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目标导航的优化实施方式

学科目标导航的优化实施方式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表3-6“目标导航”设计学生看完动画,在“目标导航”上进行勾选,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喜欢的邮票。随着我校的“目标导航”在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深入,“目标导航”的实用性就越来越被凸显出来。

①激活已知,快乐起航:Hobbies课例中,在课前布置学生在“目标导航”上写出自己知道的活动名称和喜欢的活动,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对已经知道的动词短语的回忆和总结,也为本节课“谈论爱好”的话题做了铺垫,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话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见图3-74)

图3-74 “目标导航”设计

②小组合作,认真巡航:课前通过师生的自由交流谈论学生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以教师明信片的形式介绍教师的爱好,突出重点短语take photos和collect stamps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交流导航上各自所喜欢的活动,鼓励学生围绕新话题先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由于课前已经在导航稿上写出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就有话可说。学生很快就运用句型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Ido./No,I don’t.展开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促使学生课前依据“目标导航”的提示展开预先的热身,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加以思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新知所要涉及的范围,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理解信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其“自由学习”方式包含了同伴间的互教互学。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体经验和知识的增长,可以让学生间思维的火花多样化,个体的语言知识在融合中重构。

找出每个人喜欢的邮票,用笔勾出来。(见表3-6)

表3-6“目标导航”设计

学生看完动画,在“目标导航”上进行勾选,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喜欢的邮票。

③联系生活,胜利返航:英语Asking the way课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问路和指路的句子,教师按照课文的内容,出示了表示课文中路程的手绘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描述,在地图中标出博物馆和邮局的位置,以及公共汽车站的位置。接着教师出示了在第一次设计中放在课文学习之前的那张学校附近的地图,并设计了史密斯先生住在金陵之星大酒店,今天他想来我们学校,之后他还要从锁金村到红山动物园游览的情节,请学生用英语告诉他如何步行从金陵之星大酒店到我们学校,再从锁金村车站坐公共汽车到红山动物园。学生因为有了刚才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在介绍路程时所需要用到的句子都是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的,并且在课文内容的地图上实践过,所以换成实际情况之后,他们也能很好的运用,产生真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以思促学,实现语言和思维的真正提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需以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生活经验有联系的真实情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环境支持。(见图3-75)

图3-75 “目标导航”设计

(储明绚)

“L-O-V-E目标导航”:学生在知识航行中的灯塔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既是知识课,又是一门工具课。《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语言知识点的积累,更应是在掌握的基础上转化为运用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目标,这是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校的“目标导航”在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深入,“目标导航”的实用性就越来越被凸显出来。所谓L-O-V-E,即L-Lighten激发兴趣;O-Object目标导向;V-Variety方法多样;E-Exercise练习设计。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讨和研究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活动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有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练习,从广义上讲,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反馈和课后的巩固作业,是指一切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途径。

“目标导航”在课堂的实际使用中,就好比大海中的灯塔,虽然并没有出现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全部过程里,但却是航行中不可或缺的指明灯,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e way A部分话题教学中不使用“目标导航”和使用“目标导航”的两次不同的设计,谈一谈“目标导航”在课堂使用中的作用。

设计一(不使用“目标导航”)

PPT shows the map of Suojin Cun,

T: Look at this map.Our School is over there.How can I get to our school from the Star of Jinling Hotel? So today let’s learn how to ask the way.

出示课题“Unit 3 Asking the way”并带读。

T: Look,we should go along this street.PPT shows the sentence.

T: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PPT shows the sentence.

T: Our school is on your left.PPT shows the sentence.

T: You can’t miss it.PPT shows the sentence.

板书句型并带读:Go along this street.

Turn left/right at…crossing.

…is on your left/right.

You can’t miss it.

T: Can you try to show the way from the Star of Jinling Hotel to our school on the map? Try to use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Now,you can say it in pairs.

请一名同学上台用教鞭指着屏幕上的地图,并用英语指出路程。

Text

①The preface: What is Mr Smith want to do?

PPT shows the picture of the text.

T: Look,this is Mr Smith.Where does he want to go? Please read the preface and answer this question.

Ss: He wants to go to the History Museum.

T: Yes.

