜集的信息走向实时综合。由于技术的进步,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一大堆博士和超级计算机的数月奋战,直接在战场上就能完成。例如,一列夜间行进的车辆被红外相机或雷达发现后,交叉参照其它侦察手段,就能推测这支车队的使命,甚至指挥员在哪辆车上。二是这种综合后的成果能被直接利用,比如向作战飞机座舱提供实时信息流,或将获得的地面目标特征直接用于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将真正实现“猎杀”能力。
同时,电子侦察也正面临着挑战。不光遇到日益普遍的低截获概率无线电和雷达信号的考验,而且由于通信技术快速更新换代,拥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大量采用最新的数字通信、移动电话、互联网、地下和海底光纤通信技术。在这些领域,电子侦察机的信息截获能力大为削弱,甚至失去用武之地。同时,高密度传输、低能量传输,甚至在理论上可以将一条信息分解成几部分,用卫星、光纤等完全不同的媒介分散传递,最后只有接收者能将其组合起来,这些都为电子侦察提出了挑战。
当然,电子侦察机毕竟只是一个工作平台,它面临的压力绝不等于电子信息战的衰落,恰恰相反,新技术也正在为移动电话、互联网和光纤的通信截获提供新的手段。而且,敌方军用雷达、制导武器等大量辐射源仍是电子侦察机重要的侦察对象,这方面的对抗仍永无止境。
▲2003年6月OC-135B“开放开空”观察机在芬兰图尔库机场
▲RC-135X“眼镜蛇眼”
▲OC-135“开放开空”观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