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媒介的卓越翻译辅助技术

非语言媒介的卓越翻译辅助技术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非语言媒介在翻译中的作用如前所述,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不仅呈现出网络化、碎片化、浅表化和实用娱乐化的特点,而且由于新媒介及其技术带来了可视性、视觉化和具象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发了视觉文化的崛起和读图时代的来临[24],因此读者的阅读习惯还出现了视觉转向。[33]非语言媒介在表达意义和构建语篇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媒介的卓越翻译辅助技术

(一)非语言媒介在翻译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在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不仅呈现出网络化、碎片化、浅表化和实用娱乐化的特点,而且由于新媒介及其技术带来了可视性、视觉化和具象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发了视觉文化的崛起和读图时代的来临[24],因此读者的阅读习惯还出现了视觉转向。阅读不再只注重信息内容带来的功利性价值和精神愉悦,感官上的愉悦和审美刺激也成为激发阅读的原始动力。在新媒介环境下,图片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第一要素,图像表达甚至超越和引领文字,成为新媒介内容提供者和技术服务者虏获受众的直截了当和显而易见的重要手段。[25]

视觉符号的流行主要是由于语言虽能够表达深刻的思想,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但语言有其自身的局限,特别是我们在理解陌生事物时,不管语言描述有多么细腻形象,也很难唤起我们对所描述的事物场景的直观想象,导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限。若是给文字以恰当的配图,则可以增强文本的可理解性,加大文本的信息量,创造出单纯的文字或图像都无法达到的新的意境[26]

实际上,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图文书都早已有之,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并不限于儿童读物。[27]例如,插图在图书尤其是科技图书和文学图书中都曾被广泛使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都绘有精美插图,而《三国》话本、《西厢记》、《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也有插图。在西方,1470年出版的《纽伦堡编年史》(The Nuremberg Chronicle)插图近2000幅,由著名画家沃尔格穆特(Michael Wolgemut)和普莱登伍尔夫(Wilhelm Pleydenwurff)绘制。富克斯(Leonhard Fuchs)的《植物史》(De historia stirpiu)则是科技类图文书的典范。到了近代,大画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也曾为多种图书绘制插图。[28]近年来,我国更是出版了大量的图文书,除了针对儿童的图书,供成人阅读的也涉及各个领域,如“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中大量精致的插图就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抽象深奥的国学理论,在增强国学典籍可读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典籍的艺术品位。茶文化典籍《图解茶经》《茶经图说》中的插图能使读者直观、准确、专业地理解书中要义。而在英语国家,图文书也非常流行,特别是介绍其他国家的读物,大多配有大量色彩丰富、清晰直观的插图。

文本中的插图一直以来都是与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图像可以解释文本,也可以拓展文本。[29]图像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理解信息。[30]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与语言文字相比,图像更是具有公认的天然优势,因为人类天生就有把握图像的能力。[31]陈星宇认为,“与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更具直观性、生动性,能够全面、快速、准确地反映客体。主体无须专门学习,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便可无师自通。图像超越时空,冲破一切民族语言的障碍,成为人类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32]。因此,在无共通语言的文化之间,图像比语言、文字更具有跨文化传播力。[33]

非语言媒介在表达意义和构建语篇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上科技的推动,翻译也就成了一种不仅跨越两种语言,而且跨越两种或更多媒介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翻译不再只根植于语言(书面语言语篇)。书面语言语篇通常是(尽管不总是)原文之来源,但却不一定是译文之所在。[34]也就是说,在翻译时,尽管原文可能由于当时的写作习惯,只使用了语言一种媒介来构建语篇,但译文却未必只能用语言这一种媒介,而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来表达原文意义。

