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135C定位于全球战略侦察,一般从奥弗尤特基地起飞,执行一次24~30小时的任务后降落在海外基地,飞一两次12~20小时的当地任务后,再通过一次24小时任务返回本场。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东南亚局势紧张,RC-135C进驻日本嘉手纳,每周只“扎进”战区几个小时,吸足信号,让两名专门寻找新技术装备的操作员观察一会,来回途中兼顾中国海岸。
不久,RC-135M也从日本主岛调到冲绳,称第82战略侦察中队,配属嘉手纳基地的第4252战略联队。随着越战升级,该机每天都在东京湾(即南海的北部湾)侦察12小时,任务代号也从“燃烧糖果”改为“战斗苹果”,不久又增加到24小时覆盖。
▲飞行中的RC-135U
“战斗苹果”航线一开始都在东京湾,加油一般在越南中部非军事区附近,一边加油一边继续侦察。没有自卫能力,又接近升限飞行的RC-135M,其实是个容易打击的目标,越南空军的米格-21数次突然以超音速直扑海上而来,但因燃料不足,把握也不大,发射完导弹就立刻回到高炮和地空导弹掩护范围内。
几次近距离遭遇后,美军派出舰载的F-4和F-8战斗机为“战斗苹果”任务护航。护航机一般在RC-135M上方内侧几千米巡逻,按时离开去空中加油,这一规律逐渐被越军发现,两架米格-21趁机偷袭,不过都没有得手。两次过后,美军增加了战斗机,并设下诡计。高空护航的战斗机离去加油后,RC-135M飞到航线南端,两架接替的战斗机悄悄隐藏在其机翼下方,回到海防港外海面上空盘旋,击落了好几架偷袭的米格机,最终使越军放弃了攻击RC-135M。
▲越南空军米格-21(www.xing528.com)
▲RC-135侦察机
1972年“战斗苹果”任务扩展到老挝上空,触及胡志明小道等海上够不着的目标,代价是面临高炮和导弹威胁。由于没有战斗机护航,米格机也恢复了攻击行动。幸而越军在老挝的空中力量并不强。
即使不必规避导弹和敌机,这种任务本身也不无风险。RC-135M时常要装35人连同行李(因为天气复杂,不知道要在哪里降落),在冲绳的滂沱大雨和雷暴中起降。不管怎样预防,雨水还是经常浇进RC-135M的发动机反推装置(用于缩短降落滑跑距离)。由此造成的短路,会使发动机在刚起飞不久,满功率爬升的节骨眼上突然反推,造成的猛烈偏航和减速令人胆战心惊。多次测出北越地空导弹引信和制导信号变化的RC-135U也有被米格机当成B-52一路追杀,狂奔逃进泰国的经历。
即使在和平时期,即使有一定安全距离,RC-135及其类似机型的历险也在所难免。1970年11月17日,一架RC-135在阿拉斯加维州加奇岛附近国际水域上空被米格-17拦截,曾遭到其中一架的警告射击。1976年4月2日,一架苏-15截击机从前苏联萨哈林岛的“鹰”空军基地紧急起飞,拦截接近到距该岛100千米以内的一架RC-135。起飞后,上级改令该机拦截一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2巡逻机,当时后者正在萨哈林岛南端的日本海上空1980米飞行。接近到6.4千米后,苏-15与该机平行飞行,不料飞行员斯特里扎克不慎按动了空空导弹发射按钮。幸而他赶紧解除雷达锁定,才使这枚导弹飞过目标右侧后自行坠毁。
▲苏-15截击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