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剖析美苏舰机动对抗,揭示韩航空难真相

深入剖析美苏舰机动对抗,揭示韩航空难真相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严重的是,携带空地核导弹的“逆火”轰炸机在美舰前方交叉机动,用雷达锁定美舰,苏舰也在美舰面前危险机动,数次差点相撞。▲1983年的前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9月5日,美国总统里根就将此事称为“韩航大屠杀”。可见,前苏联清楚,黑匣子无法支持他们坚持的“该航班侵入前苏联领空是一次蓄意的情报任务”,也证明不了前苏联截击机试图通过无线电与007航班联系,或机组意识到了警告射击。

深入剖析美苏舰机动对抗,揭示韩航空难真相

▲前苏联萨哈林岛上的科穆诺沃空军基地

1983年9月1日前苏联击落的韩航007航班,事件扑朔迷离,直到前苏联解体后一些信息得到披露,才解开部分谜团。

当天18:47,007航班从苏军雷达上消失9分钟后,萨哈林中部和南部的空军基地就都派出了飞机,克格勃也出动了船只进行搜索

表面看来,前苏联的搜索一直延续至11月6日,实际上由于冷战,东西方的搜救不光谈不上协调和信息分享,反而剑拔弩张。

事发后,应韩国请求,美、日当即展开搜救。9月10日,在无望找到幸存者后,舰队任务转为打捞,9月13日开始水下行动。

除205平方千米的最大可能海域,美军还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前苏联莫涅龙岛周围,前苏联领海外面积达770平方千米的水域,最西北端接近萨哈林岛涅维斯克海军基地的国界外,第二任现场指挥小皮奥提少将称:“自搜寻在西班牙丢失的氢弹[1]以来,美国海军没进行过如此大规模和重要的搜索。”

这样的搜救当然令前苏联不快,因而8周内苏方每天平均出动19艘船,包括至少40级48种型号,说是搜救,不如说是干扰和对抗。苏舰有时发出错误的旗语和灯语,切断美国租借的日本辅助船的锚链,并向其派出武装登船组(被美舰阻止),干扰美国驱逐舰起飞的直升机,试图撞击韩国搜索设备,捞走美国声呐浮标,在国际水域布放假声波发射器。更严重的是,携带空地导弹的“逆火”轰炸机在美舰前方交叉机动,用雷达锁定美舰,苏舰也在美舰面前危险机动,数次差点相撞。

▲事后美国媒体的报道

▲事发时的美国报道

▲韩航007航班的碎片

▲前苏联莫涅龙岛

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搜救毫无结果并不奇怪。小皮奥提少将认为:“我们虽没找到,但证明了残骸有95%以上的可能性不在前苏联领海之外的区域”。

西方在水面一无所获,两周后前苏联民用潜水员也发现:海底的飞机残骸最大的只有1.5~2米长,像是被拖网拖来这里,而不是天上掉下的。海底各种飞机部件和衣服都有,却依然没有遗体,连行李箱也没有。他们认为,很可能军方潜水员和拖船已经先处理过现场了。

▲西方搜索的范围

▲美舰“艾略特”号受到前苏联飞机干扰

▲前苏联卡辛级驱逐舰“天赋”号

▲前苏联舰艇干扰打捞

奇怪的是,9月26日,同样声称一无所获的苏方向美日提交了一大堆鞋。显然,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前苏联总是“找不到”的。

实际上,一开始前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干脆建议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不承认此事,以为没人能找到证据,但外交部不同意。12小时后,塔斯社只报道:一架关闭灯光的不明飞机在萨哈林侵入前苏联领空,被前苏联战斗机拦截。据说该机未对警告作出反应。

▲1983年的前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

9月5日,美国总统里根就将此事称为“韩航大屠杀”。次日,美驻联合国大使向安理会提交了前苏联飞行员的无线电通话录音等证据。随后塔斯社首次承认该机是在无视警告后被击落的,并对美国提交的事实提出多项置疑,还首次提到有一架RC-135的航线与007航班的航线交叉。

▲美国海军“纳拉甘希特”号辅助船

▲美国海军“保重者”号打捞船

▲美国海军护卫舰“獾”号(FF1071)

当时,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其实已经卧床不起,前苏联对美国趁机发起战争风声鹤唳,认定007航班是深入前苏联领空、刺探军事基地防空能力的间谍行为,坚持不道歉、不赔偿。(www.xing528.com)

▲《时代》杂志封面上的里根与安德罗波夫

▲1983年时的美国总统里根

不过,前苏联飞行员奥西波维奇在1991年公开了一些事实。他回忆:我告诉过地面指挥员有“闪烁的灯光”,“我看见两排窗户,知道这是架波音747飞机。我知道这是民用飞机,但对我这没有任何意义,将民用飞机改为军用很容易……”因此他没有向地面指挥员进一步描述,“我没告诉他们这是架波音飞机,他们也没有问我。”

“我打了4个点射,超过200发炮弹。可能没什么用,因为我装的是穿甲弹而不是曳光弹,是否有人看得见很难说……”