例如,在翻译中国特有的事物、场景时,完全可以借助图像生动直观传递信息的优势,在译本中使用插图来辅助语言文字,表达原文意义。就如同负责“大中华文库”外文版装帧设计的吴寿松在谈到《红楼梦》翻译时提出的:“首先必须为英译本《红楼梦》精选一组具有高水平的插图。因为曹雪芹虽然以他细腻的文笔描写了18世纪中国封建贵族大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对众多的人物形象、服饰道具、园林建筑以及日常习俗、婚丧喜庆等等无不刻画入微,但是对不熟悉中国当时生活背景的国外读者来说,还是不易引起具体形象的联想。只有插图以它造型艺术形象化的特点和功能才可以辅助读者的想象和理解,也会大大增进读者的阅读兴趣。”[35]由此可见插图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

而茶文化典籍中也有大量中国所特有的,对西方读者而言非常陌生的事物、场景。笔者曾就《茶经》英译调查过一些英语本土人士,他们对该典籍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部“technical”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搭配插图的。例如,里面的一些古茶器、古茶具,只是用语言“将这些器具介绍给对其毫无了解的读者,无异于给盲人讲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如俗语所说的‘眼见为实’,就是增加图片”[36]。因此,卡朋特的《茶经》译本,乌克斯收录于其茶学著作《茶叶全书》中的《茶经》节译本都配有一定数量的插图,但由于当时出版印刷技术的限制,译本中所配插图都是黑白图片,且图片数量不多,有些图片和文字内容契合度也不高。而借用网络传播的《国际茶亭》译本插图更多,且使用了不少高清彩色照片,大大提高了插图质量。

尽管图像能辅助语言进行意义表达,但单纯的图像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此,有学者提出,“典籍翻译”应打破传统纸质印刷的藩篱,开发电子图书,利用目前流行的微博、微信平台,通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典籍中的重要理论表现出来,使枯燥的文字变得浅显易懂,以调动大众阅读经典的兴趣,使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多渠道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语际翻译”无法替代的。[37]

而数字新媒体的技术支持则完全可以使我们除了在译本中增加静态的高清图像以外,插入音频、动画视频等立体动态影像,动静结合,使信息呈现更形象、更直观,顺应当前普通读者视觉化的阅读习惯。例如,《茶经》中涉及制茶、饮茶过程的信息若是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必定比静态的图像更准确。有关茶的奇闻逸事若是拍成微视频或动画片,则比简单的文字描述更能让读者获得对这些事件的全方位认识。当前不少研究中国文学外译的学者建议,可以将文学外译与文学作品影视剧拍摄结合,扩大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动态的视频总是比静态的文字更容易为在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当代读者所接受。

例如,在《茶经》第六章“之饮”中提到的饮茶方法,若是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读者更能快速理解译本的内容,且能够避免语言理解出现偏差。以这一章最后一句为例: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六之饮,p.165)

“大中华文库”译本:

Superb tea soup,with luscious taste and pleasant fragrance,comes from only the first helping,amounting to three bowls.The fourth and fifth bowls of tea degrade as secondary.So to experience a top-ranking tea enjoyment,it is advisable for a party of five to share the first three bowls of tea soup.Similarly,seven persons can make do with the first five bowls.If there are six in the batch,just take the six persons as five.The pithy and prime quality of juanyong will adequately compensate for the inadequate quantity.[38]卡朋特译本:

For exquisite freshness and vibrant fragrance,limit the number of cups to three.If one can be satisfied with less than perfection,five are permissible.If one's guests number up to five rows,it will be necessary to use three bowls.If seven,then five bowls will be required.If there are six guests or fewer,do not economize on the number of bowls.

But if even one guest is missing from the assemblage,then the haunting and lasting flavor of the tea must take his place.[39]

《国际茶亭》译本:

For the most exquisite tea,the essence should manifest in but three bowls.When one pot makes five bowls,the tea does not taste as good.But if you can be satisfied with a compromise in quality,five bowls are permissible.If you have five guests,it is better to serve three bowls of tea for them to share.If you have seven guests,then make five bowls and pass them among the guests.If you have six guests,then make five bowls and use the hot water basin as the sixth.If a guest is missing from your gathering,then the spirit of the tea must take their place.[40]

