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联队长巴肯准将(右)
专门装备RC-135的第55战略侦察联队一直是美国空军战略电子侦察的核心力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军联队,其箴言是“我们看见一切”(Videmus Omnia—拉丁文,对应英文是We See All),截至2011年,全联队战斗飞行超过14000小时。
该联队的前身第55侦察大队1947年在佛罗里达州成立,装备RB-17,1948年6月迁至堪萨斯州托佩卡(后称福布斯空军基地),改称第55战略侦察大队,装备RB-29。
1950年11月,驻波多黎各的第55战略侦察大队改编为第55战略侦察联队,在1950~1954年间承担战略侦察、制图摄影、电子测地制图和电子侦察任务,期间1952年迁回福布斯基地,并换装了RB-50侦察机。
1954年5月,第55联队改装了RB-47E,并将测绘任务移交出去,主要承担全球战略侦察。1961年,该联队开始装备RC-135。1963年和1964年又分别剥离了气象侦察和照相侦察任务。
▲第55联队士兵
▲第55联队曾装备的EA-3B侦察机
▲1983年的奥弗尤特基地夜间
自成立起,该联队向海外半永久地派驻分遣队的步伐就从未停歇,6个小队航迹遍及英国上黑福德、布莱兹诺顿、米尔登霍和拉肯希思等基地,以及日本横田基地、阿拉斯加州埃尔森基地、土耳其英克尔利基地、格陵兰岛图勒基地和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临时使用的海外基地更多,包括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越南南方的边和及岘港基地、泰国的乌泰保基地、韩国乌山基地、希腊雅典基地、西班牙托雷洪基地、挪威博德基地、塞浦路斯阿克罗蒂里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夏威夷希卡姆基地、波多黎各的拉姆基地、德国莱茵-美茵和腾珀尔霍夫基地、阿留申群岛的谢米亚基地等。1966年该联队迁到内布拉斯加州奥弗尤特空军基地,用RC-135取代了最后一批RB-47。
▲第55联队的官兵们
▲奥弗尤特空军基地的第45侦察中队人员在工作
▲奥弗尤特机场
1966年,第55联队第38战略侦察中队开始负责“观镜”(Looking Glass)任务。由EC-135承担的这种任务要求全年、全天24小时有空中待命的指挥所,以备战略空军司令部在核战争爆发时使用,直到25年后的1990年才停止,1998年此项任务合并给海军的E-6B TACAMO飞机。
1975年,装备E-4B(充当“国家应急空中指挥所”,NAOC)指挥机的第1空中指挥控制中队也划归第55联队,这一任务延续至今。1993年后,该联队还一度负责过美国战略司令部、国防部和国会高官的专机任务。(www.xing528.com)
▲第55联队徽章
▲奥弗尤特基地的标语:美国的全球勇气
▲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指挥中心
▲第55联队驻英国的纪念标
目前,第55联队是美国空军第二大、空战司令部第一大联队,行动归美国战略司令部指挥。它下辖6个大队、31个中队和3个分遣队近8000人的庞大队伍,使命为“在全球范围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面对任何冲突,为美国提供实时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指挥控制、电子攻击、总统支援、核条约核查和精确态势把握等关键能力。”
▲RC-135S“眼镜蛇球”
现在该联队的部署地点缩小到6个,除奥弗尤特基地和戴维斯-蒙塞基地外,还包括海外的英国米尔登霍基地、希腊克里特岛的苏达湾基地、日本嘉手纳基地和沙特卡吉基地。现有3架RC-135S、2架RC-135U、17架RC-135V/W、4架E-4B“空中指挥所”和一些执行条约履行核查用的OC-135B。
第55联队的主力是驻奥弗尤特基地的第55作战大队,它也是空战司令部最大的大队,下辖世界各地的12个中队和两个分遣队共约3200人,7个机种、13种型号、46架飞机,任务包括全球侦察、指挥控制、总统支援以及条约核查。
该大队1940年组建,装备过RB-17、RB-29等机型,承担过摄影、测绘、制图以及全球照相侦察等任务。他们参加了美国所有海外军事行动,经常每年在国外活动180天以上,自称全年任何时候都有飞机在空中飞行,其非正式的座右铭是“太阳从不落到战斗的第55联队翼下”。
此外,第55联队还下辖编有5700多人的第55通信大队,负责为从作战部队到国家最高层的70多个部门提供全球C4系统、信息管理和战斗支援。2002年划归该联队、驻戴维斯-蒙塞基地的第55电子作战大队则提供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这是美国空军主要电子攻击平台。
▲RC-135V“铆钉”
▲RC-135W“铆钉”在米尔登霍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