▲特雷扬科·莫希维奇

▲奥西波维奇

对目标的上升,奥西波维奇认为:“它迅速降低了速度,每小时400千米,我的时速超过400千米,没法飞得更慢。在我看来,入侵者的意图太明显了。如果我不想失速,就不得不冲到他们前面。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已经飞到(萨哈林岛)上空。情况紧迫,目标将要跑掉……地面下达了命令‘消灭目标!’。说来容易,怎么打,用炮弹?我已经消耗了243发。撞下来?我向来认为这不是办法,只能是最后手段。我想了个办法,下降到它下方约2000米,开加力,打开导弹,猛地拉起机头,成功了!目标锁定。”

“我们合法地击落了这架飞机……后来我们开始对小细节撒谎,说它没有航行灯或频闪灯,说我们发射了曳光弹,还说我曾在121.5兆赫紧急频道上与他们通话”。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1992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公布了5段事发数周后的绝密备忘录,进一步暴露了前苏联的掩盖行为。

其中一份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克格勃头子切布里科夫发给安德罗波夫的备忘录写道:“10月有关设备(黑匣子)已装上一架搜索机送往莫斯科,供空军科学研究所解码和翻译。我们的船只假装在日本海搜救,以迷惑美日,这些行动将按计划结束。如果黑匣子交给西方国家,西方也能利用它的客观数据,证明韩国民航机的飞行性质与我们所说的相反。这样,新一阶段的反苏疯狂将不能排除。综上,最好不要把黑匣子交给ICAO(国际民航组织)或任何想破解内容的第三方。它们在前苏联手里的事实也将保密。即使我们明知美日都还不知道黑匣子的下落,我们采取了措施避免今后走漏风声。请批示!”

可见,前苏联清楚,黑匣子无法支持他们坚持的“该航班侵入前苏联领空是一次蓄意的情报任务”,也证明不了前苏联截击机试图通过无线电与007航班联系,或机组意识到了警告射击。

▲日本监听站

▲1983年的苏军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

蹊跷的是,有权调查事故的美国NTSB(国家交通安全局)很快就被美国国务院中断了调查,理由是这不是事故,但国务院却请求ICAO调查,后者无权传唤任何证人或证据,只能靠有关政府自愿配合,而且当时只调查过一次类似事故。

不过,ICAO的调查还是得出结论:该机侵犯前苏联领空是无意的,原因是没发现导航设备的错误。1992年11月,叶利钦将黑匣子交给ICAO,重新调查后仍继续支持“误入”的结论。

其实,此事中一切设备故障和人为疏忽都是枝节,要害在于一个责任和一个阴谋论如何理解。关于责任,虽然当时负责指挥的基地司令科努科夫直到近年还在媒体上指责美日地面监控人员不纠正航向错误,为自己开脱,但苏军上下未能尽到准确识别对方身份的义务就贸然动武,而且公然撒谎,已是有目共睹。对阴谋论,由于美国不可能通过公布RC-135行动细节和雷达数据来澄清自己(实际上,此案的外交攻势中美国公布大量监听情报,已使苏方警觉,随后的情报监听效能一度下降60%),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1983年时的前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

最典型的阴谋论,要数2007年7月俄罗斯军事史学家亚历山大·科列斯尼科夫教授的“多年研究”。为他提供关键证据的,竟是当时的前苏联远东军区司令伊万·莫希维奇。这位大将的猛料包括:007航班一进入苏领空,苏军就侦知其正与北约情报部门通话;在堪察加半岛上空不击落,是怕引爆潜艇或其他设施的核弹,而迫降又怕美国人引爆飞机,引爆附近的核武器;飞机被击中后,内部发生更大爆炸,显然是在自毁灭迹;该机推迟起飞,是为了与美国侦察卫星同时抵达堪察加上空,以发送密码文件;机上当时只有不超过29名间谍,但伪装了269人的行李;最后,美国以认定前苏联无罪,换取前苏联不公布间谍飞机真相。

其实,从航空战略侦察的角度看,美国利用盟国民航机掩护电子侦察机并无多大技术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架飞机配合,分散对手注意的方法早已用过,对庞大的前苏联防空军效果有限。用民航机直接监听也不必要,因为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都离美、日非常近,浅浅地闯入其领空并不能多测到多少情报。相反,多年与苏军交手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这么干是不会有什么机会的。

▲萨哈林岛的卫星照片

▲参与打捞的前苏联勘探船

▲参加救援的前苏联“摩玛”级情报船“塞林格”号

从“镜头2”中提及的通话证据可以发现,在卡门斯基等下级并未排除目标是民用飞机可能性,而在最高层基本瘫痪的情况下冒险授权动武的这位军区司令,为开脱自己,祭起了阴谋论的法宝,其实漏洞百出。最起码,面积达47万平方千米的堪察加半岛上,核武器密度和可靠性达到随便坠毁一架飞机都可能引爆的程度,即使不算荒谬,也对前苏联很不利。而美苏相互不揭底的交易,正是阴谋论的经典要素:死无对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