对比上面三个译本,我们便可以发现,对这一句最后一部分客人有六人时如何饮茶的翻译,三个译本传递出了不同的意思。此外,五位客人喝三碗茶,七位客人喝五碗茶,到底如何分配,仅仅凭上面译文中的语言描述,没有这种饮茶经验的普通读者也很难形成直观的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配以能直观呈现整个过程细节的动画或视频,理解这段话便会非常容易。

虽然图像能够减轻读者理解文本的负担,但也有学者担忧,阅读的视觉转向会导致读者过于追求感官体验,而懒于深入思考,影响阅读的深度,但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布局来避免。也就是在设计译本时,文字始终居于主要地位,图像可以视情况和文字并置,安排在同一层面,也可以以超链接形式放入另一层面,而音频、视频、动画等皆可以超链接形式植入,如此既可以丰富译本,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也可以防止非语言视觉图像过多导致的文本浅表化。

总而言之,在典籍翻译中使用图像、动画、视频等非语言媒介,其实就是构建有别于传统单一语言模态的多模态译本。当然,构建典籍多模态的译本,非语言媒介符号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图像有可能会影响文本意义的深度,还可能导致接受者注意力分散,只注意到有趣而不是实质的内容。[41]此外,各种媒介符号也不是简单地堆积到一起,而是要进行有机协调、合理布局,如此才能使典籍译本展现出更丰富的含义。对译本中各种符号进行有机协调、合理布局,就需要考虑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整合方式。

(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起,有不少学者对图片和文字在文本中的关系(relationship of the verbal and visual)以及图片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42],而他们提出的图文关系同样适用于其他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奥伊蒂宁(Riitta Oittinen)指出,故事书中的插图总是能通过给出语言不能表述的额外信息增加文本叙述的内容,如提供时间、地点、文化、社会细节信息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插图能对语言叙述进行阐释、补充和扩展。[43]

列文(Joel R.Levin)指出,图片在文本处理过程中有装饰、再现、组织、解释四个传统功能,以及一个非传统的转换功能。装饰型图片只是装饰页面,和文本内容几乎无关;再现型图片反映文本部分内容,是目前用得最多的;组织型图片为文本内容提供结构框架;解释型图片则帮助读者明晰令人理解困难的文本;转换型图片系统地帮助读者识记和回忆文本信息。[44]

施里弗(Karen A.Schriver)提出了五种图文关系模式。这五种关系模式是:重复、互补、增补、并置和布景。重复指通过图像与语言两种不同的再现方式来表达同样的信息。互补指图像和语言表达不同的内容,但两者共同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要信息。增补指图像和文本表达不同的信息,图像是对文本内容的扩充和进一步阐释。并置指图像和语言表面毫无关系,但两者能够形成一种张力,达到特别的效果。布景则指图像为语言内容提供语境框架。[45]

各学者提出的图文关系有重合之处,而施里弗提出的五种图文关系基本可以包含其他学者提出的图像功能。在茶文化典籍翻译中,我们也可以围绕图像的这几种功能构建多模态译本,提升茶文化典籍翻译的效果。

中国茶文化典籍皆为年代久远之作,撰写之初的目标读者是和作者同时代的人。因此,在作者所处时代通俗易懂的作品,对于当代本国的普通读者来说也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对外国读者而言就更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茶文化典籍翻译中的重复信息就显得非常必要,而用图像动画等非语言符号体现的重复信息又能进一步降低理解的难度。中国茶文化典籍中描述的茶器、茶具很多都是如今不再使用的古代器具,对国外普通读者而言,这些是他们完全陌生的事物,不管语言描述得多么详细,也不能让他们产生直观的印象。这时,就需要互补型的图片动画来帮助读者实现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此外,中国茶文化典籍中还有大量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等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对中国读者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因此无须出现在正文中。但对国外读者而言,这些信息则是他们所陌生的,缺乏这些信息的认知,不管正文语言翻译得多么准确流畅,读者也很难理解文本真正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增补信息。这也是典籍翻译中都有大量注释的原因。这些增补信息除了以文字来表述外,也可使用图片动画等多模态手段来表示。而图文并置的情况则适合烘托原文氛围的场合。例如,《茶经》两个带插图的英译本中就出现了多幅山林茅舍的图片,但正文中描述的是其他内容。这种图文虽然表面不连贯,但能烘托气氛,使读者将茶与自然山林相联系,体会中国质朴天然的茶文化。最后,布景的情况则适合原文中事件场景的描述。图画总是可以给文字添加其所不能呈现的信息,更好地展示故事的背景,如时间、地点、文化、社会、人物之间的关系等。[46]例如,一些关于茶的奇闻逸事,若是有比较丰富的故事情节,就可以通过动画、微视频形式展示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背景信息。