板书“History Museum”

②The first part: How to get to the History Museum.

T: How to get to the History Museum? How to get there?

板书“How to get there?”

T: Please read the text and try to discuss in pairs.

PPT shows the map in the book of this unit.

T: Who can show us the way to the History Museum on the map?

S1: Go along this street.Turn left/right at…crossing.The History Museum is on your left.You can’t miss it.

T: Let’s say it together.

T: Oh,how far is the History Museum from here?

PPT shows the sentence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and read.

Ss: It’s about a kilometre away.

PPT shows the sentence and read.

T: Oh,it’s a long walk.If Mr Smith goes to there on foot,he’ll be tired.How can he get there faster?

Ss: He can take bus No.5.

T: How many stops?

Ss: Only two.

③:The second part: Where is Mr Smith going then?

T: After Mr Smith visiting the History Museum,where is he going to? You can read your English book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

Ss: He’s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T: Where’s the post office?

Ss: It’s on Zhongshan Road

PPT shows the sentence” It’s on Zhongshan Road” and read.

Then PPT show a map of the White Horse Park.

T: 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map,where’s the White Horse Park?

Ss: It’s on Longpan Road.

Then PPT shows another map of Hongshan Zoo.

T: Look,where’s HongshanZoo?

Ss: It’s on Hongshan Road.

T: Look at the map.How can we get to Hongshan Zoo from Suojin Cun?

PPT shows the sentence: You can take bus No….and get off at … stop.

T: Can you try to tell me how can we get to Hongshan Zoo from Suojin Cun? Use this sentence,you can discuss in pairs.

Ss: You can take bus No.40/93/24 and get off at the fourth stop.

T: Good.But How can Mr Smith get to the post office?

S: He can take bus No 9 and get off at the third stop.

T: Yes,you’re right.

④Read the whole text.

T: Open your English book,and try to read after the tape.

T: Then you can read by yourselves.

设计二(使用“目标导航”)

PPT shows the picture of Mr Smith.

T: Who is h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 Let’s watch the cartoon and try to know him.

“目标导航”设计(见图3-76)

Ss: He is Mr Smith.He lives in Nanjing.He wants to go to the History Museum and the post office.

图3-76 “目标导航”设计

板书生词“the History Museum”和“the post office”并带读。

T: Mr Smith is an Australian.He doesn’t know the way,so he asks Yang Ling.How does he ask? And how does Yang Ling answers? Open your books and find the sentences,then write them in the paper.

“目标导航”设计(见图3-77)

PPT shows the map of in the story.

T: Look,where’s the History Museum and where’s the post office? Try to discuss in four,and finds these two places on the map and draw the way.

图3-77 “目标导航”设计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根据刚刚在课文中找出的问路和指路的句子,在地图上找出博物馆和邮局,并标出路径。

T: How can Mr Smith get to the History Museum?

Ss: Go along this street.Then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the museum is on his left.He can’t miss it.

T: How far is it from here?(www.xing528.com)

Ss: It’s about a kilometer away.

T: Oh,it’s a long walk.How can he get there faster?

Ss: He can take bus No.5.

T: How many stops are there?

Ss: Only two.

T: How can Mr Smith get to the post office?

Ss: He can take bus No.9 in front of the History Museum and get off at the third stop.

“目标导航”设计:(见图3-78)

图3-78 “目标导航”设计

对比反思:

对比两次设计,仅仅从教案的篇幅上看,第二次设计就少了很多内容,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建筑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是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学生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也没有把新知识转化成为可用的素材,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

在第一次设计中,学生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下,配合阅读课文或是观看课文动画,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来学习和理解课文,这个过程看似合理,教师把课文分成了几个段落,按照顺序,依次指导学生学习,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老师一共提了7个问题,这7个问题是完全按照课文的重要情节来提出的,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课文就基本理解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教师所牵制,这样的学习的被动的学习。

