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技术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在七八十年代得到蓬勃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个人移动通信的应用为卫星通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天线技术是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星载天线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波束更窄、增益更高、通信距离更远,这促使天线反射面的尺寸越来越大、发射功率越来越大。受发射体积和发射质量的限制,可展开网状反射面天线(Deployable Mesh Reflector Antenna)因具有质量轻、天线收拢状态的体积小、天线的展缩比大、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在空间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天线的收发共用天线(或仅发射天线)位于接收天线附近时,天线所产生的PIM 对于系统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天线设计之初即可进行网状天线PIM 的分析评估对于网状天线的设计至关重要。图3-24 所示为网状反射面天线收发共用的星载通信系统框图。
图3-24 网状反射面天线收发共用的星载通信系统框图(书后附彩插)(www.xing528.com)
然而,金属网的微观接触机制非常复杂,网反射天线的PIM 建模的理论方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2002 年,Pelosi 课题组提出了PIM 散射是由非线性金属接触引起的。他们还通过将时域物理光学(TDPO)方法应用于非线性空间来预测PIM。但是,由于入射波近似平面波,并且TDPO 方法有很多严重的累积误差,因此该方法在计算复杂的微波分量时并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莹、毛煜茹等人基于频域仿真和非线性电路,提出了一种由金属板和间隙组成的固体反射器天线上的PIM 协同计算方法。2013 年,江洁、李团结等人研究了金属丝网的PIM 问题,在分析金属丝网接触非线性时,将GW模型与Hertz 接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金属丝粗糙面上接触载荷与实际接触面积的关系。2018 年,武东伟、谢拥军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编织形式的网状反射面天线的PIM 预测方法,并分析了金属网张力、表面粗糙度、温度和其他因素对于网状发射面天线的PIM 影响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