在典籍译本中插入图片、动画、视频等非语言符号,在辅助读者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读者对译本产生误读。语言总是和历史文化密切相连的,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可能会令读者产生不同的想象,而插图、动画等视觉模态则能通过直观的形象对读者进行引导。

(三)非语言符号使用原则

在典籍翻译中可以利用非语言符号的优势构建多模态译本,但非语言符号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若是不遵循任何原则,就很可能导致译本臃肿杂乱,不仅达不到该有的效果,还可能干扰读者阅读,产生负面效应。为使译本比传统单一语言模态译本获得更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在翻译时使用非语言符号就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刘成科在分析多模态语篇时提出,多模态语篇应该考虑图文意义生成的经济性、图文意义消费的便利性和图文意义之间的互动性。[47]相应地,这三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在翻译中对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不过,不同于单语的多模态语篇,翻译还涉及跨文化信息传播,因此在使用非语言符号构建译本时,除了经济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外,还需考虑目标语文化适应性。

1.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在使用多种符号构建文本时,要注意不同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共同生成。[48]也就是说,在同时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建译本、表达原文意义时,要充分发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表达最清楚、最丰富的语篇意义。例如,作为视觉符号的静态图片,拥有形象性、直观性及结构性等特点,就可以用于描写场景,或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动画则适合用于呈现操作过程;视频则适合呈现有情节的故事。此外,经济性还指非语言符号使用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只有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在读者单靠文字阅读理解文本意义存在困难的地方,我们才需要加入图像、动画等非语言符号表达意义。随意的添加只会干扰读者的阅读,让读者反感,也会降低文本的档次。

2.便利性

便利性是针对读者理解而言的。在使用非语言符号构建译本时,译者要考虑译本潜在读者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非语言符号来辅助语言翻译,尽量减少读者理解时的认知努力。由于对语言和其他符号的理解不仅受到符号本身的影响,还受到早期“多媒介”经验以及与之共现的图像、人物和整个环境的影响[49],因此在选择非语言模态符号时,有必要选择目标读者熟悉的非语言符号。这也是《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早期中文译本中所配插图改成了中国式场景的原因。茶文化典籍中描述的虽然是中国古代茶叶知识和饮茶习俗,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使用西方读者熟悉的非语言符号,降低读者对译本的陌生感。例如,在绘制插图时,可以使用西方读者习惯的绘画方式,不要过于写意,给普通读者增加理解非语言符号的额外负担。在茶文化典籍译本中使用非语言符号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降低目标读者的阅读困难。然而,有时非语言符号的理解会比语言符号的理解更困难,以图画为例,对普通人而言,很多时候看懂一幅画远比看懂一段文字困难,特别是那种艺术感特别强的、抽象的、写意式的美术作品。如果在翻译中将这样的图画加入译本中,很可能会加重读者的阅读负担,违背了翻译中使用非语言符号的初衷。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互动。在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同构建译本时,要把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看成动态的有机整体,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要和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一致,两者要能够互相融合,共同传递原文意义。例如,若是在文本中插入插图或用超链接形式插入动画、视频,便可以适当地删除、简化语言描述;若是插图、动画、视频中出现读者理解困难却又有独特传播价值的信息,也可以在语言描述中增加适当的解释。