而在第二次的设计中,教师改变了教学中几个主要环节的先后顺序,把介绍从金陵之星大酒店到学校的路程这个环节放到后面,首先通过观看全文动画或是阅读全文了解史密斯先生要去哪些地方,这属于泛读全文。之后学生再次精读全文,找出史密斯先生问路和杨玲指路的句子,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找出的句子印象也会比较深。指路和问路的句子找到之后,学生还是没有太深刻的体会,于是地图的出现让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根据课文里的句子,在地图中找一找史密斯先生要去的几个地方,路程是怎样的等等比较实际的话题,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所学的新知。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是如何用英语问路和指路。在第一次的设计中,教师出示了学校及周边的地图,使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和熟悉,为句型的学习降低了难度。非常巧合的是,从路口到学校的路程,沿着这条路直走,在第三个路口向右转,学校就在你的左边,跟课文中博物馆的路程是一样的,这进一步缓解了课文学习的难度。但是这个环节是放在了课文学习之前,学生根本就不会用英语问路和指路,所以当教师用这张地图让学生说说如何从路口到学校,只能是教师自己自问自答,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句子,而没有任何感悟。这样的学习效果也会很差。

而第二次的设计并没有把文章割裂成几个段落,而是针对全文提出了一个问题:“史密斯先生想要去哪里?”,学生通过泛读全文,很快就能了解史密斯先生要去博物馆和邮局,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史密斯先生是外国人,他不太认识南京的路,他是怎样问路的,杨玲又是怎样指路的?学生第二次打开书,并精读全文,找到史密斯先生问路的句子和杨玲指路的句子,并把找到的句子分别写在导航中。学生在找句子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生找到句子之后,教师只要指导一下句型的正确朗读就可以了。学生光找到这些有用的句子还不行,关键是要能理解并能够使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问路和指路的句子,教师按照课文的内容,出示了表示课文中路程的手绘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描述,在地图中标出博物馆和邮局的位置,以及公共汽车站的位置。接着教师出示了在第一次设计中放在课文学习之前的那张学校附近的地图,并设计了史密斯先生住在金陵之星大酒店,今天他想到我们学校,之后他还要从锁金村到红山动物园游览的情节,请学生用英语告诉他如何步行从金陵之星大酒店到我们学校,再从锁金村车站坐公共汽车到红山动物园。学生因为有了刚才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在介绍路程时所需要用到的句子都是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的,并且在课文内容的地图上实践过,所以换成实际情况之后,他们也能很好的运用。

在“目标导航”的辅助下,学生在学习新句型的过程中,完全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发现和运用新知,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学生是自我思维建构的真正主体,同时,如果能够发挥学生小组学习的合作机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基于语言实践而学习,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巫绮云)

“目标导航”:奏响英语课堂“三部曲” ——5下《Unit3 Hobbies》案例评析

一、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灯塔,有了定位准确的目标课堂才更具有方向感。然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目标的表述上,只看到让学生听说认读什么、理解什么、熟练运用什么,突出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而没有过程与方法的注入。由此而拟定的过于笼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未能彰显其导航课堂的功能。因此,从学的角度拟定目标,并以“目标导航”为主线引领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及时调整教学,真正成为课堂上的掌舵手。笔者结合教学案例,探讨教师如何围绕制定的“目标导航”稿展开教学,学生则依据“目标导航”稿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把握课堂学习重点,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三部曲活动。

二、案例描述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兴趣爱好”,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一般疑问句Do you have any hobbies?及回答和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用法。对于此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强烈的交流动机。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目标导航稿上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片段一:Free talk

PPT shows the picture of the teacher.

T: Just now,I know a lot about you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me Then talk about the teacher’s hobby.

Ss: 跟读短语taking photos and collecting stamps.

学生学习句型:My hobby is ...ing...

Ss: Talk about their hobbies.Write their favourite hobbies on the paper.

小组内交流导航稿上已知的活动名称,并用新句型交流自己的爱好。

A: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B: Yes,I do.I like -ing…

“目标导航”设计

写出你所知道的活动和喜欢的活动名称。(见图3-79)

图3-79“目标导航”设计

片段二:

PPT shows the picture of the Part A.

T: Look,Ben and his classmates ar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Can you gues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s:They are talking about stamps.

T:Yes.let’s watch cartoons.what stamps do they like?(播放动画)then take out your paper .Try to find their favourite stamps.You can work in groups.

Ss: Work in groups.tick the answer on the paper.

