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一体两翼”的观点。“一体”是中国文化的理念,指伦理;“两翼”中一翼是中医,一翼是茶叶。中医和茶叶从哲学到伦理都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和心,是最切身的,因而其中的奥妙容易被接受。而两者当中,中医的翅膀比较硬,茶叶需要扶植。[1]以茶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以物质为载体,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2],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特别的优势。有学者曾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黎巴嫩等5个国家16所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虽然受访者普遍对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比较而言,物质文化的接触度最高,其中饮食文化、文物古迹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一些行为文化如太极拳、中医等,由于与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不同,文化传播效果十分有限。而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效果最差。[3]2017年3月至6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凯度华通明略(Kantar Millward Brown)、光速调查公司(Lightspeed Research)合作开展的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6—2017)显示,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海外受访者首选中餐(52%),其次是中医药(47%)和武术(44%),在儒家文化、文化典籍、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化方面认可度较低。[4]而茶作为一种物质,既是中餐的一部分,也和中医养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介绍茶的典籍比其他文化典籍更容易为海外受众所认可。
文化传播不能是一厢情愿的行为,传播让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是传播活动得以成功的前提。因此,考虑到普通传播受众的兴趣,有学者建议,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特别是针对非儒家文化国家,要“走出去”的首先是物质文化,比如可以加大对中餐的推广力度。除饮食文化以外,还可以对穿、住、行等与生活息息相关,又不具有政治性的文化形式加强传播,这些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行为层面、精神层面的文化要寻求与其他文化接近、共通的内容,尽可能以他人之言而为之言,通过寻求共鸣的方式进行传播。[5]中国茶文化是融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特别适合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对象。
茶文化以茶为物质载体,正如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at 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院长金克华所说,茶其实比其他中国文化元素离外国人的生活更近,因为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一定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世界上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在当今世界,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追求在物质享受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而茶,自古以来就不仅是止渴保健的饮料,还是能够让人在品饮过程中获得内心安宁、灵魂升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饮品。这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传播茶文化,以物质文化为载体,我们便有可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世界民众接受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www.xing528.com)
此外,茶文化也是特别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文化。从引进、翻译并在中国畅销的国外图书来看,这些图书所传递的情感、观点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同理,“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也是如此。[6]而茶文化蕴含的生态意识,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对生态、健康生活的向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也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拥有的。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中国哲学、社会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多门类的学科。[7]而茶文化蕴含的这些文化密码,就深藏在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之中。这些典籍文献如实记载了中国茶业前进的步履,全面传递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时代的式微兴盛与社会的朦胧身影。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人,将从这些著述中发掘出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8]因此,要让世界深入了解细腻而深厚的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典籍的翻译便显得尤为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