4.文化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是指,在翻译中使用的非语言符号要能够适应目标语文化,尽量不与目标语文化冲突。例如,带有引申联想意义的动植物、颜色、图片中各元素的位置关系、文本结构布局,除了和译本语言描述一致,还要尽量切合目标语文化的规范,符合目标读者的审美观。这是因为,在我们设计语篇时,某一模态在文本中行使何种功能、使用何种模态,都取决于语用和文化因素。[50]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意义,不同文化不仅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且可能倾向于用不同的非语言手段来表示。因此,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同构建译本时,我们除了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考虑不同文化非语言符号使用的差异,如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高语境与低语境中对文化等非语言环境的不同依赖程度;不同文化间视觉元素的组合方式等[51]。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图像在目标语国家是不是文化禁忌(culture taboo)。例如,日本武士道精神中不能左手拿剑,设计图像时就需要考虑目标国家的文化惯例。总而言之,视觉传播,和任何其他传播形式一样,“不是透明的,能够普遍为人所理解的,而是有着文化特殊性”[52]。视觉传播也是在特定文化中形成和产生的,因此,在借助视觉信息辅助语言翻译时,和语言翻译一样,所选择的非语言符号也要遵循文化适应原则。

(四)非语言符号呈现方式

在数字化时代,可以构建文本意义的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不仅包含图片,还包含音频、动画、视频等更直观的符号。在选择使用哪些符号来辅助目标语言传达原文意义时,首先要考虑我们上面提到的经济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文化适应性原则,但同时也要考虑这些符号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译本中,才能使译本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又不会干扰读者的阅读,或者使译本变得浅表化。

1.同一层面共现

现有的使用非语言符号的译本,如《茶经》卡朋特译本和《国际茶亭》译本,主要使用了图片这一种非语言符号,而图片是静态的,因此可以和非语言符号出现在同一层面,也就是说辅助文字的图片直接插入正文的不同位置,和文字共同出现在译本正文中,这是最常见的非语言符号呈现方式,也不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然而,图片也不是随意插入的,否则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便。如前面我们分析过的,《茶经》卡朋特译本和《国际茶亭》译本,有些插图的位置便不太合适,最突出的问题是:图片和对应的文字描述放在了不同的页面,读者需要反复翻页才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理解。即使在同一个页面,我们也要考虑图片具体插入哪个位置最合适:是位于所指语言信息之前还是之后,是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页面中间还是边缘,占多少篇幅,图片是否需要单独的语言标注,等等。若是图片插入不当,便会给读者带来困扰。

此外,设计非语言符号在译本中的位置时,还要考虑译本的传播媒介问题,也就是译本是纸质发行还是网络发行。正如我们在翻译媒介一节的分析中所发现的,适合纸质发行的译本体例未必是适合网络发行的电子译本。例如,篇幅太大的图像就不太适合电子译本,或者图片放在文本内容上面和下面,即使是在同一页面,若是在电脑或移动设备阅读,都可能涉及前后翻页的问题。因此,在设计图像这样的非语言符号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图文分离的问题。

2.超链接的使用

前面我们提到过,文本正文中太多的非语言符号会干扰读者的注意力,太多视觉图像也会影响读者对文字内容的深度思考,甚至影响文本的深度。而如果我们以超链接形式呈现这些非语言符号信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另外,图片可以和文字在同一平面中共现,但音频、动画若要参与译本意义构建,就只能以超链接的形式出现。而当前的数字技术也为我们使用超链接提供了很大便利。

超链接是植入网页的链接,本是万维网上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指事先定义好关键字或图形,只要用鼠标点击该段文字或图形,程序就会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服务器通过“统一资源定位器”确定该链接的位置,找到相关信息并发送给提出请求的计算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网页之间的跳转。[53]

超链接的特点是能够非线性地在信息之间相互参照。[54]因此,使用超链接可以为典籍译本的拓展提供无限的空间。首先,超链接可以是语言文本的链接,如原文中对普通读者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专业读者而言又可能有价值的信息,在译本正文中可以删减,但作为超链接文本置于和译本正文不同的层面。此外,译文注释、可拓展阅读的信息也可以放在超链接中。而图片、音频、动画、视频也能以超链接形式和译本正文相联系。