“目标导航”设计(见图3-80)

① 找出每个人喜欢的邮票,用笔勾出来。

图3-80“目标导航”设计

学生看完动画,在“目标导航”稿上进行勾选,在小组内交流每人各自喜欢的邮票。

T: we know Ben likes Chinese stamps .Mike likes ship stamps .Yang Ling likes flower stamps.Ben’s brother likes animal stamps.let’s read this part together.

Ss:Read after the tape.

T:Just now we know Ben’s hobby.What are Ben’s classmates’hobbies? Read the rest part.出示Learning tips:同学们,你们可以在阅读的时候用笔划出他们的爱好,做好记号哦!

“目标导航”设计

②找出每个人各自的爱好,用线连接起来。

making clothes

Mike cooking

Yang Ling taking photos

Helen growing flowers

Ss:Discuss in groups and match the pictures.

在“目标导航”稿上将人物和爱好进行连线,理清对话脉络。

T:Check the answer.板书重点短语

T: Read after the tape.

Ss:在理解的基础上,听读重点句型,模仿语音语调。

T: we know Ben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Mike likes taking photos.Yang Ling likes making clothes.Helen likes cooking and growing flowers.let’s read this part together.

Ss: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时,可以和伙伴边读边做动作,来提高阅读兴趣。

片段三:

T: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ir friends.(For example: name,age,subjects and hobbies.)

在导航上用今天所学的句型尝试写一篇关于你朋友的短文,在小组内分享,期待能看到你出彩的佳作!

“目标导航”设计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riend.(见图3-81)

图3-81“目标导航”设计

Ss: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小作文,在全班朗读,教师点评。

三、案例反思

(一)课前预习——奏响悦耳动听的开始曲

1.激活旧知,编织网络

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是英语课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导航稿上写出自己知道的活动名称和喜欢的活动,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促使学生对已经知道的动词短语的回忆和总结,也为本节课“谈论爱好”的话题做了铺垫,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话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

2.小组交流,真实运用

课前通过师生的自由交流谈论学生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以教师明信片的形式介绍教师的爱好,突出重点短语take photos和collect stamps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交流导航上各自所喜欢的活动,鼓励学生围绕新话题先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由于课前已经在导航稿上写出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就有话可说。学生很快就运用句型 Do you have any hobbies?Yes,I do./No,I don’t.展开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促使学生课前依据“目标导航”的提示展开预先的热身,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加以思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新知所要涉及的范围,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课堂梳理——奏响跃跃欲试的进行曲

1.听读对话,抓关键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因此,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目标导航”的设计正是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本文虽然看起来篇幅较长,但主要只谈论了各自的爱好,其中Ben的爱好是集邮,对话的一半篇幅是在谈论他们各自喜欢什么样的邮票。在引导学生观看整体动画时,让学生关注What stamps do Ben’s friends like?由于人物比较繁多,在导航上设计了表格,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抓住关键句,这样大大降低了初次听读任务的难度。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分别找出各自喜欢的邮票,将原本抽象的对话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细读对话,促任务

文本的另一半篇幅着重谈论了Ben的同学的爱好。What are Ben’s classmates’ hobbies?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对话,把握文本内容,在导航上设计看图连线,将抽象的对话提炼出来,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的知识探究不仅限于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对话过程时,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划出关键词句等,这样,结合导航设计的任务就在脑海中形成知识脉络体系。

3.复读对话,领意图

课堂阅读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下,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此,在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阅读,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阅读,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和自寻,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课末拓展——奏响意犹未尽的结束曲

著名教育家李赋宁教授曾讲过,“只有通过创造性的练习(creative exercise),学生才能清楚有条理和连贯第表达思想”。写作时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使语言输入最有效率地转换成输出,就要在输入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去输出。在课末环节,结合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将学生的口头训练落实到写,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好朋友的小作文,学生可以在介绍年龄、姓名的基础上,加上课堂所学习的爱好。这样,前后联系,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综合运用,便于学生编织知识的网络。

综上所述,以“目标导航”设计贯穿课堂始终更好地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以“目标导航”为主线贯穿教学实践,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方向,而且能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出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并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地获取探索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导航”引领课堂教学实践,真正体现了教为学服务。

(宗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