使用超链接可以压缩译本正文篇幅,使译本正文不至于杂乱厚重,但同时又能容纳大量信息,读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点击查看超链接内容,如此译本便可同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五)基于非语言符号的语言翻译策略调整

在典籍翻译中,使用非语言符号是为了辅助语言翻译。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要体现其价值,需要实现与语言符号的有机整合。文本是否使用非语言符号,往往也会影响文本语言的使用。因此,在使用非语言符号辅助翻译时,语言层面的翻译也需要根据插入的非语言符号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例如,著名漫画丛书《奥丁的诅咒》(Thorgal)的波兰语译本,译者就因为书中非语言视觉符号的运用而对原文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调整,包括压缩原文语言和非语言重合的信息,并对原文进行进一步阐释加工,如删除图文不一致的信息,以及对某些情节进行重新解释。[55]考虑到茶文化典籍的特点,根据插入的其他符号的类型和功能,茶文化典籍语言层面的翻译也可以对原文文本内容进行增加、删减、简化或改写。(www.xing528.com)

1.内容增加

在典籍翻译中,若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而增加了图片、视频,但增加的图片视频本身又可能传达出多方面的信息,译者便需要结合图像,在语言翻译中适当增加对图片、视频的描述,引导读者以合适的视角关注图片、视频,将其与文本内容进行整合。

在《国际茶亭》的《茶经》译本中,译者除了用简洁的英语翻译原文的内容,还配了不少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描述的对象。例如,在第二章“之具”中介绍“籯”时,原文是: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二之具,p.49)

《国际茶亭》译本:

Baskets

There are many names for the baskets used in tea picking.Ying(籯),lan(籃),long(籠)and lu(筥)refer to the baskets made of loosely woven bamboo strips with capacities from one to five dou(斗).Tea pickers carry these bamboo baskets on their back.They have relatively large gaps in the weaving to keep the leaves well ventilated while peaking.[56]

这段译文有两处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一是对“以竹织之”的翻译,增加了竹编的细节信息,即增加了副词“loosely”,来说明这个篮子是编得紧还是松。二是最后一句“They have relatively large gaps in the weaving to keep the leaves well ventilated while peaking.”原文并没有这句话,但从所配的插图来看,这种竹篮的确编得很松,有比较大的空隙,不明就里的西方读者看到图可能会觉得奇怪,因此译者增加了前面的副词“loosely”和最后一句话,对所配插图进行了解释。如此图文结合,读者对这一采茶器具便有了非常形象、完整的认识。但卡朋特译本虽也配了类似插图,但其语言翻译没有任何内容的增加。看到插图以后,读者虽然对这一工具有了直观的印象,但会存有疑惑。而“大中华文库”译本则只是对原文的忠实翻译,没有增加解释,也没有插图,西方读者读了文字描述后,可能也只是对这个工具产生非常模糊的印象。

2.内容删减

在谈到影视字幕翻译时,庄媖婷(Ying-Ting Chuang)指出,“译者不需要将对话中所有的内容都在字幕中翻译出来,他可以选择忽略掉其他模态符号已经体现的信息”[57]。在多模态语境下,压缩原文并不一定意味着该译本不那么准确、不那么贴切,因为有时图像可以补偿对原文的省略或调整。[58]

在多模态文本中,任何文本的视觉补充材料都可以代替文本。商业策划、广告、教育工作者都显示出这么一种倾向,即少用语言多用图。图像不仅和文本呼应,还可以充分表达文本意义。[59]

因此,在典籍翻译中,若是插入的图片、动画等非语言视听符号可以充分表达原文的部分信息,这部分信息便可以不再用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在茶文化典籍翻译中,涉及茶器描述时,若是添加图片,不少对于茶器的细节描述其实都可以删掉。

如《茶经》中介绍“筥”时,原文是: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古籍字),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口铄之。(四之器,p.113)

若是在译本中插入“筥”的图片,原文有些语言描述的内容也是可以删减的。不过,在这里译者没有搭配“筥”的图片,若是没有图片,删减后的译本对“筥”的介绍对读者而言便显得不完整了。

《国际茶亭》译本:

Charcoal Basket

A hexagonal coal container with a lid called a“ju(筥)”is fourteen inches high and seven inches in diameter.It is either made of bamboo or rattan.Some people make a hexagonal wooden inner mold first before making this basket.[60]

①裘纪平.茶经图说:典藏版.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64.

在上面译文中,原文最后一句“其底盖若莉箧口铄之”是对“筥”外形的形象描述,其描述的信息完全可以从图像中看出来,因此在有图像的情况下,这样的语言描述在译文中是可以省略的。

在文本中,非语言模态最主要的作用是辅助意义表达,再现原文所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很多时候若是图像能够完整传达信息,便无须语言赘述。因此,翻译时根据所插入的非语言模态信息适当删减原文语言表述的内容,是多模态翻译最常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正因为在插入图像等非语言符号来表达信息后,我们可以删减语言表达而不影响原文整体意义的传达,所以多模态译本显得更为简洁,更适合当代读者阅读。

3.简化表达方式

在插入图片、动画或音频的情况下,除了可以删除非语言符号能够充分表述的信息,还可以对语言信息进行简化。例如,在描述中国复杂的装饰、器具所可能涉及的一些西方读者无法理解的细节时,读者通过看图已经可以对描述对象产生直观印象,因此语言方面便可简单描述,不必如原文一般详细。仍以《茶经》中茶器的翻译为例,在描述“”时,《茶经》原文是:

[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四之器,p.114)

在翻译这段文字描述时,若是配上下面的图片,原文中对“”具体外形的详细语言描述便可以简化处理,如《国际茶亭》译本对“”的描述。不过,《国际茶亭》译本在这里并未搭配插图,因此其简化的译本对这一器具的描述便显得不够清楚。

①裘纪平.茶经图说:典藏版.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66.

《国际茶亭》译本:

Cauldron

A fu(鍑)is a cast iron kettle with square handles,which is an aesthetically pleasing blend of round and square.The best cauldrons are made of pig iron(鑄鐵),though blacksmiths nowadays often use blended iron,too.They often make kettles out of broken farm tools.The inside is molded with earth and the outside with sand.As a result,the inside is smooth and easier to clean while the outside is rough and heats up faster.It has a wide lip so it is more durable.Since it is wider than it is tall,heat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As a result,the tea powder can circulate in the boiling water more freely and the tea is much better.[61]

在译文中,译者将原文对“”外形的描写“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简化成“which is an aesthetically pleasing blend of round and square”,至于哪部分是方的,哪部分是圆的,从插图中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配上合适的插图,简化的译文基本不会影响西方读者获得对这一茶器的完整认识。

又如《茶经》中对茶器“风炉”刻字部分的介绍:

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四之器,p.113)

《茶经》对“风炉”的介绍是所有茶器中介绍得最详细的,而陆羽介绍的风炉也是茶文化意蕴最丰富的,特别是风炉上的刻字和花纹,可谓是儒释道文化的综合体现。原文对风炉外形的介绍非常详细。但若是配上插图,语言文字便可以简化处理。例如,“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就可以直接译为“There are two ancient characters on each window”,不需要把“伊公”“羹陆”“氏茶”这几个字翻译出来,因为插图已经很清楚地呈现出来了。而且,中国古人阅读的顺序和当代不一样,是从右到左阅读,若是有了插图,还是按照“伊公”“羹陆”“氏茶”从左到右译出来,那译本呈现的刻字和插图上的字便不对应了。因此,最好的处理便是简化。而《茶经》三个译本也都进行了这样的简化,但没有配插图,读者就不一定能对风炉上的这几个题字产生直观准确的印象。

①裘纪平.茶经图说:典藏版.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58.

4.深化表达

在典籍翻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文的某个概念原文读者非常熟悉,几乎不需要任何说明读者即可明了其意。但同样的概念,如果不加解释,只按其所指意义翻译到译文中,则译语文化的读者很难产生如原文读者一般的联想和反应,这也是典籍翻译大多需要添加大量注释的原因。如在《茶经》“之事”一章中提到: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七之事,p.200)

“大中华文库”译本:

Extracted from Dietetic Restraints(Shi Ji)by a legendary Hermit Pot:

“Long-term tea drinking could make one feel exhilarated like a fairy immortal.However,if taken together with leek,tea may result in heavy limbs.”[62]

《国际茶亭》译本:

Hujushi(壺居士)states in his Constraints on Food(食忌)that“Drinking bitter tea over a long time will make you as light as a bird.However,if you take tea with chives at the same time,you will gain weight.”[63]

这段话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羽化”。在中国文化中,“羽化”是指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从而羽化成仙。原文在这里提到“苦茶,久食羽化”,突出了茶和道家文化的渊源,指喝茶修炼能让人羽化成仙。“羽化成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概念,看到这个词,无须解释,中国读者都能联想到修炼之人羽化成仙的情景。但缺乏中国道家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很难产生这样的想象。而上面两个英语译文,都没有真正和“羽化”产生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读者感受茶在道家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添加注释是非常必要的。但单纯的语言表述仍然无法让西方读者产生鲜活的想象,因此可以在这部分添加“羽化成仙”的插图,再配以文内注释,深化译文表达。添加插图后,英语译文便可调整为“Longterm tea drinking could help one take flight to the land of the immortal.”

①裘纪平.茶经图说:典藏版.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160.

5.改变表达形式

改变表达形式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有时形式的改变即使表面传递出了和原文同样的信息,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译文读者获取的信息和原文读者获取的信息有时也并不相等。为了让译文读者获得等量的信息,译文中往往需要添加注释,但有时添加注释又会破坏译文的简洁性。这时,我们便可以借助非语言模态为译文提供注释。例如,原文在涉及大量古地名时,在译本中插入有古今地名的地图便会对译文读者了解译文的地理信息提供很大帮助。而在添加地图后,也可以很方便地用更符合译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原文信息。例如,《茶经》“之出”一章介绍中国茶叶的产地,里面涉及大量的古地名。这些古地名中国读者虽然也陌生,但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查到当代名称。但西方读者要查找考证就很困难,特别是在这些地名又只是简单音译的情况下。一般的做法是添加注释,补充其现代名称,但仅仅靠名称,读者无法了解这些地方的情况。而且,包含太多注释的文本也不为当今普通读者所喜欢。西方人想了解一个地方,最常用的方法是查阅地图,了解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在翻译涉及多个地名时,添加地图便可以省去烦琐的注释。而在添加地图后,我们可以再改变表达形式。例如,《茶经》中介绍浙东茶区时,原文是:

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明州,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目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台州,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八之出,p.273)

这段原文涉及多个地名,若是都加注释,哪怕只是简单的当代名称和地理位置,也会使译文显得啰唆冗长。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添加地图代替语言注释,内容结构非常简单的原文便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使读者对文本信息一目了然。因此,若是添加一幅浙东茶区的地图,原文就可以处理为如表6-1这样的表格(表中添加汉语是为了方便和地图核对)。

表6-1 浙东茶区分布

译者在进行语言决策时需要根据插图、动画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不同形式的调整,但这并非就预设了进行多模态翻译一定要先选择非语言符号。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先有语言文本翻译,再插入非语言符号,且大多数时候,文本翻译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如《论语》漫画英文版和《茶经》美国译者卡朋特的译本。但是,不管是先设计译本中的非语言符号还是先进行语言文字的翻译,文本译者和非语言符号设计者之间都需要密切沟通和协调,语言翻译总是需要在添加非语言符号后再进行调整的,如此才能使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总而言之,这样的多模态翻译,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其具体操作远比单纯的语言翻译复杂,但若是能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运用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译本,必定能为茶文化典籍的跨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